焙烧品打磨生产线及其打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8395发布日期:2023-02-24 20:1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焙烧品打磨生产线及其打磨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焙烧品(比如石墨电极)打磨生产线及其打磨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焙烧品(比如石墨电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外表面进行打磨。石墨电极大概有两类:圆棒型与长方体型。随着技术的进步,长方体型石墨电极的应用领域原来越广泛。
3.在其打磨领域,对长方体型石墨电极进行打磨的设备已经出现,比如名称为一种块状石墨电极打磨装置、专利公开号为cn211540585u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打磨设备,长方体型石墨电极(下称工件)有六个侧面,为了每个侧面都需要打磨,为此,在工件不动的基础上,打磨机构(磨盘)的打磨主运动(给进运动)为三个方向。这样,打磨机构的运动机构就比较复杂,其只能处理小型的工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提供一种焙烧品打磨生产线,能够应用于大型的长方体型石墨电极。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焙烧品打磨生产线,包括顺次连接的进入工位、立面换向工位、水平换向工位、打磨工位、离开工位;进入工位包括进入工位机架,进入工位机架上设有一组进入工位传动辊,进入工位机架上固定第一摆正杆,第一摆正杆在面向进入工位传动辊的方向固定防撞垫a;立面换向工位包括立面换向工位机架与圆柱状轨道,圆柱状轨道的下方设有两组调整驱动辊,圆柱状轨道与调整驱动辊啮合,调整驱动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在立面换向工位机架上,圆柱状轨道的内侧固定l型架,l型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架与第二架, 第一架上设有第一传动辊,第二架上设有第二传动辊,第一传动辊与第二传动辊均为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第一架与第二架以圆柱状轨道的轴线为中心形成对称部件,使位于水平状态时的第一架与位于水平状态时的第二架在同一水平面内;水平换向工位包括水平换向工位机架,水平换向工位机架上设有旋转环,旋转环的上方设有换向环,旋转环与换向环之间通过至少三个换向液压缸连接,水平换向工位设有一组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位于换向环所包裹的空间内;打磨工位包括打磨机架与两个打磨件,打磨机架设有一组打磨工位传动辊,打磨工位传动辊的上方设有上压油缸,打磨工位传动辊的下方设有下压油缸,打磨件通过打磨动力机构连接在打磨机架上,打磨件的打磨主运动为一维运动,而且,打磨时,打磨件从远离水平换向工位的方向开始运动;离开工位包括进入离开工位机架,离开工位机架上设有一组离开工位传动辊。
6.打磨工位包括打磨定位杆,打磨定位杆在面向打磨工位传动辊的方向固定防撞垫b,打磨定位杆的端部固定调整拉杆的一端,调整拉杆的另外一端均铰接调整气缸的活塞
端,调整气缸的缸体端铰接打磨机架,调整拉杆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打磨机架。
7.传动辊的外表面为硅胶。
8.打磨件为打磨盘或者锯条。
9.一种使用上述焙烧品打磨生产线的打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工件放在进入工位传动辊上,控制进入工位传动辊反转,使工件向后移动,直到工件撞在防撞垫a上、且工件被摆正姿态;s2、控制进入工位传动辊正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进入立面换向工位;s3、控制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正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进入水平换向工位;s4、调整气缸的活塞端收缩,使调整拉杆为水平状态;s5、控制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正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进入打磨工位;s6、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正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越过调整拉杆;s7、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反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撞在防撞垫b上、且工件被摆正姿态;s8、启动上压油缸、下压油缸,分别从工件的上下两个方向进行加紧,工件在竖直方向被固定;s9、在打磨动力机构的推动下,两个打磨件的打磨主运动均为左右运动,打磨作业对象分别为工件的前、后侧面;s10、打磨作业完成后,上压油缸、下压油缸复位,工件被解放;s11、调整气缸的活塞端收缩,使调整拉杆为水平状态;s12、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反转,使工件向后移动,直到工件进入水平换向工位;s13、进行水平换向,具体为:a、所有的换向液压缸伸出,使换向环托起工件、工件不再接触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b、旋转环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进行旋转90
°
,换向环、工件同步被旋转90
°
;c、所有的换向液压缸复位,使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托起工件、工件不再接触换向环。
