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坯奥氏体不锈钢连铸用保护渣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5957发布日期:2022-12-28 00:0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连铸用保护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圆坯奥氏体不锈钢连铸用保护渣及应用。


背景技术:

2.不锈钢圆钢被广泛用于五金厨具、造船、石化、机械、医药、食品、电力、能源、航天、建筑装潢等领域,目前板坯、方坯不锈钢生产已进入批量稳定阶段,但圆坯不锈钢因其断面的特殊性和高合金特性,生产难度系数比较大,尤其是圆坯连铸时,结晶器与凝固壳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也容易产生不均匀凝固,凝固不均匀产生的收缩会使断面变成椭圆,同时因气隙的影响铸坯表面会发生凹陷或裂纹。
3.现有技术公开了用于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板坯连铸生产的保护渣,在控制裂纹、预防粘结漏钢及降低修磨率方面表现良好,但应用于圆坯不锈钢生产时,因断面特性,填充性较差,热流不稳定,同时容易出现粘结、结疤、漏钢,轧制后黑带增加,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还有用于圆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但其自身8~22%的全碳含量,会导致铸坯增碳几率提高,增加不锈钢的黑带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4.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圆坯奥氏体不锈钢连铸用保护渣及应用。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坯奥氏体不锈钢连铸用保护渣,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ao 32~38%、sio
2 30~36%、mgo 0~5%、al2o
3 5~9%、fe2o
3 0~2.0%、na2o 4~9%、f-4~9%、b2o
3 0~0.6%、li2o 0~0.5%、c 0.4~1%和全碳1~3%。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二元碱度为0.9~1.15,半球点温度为1100℃~1150℃,1300℃下的粘度为0.15pa
·
s~0.45pa
·
s。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ao 33~37.8%、sio231~35.6%、mgo 1.2~2.5%、al2o
3 5.4~6.8%、fe2o
3 1.2~1.3%、na2o 5~9%、f-4~8%、b2o3.0~0.6%、li2o 0~0.5%、c 0.4~1%和全碳2.1~2.6%。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渣的原料包括萤石、白碱、炭黑、硅灰石、预熔料、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粘合剂、分散剂、硼砂和碳酸锂。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萤石3~7份、白碱1~5份、炭黑0.4~1份、硅灰石45~55份、预熔料14~22份、膨润土4~8份、铝钒土2~6份、冰晶石2~6份、镁砂0.5~2份、氟化钠3~8份、粘合剂1.4~1.7份、分散剂0.4~0.6份、硼砂0~1.5份和碳酸锂0~1.0份。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剂包括糊精、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硅灰石的烧失量小于2.8%。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炭黑粒径在40nm以下、硫含量小于10ppm、氮含量小于8ppm。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保护渣在304圆坯不锈钢连铸生产中的应用。
16.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304圆坯不锈钢连铸的方法,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保护渣,且拉速为1.0~2.2m/min;
17.优选地,所述304圆坯不锈钢的断面直径为140~250mm。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保护渣设计较低的碳含量并优化其他组分的用量,可有效降低全碳含量,降低出现轧制黑带的发生率和降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坯奥氏体不锈钢连铸用保护渣,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ao 32~38%、sio
