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3659发布日期:2023-04-18 22:1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铍合金制备,尤其涉及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铍合金是指以铍为基的合金和含铍的合金。主要有铍铜合金、铍铝合金、铍镍合金和铍钛复合材料。其中以铍铜合金应用最多,它含铍0.2%~2.8%,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高韧性、高疲劳极限、高耐磨性、耐海水腐蚀、无磁性、耐热冲击、碰撞时不发生火花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器设备、电子装置和控制仪表等。

2、现有技术中的铍铍铜合金在作为连接器和接触片时,其物理强度和硬度的性能指标性能难于进一步提升,存在电导率和机械强度难于兼顾,热传导性能稍低的缺陷。

3、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

2、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20份、铜120-150份、钴1-3份、镍1-3份、铝0.3-0.9份、硅0.3-0.9份、铅0.1-0.5份和锰0.1-0.5份;

4、s2、将氧化铍和铜加入到预热的石墨坩埚内进行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抽真空,以10-15℃/min的速度进行升温,直至原料熔化,并保持温度;

5、s3、将钴、镍、铝、硅、铅、锰预先通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时间为30-50min,混合后伴随氩气吹送至石墨坩埚内的熔化液中,加入后进行磁力搅拌5-8min,石墨坩埚继续加热升温,直至全部熔化;

6、s4、待全部熔化后,静置5-10min,待熔化液面气泡消失后,将熔化液进行浇铸,自然冷却后形成铸锭;

7、s5、将铸锭置于热轧机内进行反复热轧,热轧温度为1200-1400℃,热轧后形成合金带;

8、s6、将合金带依次切段,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热处理炉内进行表面热处理,热处理炉内的温度为600-800℃,热处理时间为6-8h,且期间由氩气保护;

9、s7、取出铍合金,自然冷却至常温。

10、优选的,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份、铜120份、钴1份、镍1份、铝0.3份、硅0.3份、铅0.1份和锰0.1份。

11、优选的,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20份、铜150份、钴3份、镍3份、铝0.9份、硅0.9份、铅0.5份和锰0.5份。

12、优选的,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5份、铜130份、钴2份、镍2份、铝0.5份、硅0.5份、铅0.3份和锰0.3份。

13、优选的,所述s2中,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0.08mpa。

14、优选的,所述s3中,送料管中氩气裹挟着混合料吹送至熔化液中,送料管延伸至熔化液底部,且送料管的直径为4-8cm。

15、优选的,所述s4中,热轧后形成厚度为6-10cm的合金带。

16、优选的,所述s5中,热轧的速度为0.2-0.4m/s,且热轧的次数为3-5次。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的铍合金中加入的铜、钴、镍、锰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以及硬度,抗拉强度也较好,同时加入的铜、铝、硅、铅使其拥有较好的导电率,以及热传导性能,而且耐磨、耐腐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份、铜120份、钴1份、镍1份、铝0.3份、硅0.3份、铅0.1份和锰0.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20份、铜150份、钴3份、镍3份、铝0.9份、硅0.9份、铅0.5份和锰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5份、铜130份、钴2份、镍2份、铝0.5份、硅0.5份、铅0.3份和锰0.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0.08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送料管中氩气裹挟着混合料吹送至熔化液中,送料管延伸至熔化液底部,且送料管的直径为4-8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热轧后形成厚度为6-10cm的合金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热轧的速度为0.2-0.4m/s,且热轧的次数为3-5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铍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20份、铜120‑150份、钴1‑3份、镍1‑3份、铝0.3‑0.9份、硅0.3‑0.9份、铅0.1‑0.5份和锰0.1‑0.5份;S2、将氧化铍和铜加入到石墨坩埚内进行加热;S3、将钴、镍、铝、硅、铅、锰预先通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伴随氩气吹送至石墨坩埚内的熔化液中,直至全部熔化;S4、将熔化液进行浇铸,形成铸锭;S5、热轧后形成合金带;S6、进行表面热处理S7、取出铍合金。本发明的铍合金中加入的铜、钴、镍、锰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以及硬度,抗拉强度也较好,同时加入的铜、铝、硅、铅使其拥有较好的导电率,以及热传导性能,而且耐磨、耐腐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峰,秦明升,姜朋飞,程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