10.s14、进行步骤s5-s12;s15、控制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反转,使工件向后移动,直到工件进入立面换向工位;s16、进行立面换向,具体为:假设此时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为第一传动辊,调整驱动辊驱动圆柱状轨道旋转,圆柱状轨道旋转
°
,使第二架位于竖直状态、同时第一架位于水平状态,此时工件逐渐压在第二传动辊;s17、进行步骤s3-s10;s18、此时工件位于传动辊的硅胶上,硅胶为绝缘体,此时将工件连接在检测电路上,测量工件的电参数;s19、调整气缸的活塞端收缩,使调整拉杆为水平状态;s20、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正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进入离开工位;s21、控制离开工位传动辊正转,使工件向前移动,直到工件停在离开工位的合适
位置。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设有水平换向工位和立面换向工位,能够对长方体型石墨电极进行两次改变方向,在打磨设备不需要旋转等调整,打磨作业平面也无需改变,这样能够处理大型的方体型石墨电极。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13.图2为水平换向工位的放大示意图。
14.图3为立面换向工位的放大示意图(一)。
15.图4为立面换向工位的放大示意图(二)。
16.图5为图3中l型架的放大示意图。
17.图6为打磨工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发明。
19.如图1-3,一种焙烧品打磨生产线,包括顺次连接的进入工位100、立面换向工位200、水平换向工位300、打磨工位400、离开工位500。
20.如图1,进入工位100包括进入工位机架,进入工位机架上设有一组进入工位传动辊110,进入工位机架上固定第一摆正杆121,第一摆正杆121在面向进入工位传动辊110的方向固定防撞垫a120。
21.如图3,立面换向工位200包括立面换向工位机架与圆柱状轨道250,圆柱状轨道250的下方设有两组调整驱动辊252,圆柱状轨道250与调整驱动辊252啮合,调整驱动辊252的中心轴251转动连接在立面换向工位机架上,圆柱状轨道250的内侧固定l型架240,l型架24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架241与第二架242, 243第一架241上设有第一传动辊220,第二架242上设有第二传动辊230,第一传动辊220与第二传动辊230均为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210,第一架241与第二架242以圆柱状轨道250的轴线为中心形成对称部件,使位于水平状态时的第一架241与位于水平状态时的第二架242在同一水平面内。
22.如图2,水平换向工位300包括水平换向工位机架,水平换向工位机架上设有旋转环320,旋转环320的上方设有换向环330,旋转环320与换向环330之间通过至少三个换向液压缸321连接,水平换向工位300设有一组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310,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310位于换向环330所包裹的空间内。
23.如图1,打磨工位400包括打磨机架与两个打磨件430,打磨机架设有一组打磨工位传动辊490,打磨工位传动辊490的上方设有上压油缸420,打磨工位传动辊490的下方设有下压油缸410,打磨件430通过打磨动力机构连接在打磨机架上(图中没有画出),打磨件430的打磨主运动(给进运动)为一维运动(就是图1中的左右方向),而且,打磨时,打磨件430从远离水平换向工位300的方向开始运动(就是从图1中的左侧开始运动)。
24.离开工位500包括进入离开工位机架,离开工位机架上设有一组离开工位传动辊510。
25.为了方便控制工件的姿态,打磨工位400包括打磨定位杆445,打磨定位杆445在面
向打磨工位传动辊490的方向固定防撞垫b441,打磨定位杆445的端部固定调整拉杆440的一端,调整拉杆440的另外一端均铰接调整气缸443的活塞端,调整气缸443的缸体端铰接打磨机架,调整拉杆440的中部通过销轴442铰接打磨机架。
26.这样,不仅可以在打磨前确定工件的位置,在打磨中,还可以防止工件轻微的晃动、滑动或者错位。
27.为了方便测量工件900的电性能参数,传动辊490的外表面为硅胶。
28.根据实际情况,打磨件430为打磨盘或者锯条。
29.其工作原理为:其打磨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s1、如图1,利用起重设备将工件900放在进入工位传动辊110上,控制进入工位传动辊110反转,使工件900向后(图1的右侧)移动,直到工件900撞在防撞垫a120上、且工件900被摆正姿态;该过程中,如果工件900放在进入工位传动辊110上倾斜,在工件900撞在防撞垫a120时,仅仅工件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中的一个侧面撞在防撞垫a120上,进入工位传动辊110继续反转,直到另外一个侧面撞在防撞垫a120上,此时,工件900被摆正姿态。
30.s2、控制进入工位传动辊110正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左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进入立面换向工位200;s3、控制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210正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左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进入水平换向工位300;s4、调整气缸443的活塞端收缩,使调整拉杆440为水平状态;这个步骤,是为下个步骤清楚障碍(调整拉杆440),因为调整拉杆440会阻止工件900运动。