2 30~36%、mgo 0~5%、al2o
3 5~9%、fe2o
3 0~2.0%、na2o 4~9%、f-4~9%、b2o
3 0~0.6%、li2o 0~0.5%、c 0.4~1%和全碳1~3%。
22.本实施例中,若有余量,余量可能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23.正常保护渣的全碳含量在10~20%,最多不超过25%,本发明保护渣中全碳含量小于3%主要目的是可有效降低保护渣的增碳几率,降低轧制后的黑带发生率和降级率。
24.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二元碱度为0.9~1.15,半球点温度为1100℃~1150℃,1300℃下的粘度为0.15pa
·
s~0.45pa
·
s。
25.奥氏体不锈钢导热系数低,适中的二元碱度在保证良好润滑效果的同时,可控制圆坯的适度传热。而常规的方坯、板坯奥氏体304不锈钢保护渣的粘度在0.1~0.2pa
·
s,但圆坯由于没有棱角,为保证圆环表面能够均匀涂布渣膜,就需要比板坯、方坯高的粘度来满足,但过高的粘度会导致渣耗低、润滑差、渣膜流动性差,容易产生凹陷、裂纹等缺陷。
26.鉴于304不锈钢的特性和圆坯断面的特点,当保护渣的半球点温度在1100℃以下时,易结冷钢,影响熔化,导致渣膜不均匀,传热不稳定,但高于1150℃时,保护渣熔化速度会降低,液态渣膜过少、过薄,润滑效果差,易出现凹陷裂纹等缺陷。因此必须将半球点温度控制在1100~1150℃之间比较适合。
27.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ao 33~37.8%、sio
2 31~35.6%、mgo 1.2~2.5%、al2o
3 5.4~6.8%、fe2o
3 1.2~1.3%、na2o5~9%、f-4~8%、b2o3.0~0.6%、li2o 0~0.5%、c 0.4~1%和全碳2.1~2.6%。
28.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渣的原料包括萤石、白碱、炭黑、硅灰石、预熔料、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粘合剂、分散剂硼砂和碳酸锂。
29.原材料中可以引入≤1.5%的硼砂和/或≤1.0%的碳酸锂,一方面是增加保护渣
的熔化区间,在结晶器中全程保持良好的润滑;另一方面有空余的电子穴,可以增加保护渣吸附氧化铝等夹杂物的饱和度,降低夹杂物对保护渣碱度、熔点、粘度的影响,防止保护渣的变性,使连铸不能顺行。
30.预熔料是石英、方解石、玻璃等物料烧熔后通过水淬,变成碎颗粒的物料。各种预熔料由于所加原料不同,其化学组分及含量也不同。预熔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预熔料后,依据保护渣的成分配比,添加其他原料将预熔料中缺少的部分补齐,得到指定配比的保护渣。利用预熔料的优点是:通过熔化,各种不同物质充分融合,化学成分分布的更均匀,有利于保护渣整体性能的稳定。
31.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萤石3~7份、白碱1~5份、炭黑0.4~1份、硅灰石45~55份、预熔料14~22份、膨润土4~8份、铝钒土2~6份、冰晶石2~6份、镁砂0.5~2份、氟化钠3~8份、粘合剂1.4~1.7份、分散剂0.4~0.6份、硼砂0~1.5份和碳酸锂0~1.0份。
32.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剂包括糊精、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33.粘合剂和分散剂的使用,可使材料分散均匀,防止生产中的材料因密度不同发生沉淀、凝聚,减少包装、运输、自动加渣等的影响。其中,粘合剂的使用可有效增加炭质材料在产品中的分散效果,有效发挥在炭质材料的骨架作用,减少分熔倾向。
34.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硅灰石的烧失量小于2.8%。
35.为了降低铸坯轧制后的黑带率,在原材料选择时,一方面选用烧失量《2.8%的硅灰石做基料,以防止挥发分过多使保护渣液面波动,另一方面采用低的配碳,设计0.4-1%的炭黑,二者配合,同时适当增加液渣层厚度,防止碳的扩散和渗碳。
36.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炭黑粒径在40nm以下、硫含量小于10ppm、氮含量小于8ppm。
37.炭黑优选沙特进口炭黑,其粒径在40nm以下,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控制熔化速度及熔化均匀性效果越好,且硫和氮含量比较低,对保护渣防止铸坯凹陷、裂纹有明显效果。针对该钢种的特点,保护渣中碳含量太低,控制不了保护渣的熔速,会出现液渣聚集结球现象,不利于液渣的稳定;但碳含量过高,会导致全碳含量高,液渣过薄,易出现卷渣、夹渣缺陷,严重的还会出现液渣膜的缺失,出现凹陷、裂纹,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导致粘结漏钢,影响连铸的顺行,因此综合考量,将炭黑用量控制在0.4~1。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保护渣在304圆坯不锈钢连铸生产中的应用。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304圆坯不锈钢连铸的方法,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保护渣,且拉速为1.0~2.2m/min;
