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冶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26442发布日期:2023-03-22 07:1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金属冶炼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2.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3.在现有的奥氏体不锈钢中,但不锈钢在冶炼中添加了较高含量的铜元素,造成的热加工性能恶化,以出现边裂等缺陷,影响成材率,且由于钢水纯净度不够及夹杂物较多,在装饰等使用过程中表面缺陷较多,影响客户使用。
4.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石灰,造成能源的浪费。
5.因此,需要一种节约能源的奥氏体不锈钢冶炼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冶炼方法。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分包括:c:1.5%~2.5%、si:0.10%~1.5%、mn≤1.1%~1.5%、p≤0.03%~0.045%、s≤0.0041%~0.009%、cr≤16.08%~18.1%、ni≤7.95%~10.1%、n≤0.03%~0.06%、mo≤2.0%~2.1%,余量为fe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8.一种奥氏不锈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将镍铬生铁兑入电炉,进行吹炼,脱硅、脱碳后得到不锈钢母液;
10.2)aod炉熔炼:将不锈钢母液加入aod炉,出钢温度1610~1660℃;
11.3)连铸:钢水通过水冷结晶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连续拉出,经喷水冷却,凝固后切成板坯;
12.4)热轧:板坯厚度180mm~220mm,入炉温度510~570℃,预热段温度600℃~1050℃,加热时间15min~25min,第一加热段温度1060℃~1150℃,时间控制在40min~50min,第二加热段温度1180℃~1200℃,时间控制在50min~60min,均热段温度1300℃~1320℃,时间控制在35min~45min;
13.5)粗轧:第一道次至第三道次的压下率逐渐升高,第四道次至第五道次的压下率逐渐降低;
14.6)精轧:采用8架精轧机,其f1-f8的道次压下率逐次降低;
15.7)卷取:投用层流冷却,卷取温度>720℃,黑皮卷成卷后立即堆垛缓冷,温度低于100℃时开卷测厚、取样。
16.具体的是,所述步骤3)连铸中的目标温度对应目标拉速,定尺为三尺时,中包温度1466℃~1480℃,对应拉速1.20~1.25m/min,定尺为四尺时,中包温度1466℃~1480℃,对应拉速1.15~1.20m/min,定尺为五尺,中包温度1468℃~1479℃,对应拉速为1.00~
1.05m/min,结晶器保护渣使用量控制在0.4~0.5kg/吨钢。
17.具体的是,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道次至第五道次的压下率分别为27.0%~29.6%、31.9%~35.5%、36.6%~38.6%、32.5%~33.2%、22.2%~23.9%。
18.具体的是,所述步骤6)中的f1-f8的道次压下率分别为39.9%~42.2%、37.9%~39.3%、35.1%~37.1%、30.1%~33.4%、25.1%~28.6%、21.4%~22.3%、19.2%~20.7%、15.1%~18.1%。
19.具体的是,所述步骤6)中的精轧入口温度1010℃~1110℃,精轧出口温度大于980℃。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采用电炉和aod炉,利用高碳高硅的电炉铁水的化学热来熔化大部分的高碳铬铁等合金料,充分利用了能源,降低了电炉的消耗;
22.2)采用前期流渣操作降低了aod的石灰消耗,并减少了冶炼过程中的喷溅,提高金属收得率。经过大量生产证实本冶炼方法能生产304/304l/316/316l等。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分包括:c:1.5%~2.5%、si:0.10%~1.5%、mn≤1.1%~1.5%、p≤0.03%~0.045%、s≤0.0041%~0.009%、cr≤16.08%~18.1%、ni≤7.95%~10.1%、n≤0.03%~0.06%、mo≤2.0%~2.1%,余量为fe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25.一种奥氏不锈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将镍铬生铁兑入电炉,进行吹炼,脱硅、脱碳后得到不锈钢母液;