31.s5、控制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310正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左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进入打磨工位400;s6、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490正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左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越过调整拉杆440;s7、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490反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右侧)移动,直到工件900撞在防撞垫b441上、且工件900被摆正姿态;工件900被摆正姿态的过程参见步骤s1。
32.s8、启动上压油缸420、下压油缸410,分别从工件900的上下两个方向进行加紧,工件900在竖直方向被固定;s9、在打磨动力机构的推动下,两个打磨件430的打磨主运动均为左右运动,打磨作业对象分别为工件900的前、后侧面(参见图1的正面、后面),s10、打磨作业完成后,上压油缸420、下压油缸410复位,工件900被解放;s11、调整气缸443的活塞端收缩,使调整拉杆440为水平状态;s12、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490反转,使工件900向后(图1的右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进入水平换向工位300;s13、进行水平换向,参见图2,具体为:
a、所有的换向液压缸321伸出,使换向环330托起工件900、工件900不再接触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310;b、旋转环320在伺服电机的控制下,进行旋转90
°
,换向环330、工件900同步被旋转90
°
;此时,工件900原来的左、右侧面已经换到了前、后方向,工件900原来的前、后侧面已经换到了左、右方向,工件完成水平换向。
33.c、所有的换向液压缸321复位,使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310托起工件900、工件900不再接触换向环330。
34.s14、进行步骤s5-s12;该步骤中,打磨作业对象分别为工件900新的前、后侧面(参见图1的正面、后面),也是步骤8中的工件的左、右侧面,工件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打磨完毕。
35.s15、控制水平换向工位传动辊310反转,使工件900向后(图1的右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进入立面换向工位200;s16、进行立面换向,参见图3-5,具体为:假设此时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210为第一传动辊220,调整驱动辊252驱动圆柱状轨道250旋转,圆柱状轨道250旋转90
°
,使第二架242位于竖直状态、同时第一架241位于水平状态,此时工件900逐渐压在第二传动辊230(参见图4状态);此时,工件900原来的上、下侧面已经换到了前、后方向,工件900原来的前、后侧面已经换到了上、下方向,工件完成水平换向。
36.需要说明的是,假设此时立面换向工位传动辊210为第二传动辊230,同样可以换向,只是调整驱动辊252的旋转方向相反,不再赘述。
37.s17、进行步骤s3-s10;该步骤中,打磨作业对象分别为工件900新的前、后侧面(参见图1的顶面、底面),也是步骤8中的工件900的上、下侧面,工件的六个侧面打磨完毕。
38.s18、此时工件900位于传动辊490的硅胶上,硅胶为绝缘体,此时将工件900连接在检测电路上,测量工件900的电参数;s19、调整气缸443的活塞端收缩,使调整拉杆440为水平状态;这个步骤,是为下个步骤清楚障碍(调整拉杆440),因为调整拉杆440会阻止工件900离开打磨工位400。
39.s20、控制打磨工位传动辊490正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左侧)移动,直到工件900进入离开工位500;s21、控制离开工位传动辊510正转,使工件900向前(图1的左侧)移动,直到工件停在离开工位500的合适位置。
40.此时,可以利用起重设备将工件900取走,打磨作业完成。
41.本专利的特点:第一,本专利打磨件430的打磨主运动为一维运动,打磨件430的传动机构相对简单,即使长方体型石墨电极的尺寸较大,也能进行打磨。
42.第二,本专利设有水平换向工位和立面换向工位,能够对长方体型石墨电极进行两次改变方向,即使长方体工件的尺寸较大,也可以实现。
43.第三,长方体型石墨电极打磨完成后,一般需要专门设置一个检测台,用来测量工件的电参数,现在在打磨工位400就可以实现测量,不用再设置检测台,减少了一个部件,属于减少要素的发明创造。
44.最后,说明一下石墨电极: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做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45.石墨电极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石油焦,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可加入少量沥青焦,石油焦和沥青焦含硫量都不能超过0.5%。生产高功率或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时还需要加针状焦。铝用阳极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石油焦,并控制硫分不大于1.5%~2%,石油焦和沥青焦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
46.石墨材料可以采用车削、铣削、钻削和磨削的方法进行加工。
47.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