40.优选地,所述304圆坯不锈钢的断面直径为140~250mm。
41.本方案设计的保护渣结合304奥氏体不锈钢的高合金、钢水流动性差、收缩率大的特性,设计适中的二元碱度、熔点、粘度及较低的碳含量,在保证圆坯良好润滑效果的同时,通过适当的熔点保证钢液面的保温性,增加钢液的流动性,同时通过适度的二元碱度和熔点控制适当的凝固温度,降低圆坯高的热流,保证铸坯的均匀生长,同时控制一定范围的粘
度,满足奥氏体304的大收缩率要求,满足良好的填充性;使用较低的配碳,可有效降低全碳含量,降低出现轧制黑带的发生率和降级率,同时通过与熔点配合控制适当的熔速,满足不同拉速的液渣层需要;使用低硫低氮配炭结构,减少保护渣使用过程中的烧结层,减少渣圈。
4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3.实施例一:
44.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包括以下组份,白碱、萤石、沙特炭黑(粒径22nm,硫含量8ppm、氮含量7ppm)、硅灰石(烧失量2.7%)、预熔料、硼砂、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羧甲基纤维素、乙酸乙酯,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3.2%、5.2%、0.6%、47.5%、17.7%、1.0%、6.8%、3.5%、4%、1.5%、7%、1.5%、0.5%。
45.该保护渣中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35.8%、sio
2 32%、mgo1.6%、fe2o31.2%、al2o35.6%、na2o8.6%、f-7.9%、b2o30.57%、c0.5%、全碳2.35%。
46.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cao/sio2)1.1、熔化温度1120℃,1300℃下粘度0.23pa
·
s。
47.实施例二:
48.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包括以下组份,白碱、萤石、沙特炭黑(粒径25nm,硫含量8ppm、氮含量7ppm)、硅灰石(烧失量2.65%)、预熔料、硼砂、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糊精、乙二醇,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4.9%、3.2%、0.8%、48.4%、18.2%、1.0%、5.4%、4.9%、4.0%、0.6%、6.5%、1.5%、0.6%。
49.该保护渣中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 33.04%、sio
2 31.04、mgo 1.8%、fe2o31.23%、al2o36.2%、na2o 8.6%、f-6.4%、b2o30.57%、c 0.75%、全c2.6%。
50.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cao/sio2)1.05、熔化温度1138℃,1300℃下粘度0.38pa
·
s。
51.实施例三:
52.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包括以下组份,白碱、萤石、沙特炭黑(粒径20nm,硫含量8ppm、氮含量7ppm)、硅灰石(烧失量2.3%)、预熔料、碳酸锂、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3.2%、5.2%、0.6%、46.2%、17.7%、1.0%、6.9%、3.5%、2.5%、3.2%、8%、1.4%、0.6%。
53.该保护渣中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35.45%、sio
2 32.73%、mgo 2.5%、fe2o31.25%、al2o
3 5.4%、na2o 8.9%、f-7.7%、li2o 0.4%、c 0.5%、全c2.1%。
54.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cao/sio2)1.08、熔化温度1130℃,1300℃下粘度0.19pa
·
s。
55.实施例四:
56.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包括以下组份,白碱、萤石、沙特炭黑(粒径22nm,硫含量8ppm、氮含量7ppm)、硅灰石(烧失量1.8%)、预熔料、碳酸锂、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淀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2.6%、3.2%、0.8%、52.7%、18.2%、1.0%、5.2%、5.8%、4.0%、0.5%、4%,1.5%、0.5%。
57.该保护渣中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 37.83%、sio