27.2)aod炉熔炼:将不锈钢母液加入aod炉,出钢温度1610~1660℃;
28.3)连铸:钢水通过水冷结晶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连续拉出,经喷水冷却,凝固后切成板坯;
29.4)热轧:板坯厚度180mm~220mm,入炉温度510~570℃,预热段温度600℃~1050℃,加热时间15min~25min,第一加热段温度1060℃~1150℃,时间控制在40min~50min,第二加热段温度1180℃~1200℃,时间控制在50min~60min,均热段温度1300℃~1320℃,时间控制在35min~45min;
30.5)粗轧:第一道次至第三道次的压下率逐渐升高,第四道次至第五道次的压下率逐渐降低;
31.6)精轧:采用8架精轧机,其f1-f8的道次压下率逐次降低;
32.7)卷取:投用层流冷却,卷取温度>720℃,黑皮卷成卷后立即堆垛缓冷,温度低于100℃时开卷测厚、取样。
33.所述步骤3)连铸中的目标温度对应目标拉速,定尺为三尺时,中包温度1466℃~1480℃,对应拉速1.20~1.25m/min,定尺为四尺时,中包温度1466℃~1480℃,对应拉速1.15~1.20m/min,定尺为五尺,中包温度1468℃~1479℃,对应拉速为1.00~1.05m/min,结晶器保护渣使用量控制在0.4~0.5kg/吨钢。
34.所述步骤5)中的第一道次至第五道次的压下率分别为27.0%~29.6%、31.9%~
35.5%、36.6%~38.6%、32.5%~33.2%、22.2%~23.9%。
35.所述步骤6)中的f1-f8的道次压下率分别为39.9%~42.2%、37.9%~39.3%、35.1%~37.1%、30.1%~33.4%、25.1%~28.6%、21.4%~22.3%、19.2%~20.7%、15.1%~18.1%。
36.所述步骤6)中的精轧入口温度1010℃~1110℃,精轧出口温度大于980℃。
37.实施例1
38.按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分包括:c=0.15%、si=0.5%、mn=1.2%、p=0.04%、s=0.0006%、cr=17%、ni=8.0%、n=0.04%、mo=2.0%,余量为fe和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39.一种奥氏不锈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将上述各化学元素按比例加入电炉,并将镍铬生铁兑入电炉,进行吹炼,脱硅、脱碳后得到不锈钢母液;
41.2)aod炉熔炼:将不锈钢母液加入aod炉,出钢温度1620℃;
42.3)连铸,钢水不断地通过水冷结晶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连续拉出,经喷水冷却,全部凝固后切成坯料;
43.目标温度对应目标拉速如下表
44.定尺中包温度℃对应拉速/m/min三尺14701.21四尺14701.20五尺14701.03
45.4)热轧:板坯厚度190mm,入炉温度550℃,预热段温度800℃,加热时间20min,预热段结束进入一加热段,第一加热段温度1070℃,时间控制在45min,第一加热段结束进入第二加热段,第二加热段温度1190℃,时间控制在55min,第二加热段结束进入均热段,均热段温度1310℃,时间控制在40min;
46.5)粗轧:采用5道次轧制,第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8.1%,第二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3.1%,第三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7.5%,第四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2.7%,第五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2.7%,第一、三道次除鳞,除鳞速度1.5m/s;
47.6)精轧:采用8架精轧机道次压下率分别为f1:41.1%、f2:38.3%、f3:36.1%、f4:32.2%、f5:25.6%、f6:21.5%、f7:19.5%、f8:16.2%;
48.7)卷取:投用层流冷却,卷取温度800℃,黑皮卷成卷后立即堆垛缓冷,温度低于100℃方可进行开卷测厚、取样。
49.通过上述步骤扩大了奥氏体不锈钢的使用范围,耐腐蚀性进一步加强,即使在腐蚀性较强环境中,也能够展示出较为优良的耐孔蚀性以及耐间隙腐蚀性。在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也够展示出较为优良的耐孔蚀性以及耐间隙腐蚀性。
50.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51.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