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实验炉

文档序号:33778639发布日期:2023-04-18 23:5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实验炉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设备,涉及一种真空实验炉。


背景技术:

1、真空热处理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热处理技术,真空热处理所处的真空环境指的是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氛环境,包括低真空、中等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真空热处理实际也属于气氛控制热处理。与常规热处理相比,真空热处理的同时,可实现无氧化、无脱碳、无渗碳,可去掉工件表面的磷屑,并有脱脂除气等作用,从而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

2、目前,常采用真空热处理炉对工件进行真空热处理,现有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2111308247.6的一种真空热处理炉,涉及热处理炉技术领域,通过在加热室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和上下两个面分别设有加热装置,加热室一共有六个加热面,对加热室内的工件进行六面加热,热处理过程中使工件受热均匀,并且提高加热速度。

3、然而,虽然该真空热处理炉,相对普通热处理炉提高了加热速度,但是加热的速度还是有限,不能实现快速加热,降低了热处理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实验炉,以解决现有真空热处理炉不能实现快速加热,降低了热处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真空实验炉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真空实验炉,包括:

4、筒体,前后两端都为开口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前端盖与后端盖,筒身上设置有多个真空接口;

5、前电极与后电极,相对水平设置在筒体内部,前电极的一端穿过前端盖后位于筒体外部,后电极的一端穿过后端盖后位于筒体外部;

6、加热台,设置在前电极与后电极之间,上部用于放置样品;

7、快速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台的两侧,分别与前电极、后电极、加热台连接,用于对加热台上部的样品进行快速加热。

8、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9、其中快速加热组件包括前钨电极与后钨电极,前钨电极的一端与前电极通过第一转接套可拆卸连接,前钨电极的另一端与加热台可拆卸连接,后钨电极的一端与后电极通过第二转接套可拆卸连接,后钨电极的另一端与加热台接触。

10、其中前电极与前端盖活动密封连接,筒体外部靠近前电极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卡箍,固定卡箍套设在前电极上,固定卡箍通过l型连接件与前端盖连接,筒体内部位于加热台下部的位置为冷却区,冷却区内设置有淬火油。

11、其中前电极位于筒体外部的位置套设有绝缘固定套筒,绝缘固定套筒的一端与前端盖连接,前电极上套设有定位套,定位套位于绝缘固定套筒内且与固定套筒活动连接,前电极与固定套筒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密封圈,多个第一密封圈位于定位套与前端盖之间。

12、其中前电极位于筒体外部的端部与后电极位于筒体外部的端部分别套设有冷却套筒,冷却套筒的一端封闭,冷却套筒的另一端与前电极密封连接,前电极的端部与后电极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冷却孔,冷却孔内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穿过冷却孔开口与冷却套筒的端部后位于冷却套筒外部,冷却套筒的筒身下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与冷却套筒内部相连通,进液管的直径小于冷却孔的直径。

13、其中筒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后端盖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上设置有螺栓绝缘套,筒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后端盖之间设置有筒体绝缘套与第二密封圈。

14、其中筒体的筒身上设置有两个观察窗,两个观察窗围绕筒体的轴线设置,每一个观察窗内设置有观察玻璃,观察玻璃通过第三密封圈与观察窗连接。

15、其中观察玻璃为石英玻璃。

16、其中每一个真空接口为真空法兰接口。

17、本发明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具有以下优点:

18、第一,通过前电极、后电极、加热台与快速加热组件的配合设置,使快速加热组件通过加热台为上部的样品进行加热,使样品能够快速升温,提高了热处理的工作效率;

19、第二,通过前电极与前端盖活动密封连接、冷却区的配合设置,使样品热处理完成之后能够直接进行淬火,从而使样品能够快速降温,增加了降温工艺,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范围;

20、第三,通过冷却套筒、进液管、排液管与冷却孔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前电极与后电极进行快速降温,避免前电极与后电极过热导致密封圈失效,以保证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加热组件包括前钨电极(10-1)与后钨电极(10-2),所述前钨电极(10-1)的一端与前电极(3-1)通过第一转接套(11-1)可拆卸连接,所述前钨电极(10-1)的另一端与加热台(12-2)可拆卸连接,所述后钨电极(10-2)的一端与后电极(3-2)通过第二转接套(11-2)可拆卸连接,所述后钨电极(10-2)的另一端与加热台(12-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极(3-1)与前端盖(2-1)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筒体(1)外部靠近前电极(3-1)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卡箍(7),所述固定卡箍(7)套设在前电极(3-1)上,所述固定卡箍(7)通过l型连接件与前端盖(2-1)连接,所述筒体(1)内部位于加热台(12-2)下部的位置为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内设置有淬火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极(3-1)位于筒体(1)外部的位置套设有绝缘固定套筒(15),所述绝缘固定套筒(15)的一端与前端盖(2-1)连接,所述前电极(3-1)上套设有定位套(14),所述定位套(14)位于绝缘固定套筒(15)内且与固定套筒(15)活动连接,所述前电极(3-1)与固定套筒(15)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密封圈(13-1),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圈(13-1)位于定位套(14)与前端盖(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极(3-1)位于筒体(1)外部的端部与后电极(3-2)位于筒体(1)外部的端部分别套设有冷却套筒(4),所述冷却套筒(4)的一端封闭,所述冷却套筒(4)的另一端与前电极(3-1)密封连接,所述前电极(3-1)的端部与后电极(3-2)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冷却孔(4-3),所述冷却孔(4-3)内设置有进液管(4-1),所述进液管(4-1)的一端穿过冷却孔(4-3)开口与冷却套筒(4)的端部后位于冷却套筒(4)外部,所述冷却套筒(4)的筒身下部设置有排液管(4-2),所述排液管(4-2)与冷却套筒(4)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液管(4-1)的直径小于冷却孔(4-3)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2-1)、后端盖(2-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上设置有螺栓绝缘套(8-1),所述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2-1)、后端盖(2-2)之间设置有筒体绝缘套(8-2)与第二密封圈(1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筒身上设置有两个观察窗(6),两个所述观察窗(6)围绕筒体(1)的轴线设置,每一个所述观察窗(6)内设置有观察玻璃(9),所述观察玻璃(9)通过第三密封圈(13-3)与观察窗(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玻璃(9)为石英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真空接口(5)为真空法兰接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实验炉,包括:筒体,前后两端都为开口结构,前后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有前端盖与后端盖,筒身上设置有多个真空接口;前电极与后电极,相对水平设置在筒体内部,前电极的一端穿过前端盖后位于筒体外部,后电极的一端穿过后端盖后位于筒体外部;加热台,设置在前电极与后电极之间,上部用于放置样品;快速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台的两侧,分别与前电极、后电极、加热台连接,用于对加热台上部的样品进行快速加热。本发明通过前电极、后电极、加热台与快速加热组件的配合设置,使快速加热组件通过加热台为上部的样品进行加热,使样品能够快速升温,提高了热处理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曹守臻,刘国锋,葛小乐,刘胜荣,汪洪峰,蒲家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