2 35.59%、mgo 1.2%、fe2o31.3%、al2o36.8%、na2o 5.3%、f-4.1%、li2o0.4%、c 0.7%、全c 2.35%。
58.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cao/sio2)1.06、熔化温度1145℃,1300℃下粘度0.42pa
·
s。
59.试验例
60.一、试验条件:
61.该保护渣在福建某厂进行试验,实施例1-4所制备的保护渣型号依次为qtny-1、qtny-2、qtny-3、qtny-4,试验钢种:304,断面圆直径140-250mm,拉速1.0-2.2m/min。
62.二、试验效果
63.采用实施例1-4所制备的保护渣对上述工艺参数下各试验连铸保护渣1吨,各分3个浇次进行。
64.分别对上述保护渣的现场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试验铸坯的外观、内部质量进行检测,综合结果如下:
65.试验过程中,4个型号保护渣在结晶器内铺展性、流动性良好,液渣层厚度7-9mm,液渣层厚度合适,结晶器液面平稳,平均渣耗量0.30-0.40kg/t,结晶器内基本没有渣条,试验生产出的铸坯表面未发现夹渣、凹陷、裂纹、形状椭圆等缺陷,在后期轧制酸洗后黑带的降级率只有0.45%,远低于客户<3%的标准,试验效果良好。
66.对比实施例1:
67.该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由以下组份材料组成:萤石3.1%,预熔料7.2%,玻璃粉3.1%,氟化钠4.2%,碳黑1.6%,硅灰石(烧失量3.5%)62.5%,膨润土2.8%,镁砂0.3%,铝矾土9%,冰晶石4%,粘合剂1.5%,分散剂0.6%。
68.该保护渣的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 33.76%、sio
2 39%、mgo 1.2%、fe2o31.23%、al2o
3 8.1%、na2o 4.5%、f-5.0%、c 1.58%、全碳3.65%。
69.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为0.86,熔化温度为1165℃,1300℃条件下的粘度为0.65pa
·
s。
70.试验条件同实例1,该保护渣在结晶器内使用过程中,钢液面有火焰,由于碳含量高和熔点高,导致熔速过慢,液渣只有5毫米左右,且液渣层不稳定,主要是烧失量大,易产生液渣面波动,虽然振痕比较浅,因碱度比较低,润滑好,但结合熔点决定的凝固温度稍低,温度差在8-9℃,传热过快,凹陷、渣沟比较多,严重的出现裂纹;由于液渣面的不稳,漏钢的几率也大,后停下不使用。
71.对比实施例2:
72.该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由以下组份材料组成:萤石4.5%,预熔料24.7%,氟化钠6%,沙特碳黑0.9%,硅灰石(烧失量2.7%)42%,膨润土3.1%,镁砂3.7%,铝矾土0.3%,硼砂3.0%,碳酸钡1%,碳酸锰4.8%,冰晶石4%,粘合剂1.7%。
73.该保护渣的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 36.78%、sio
2 28.96%、mgo 4.05%、fe2o31.24%、al2o
3 3.06%、na2o 6.05%、f-6.5%、mno 2.36%,c 0.89%,全碳5.36%。
74.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为1.27,熔化温度为1108℃,1300℃条件下的粘度为0.135pa
·
s。
75.试验条件同实例2,该保护渣在结晶器内使用过程中液渣层厚度9mm,消耗量
0.4kg/t,液渣层可以满足要求,耗量正常,但碱度比较高,凝固温度稍高,渣条比较多,传热慢,凹陷裂纹缺陷明显少了,该保护渣虽然烧失量比较低,但由于全碳含量较高,分解气话量相对大,液面波动大,造成结疤比较多,说明渣膜分布不均匀,有气隙存在。由于圆坯不好修磨,后停下不再使用,铸坯重新回炉使用。
76.对比实施例3:
77.该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圆坯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它包括以下组份,白碱、萤石、沙特炭黑(粒径20nm,硫含量8ppm、氮含量7ppm)、硅灰石(烧失量2.3%)、预熔料、碳酸锂、膨润土、铝钒土、冰晶石、镁砂、氟化钠,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3.2%、5.2%、0.6%、26.2%、37.7%、1.0%、6.9%、3.5%、2.5%、3.2%、8%、1.4%、0.6%。
78.该保护渣中化学成分百分含量cao43.25%、sio
2 24.93%、mgo 2.5%、fe2o31.25%、al2o
3 5.4%、na2o 8.9%、f-7.7%、li2o 0.4%、c 0.5%、全c2.1%。
79.该保护渣的物理指标二元碱度(cao/sio2)1.73、熔化温度1192℃,1300℃下粘度0.59pa
·
s。
80.此对比例虽然全碳及硅灰石的烧失量都在所要求范围内,但二元碱度太高,熔化温度高,导致液渣层比较薄,容易产生粘接漏岗现象的发生,使连铸生产不顺。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