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0432发布日期:2023-04-19 19:1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属于铁水包底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1、铁水包是用于在炼钢厂、电炉或转炉,是在铁水转运过程中用来盛铁水的贮运罐,在转运中具有贮存、保温等功效工艺操作;现有的铁水包,通常包括壳体和包衬,壳体为桶状,包衬包括包底衬和包壁衬,包底衬与包壁衬的交界处的出料端设置有冲击块,冲击块的外表面为圆滑过渡的弧形面;在铁水包内冲刷严重的区域设置冲击块,增强了关键点的厚度,大大提高了铁水包的使用次数,而且无需频繁的筑包和换包;在现有技术中,铁水包底部的冲击块仅设计在转角处对于大面积的底平面依然不能起到很好的抵抗冲刷侵蚀的作用,而且在底部侵蚀后,缺少监控侵蚀程度,有铁水穿底的重大安全隐患;所以如何监控铁水穿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能够监控并反馈铁水穿底情况的发生,给予操作者安全处理的时间。

2、本发明的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3、首先,构建铁水包支撑体,所述铁水包支撑体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侧浇筑有混凝土层;

4、其次,布置底部耐火层,所述底部耐火层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层内侧底部的第一耐火层,及设置于第一耐火层上方的第二耐火层;所述第一耐火层和第二耐火层包括若干平面交错堆砌的长形耐火砖,

5、接着,布置监测层;所述监测层包括侵蚀报警器,所述侵蚀报警器外部包覆有外包层;

6、最后,布置工作耐火层,所述工作耐火层包括设置于监测层上方的第三耐火层;所述第三耐火层上方设置有隔离涂层,所述隔离涂层上方设置有第四耐火层;所述第三耐火层和和第四耐火层由若干立式交错堆砌的长方体耐火砖构成。

7、第三耐火层和第四耐火层为实际工作层,操作者根据经验计算和实际损坏程度可以适时更换第四耐火层,第三耐火层为侵蚀波动量的缓冲设置,监测层在出现异常铁水侵蚀穿透第三耐火层,并侵蚀监测层时能给出警报信号,操作人员应该及时作出应急处理,第一耐火层和第二耐火层能保证操作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应急处理;避免出现穿底现象出现。

8、进一步地,所述外包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填充层和第二隔热层;在堆砌好第二耐火层后,铺设第一隔热层,所述侵蚀报警器包括间隔50~100mm均匀铺设在第一隔热层上方的导线;所述导线直径为1~3mm,所述导线两端穿过混凝土层和金属外壳,并通过电源和信号灯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填充层均匀填充于导线之间,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于填充层上方;所述填充层由石墨和陶瓷颗粒混合并通过粘合剂粘合构成;第二隔热层和第一隔热层为石棉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第二隔热层和第一隔热层保证中间铺设的导线,在铁水包工作时保持正常工作的温度,填充层使导线位置相对均匀地固定在第一隔热层上,导线连接的电源和信号灯在工作时常亮,出现铁水侵蚀穿透第三耐火层并熔断导线时信号灯关闭,此时操作人员应该及时停止作业,进行应急处理;导线直径1~3mm可以避免在混凝土层和金属外壳上开设的穿线孔过大,引起铁水侧穿孔的事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火层至第四耐火层由asc耐火砖砌筑构成;所述隔离涂层为non vit涂层;asc耐火砖具有耐铁水和熔渣的化学侵蚀和冲刷能力强,具有均匀高致密的结构,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重烧体积变化小,抗氧化能力强,不粘铁和渣;non vit涂层是一种可密封耐热的涂层还可以减少修复频率,将频繁更换的第四耐火层和作为侵蚀缓冲作用的第三耐火层隔离开。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1、1、具有监测层,可以提前预警铁水异常侵蚀耐火层,实时监控是否发生铁水穿底,并通过导线的熔断和信号灯的熄灭进行预警;提高安全性,降低铁水穿底的损害;

12、2、可单独更换被侵蚀后的第四耐火层,减少铁水包下线维护时间;正常维护时,仅需要更换部分耐火层,维护时间缩短,较之前相比缩短维护时间约45%;

13、3、使用asc耐火砖作为直接堆砌耐火层,使用寿命更长,相对使用寿命延长约60%;

14、4、non vit涂层作为隔离涂层,即方便了更换第四耐火层,也让作为缓冲的第三耐火层具有更好的缓冲钢水侵蚀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层包括第一隔热层、填充层和第二隔热层;在堆砌好第二耐火层后,铺设第一隔热层,所述侵蚀报警器包括间隔50~100mm均匀铺设在第一隔热层上方的导线;所述导线直径为1~3mm,所述导线两端穿过混凝土层和金属外壳,并通过电源和信号灯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填充层均匀填充于导线之间,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于填充层上方;所述填充层由石墨和陶瓷颗粒混合并通过粘合剂粘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火层至第四耐火层由asc耐火砖砌筑构成;所述隔离涂层为non vit涂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构建铁水包支撑体,所述铁水包支撑体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侧浇筑有混凝土层;其次,布置底部耐火层,所述底部耐火层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层内侧底部的第一耐火层,及设置于第一耐火层上方的第二耐火层;接着,布置监测层;所述监测层包括侵蚀报警器,所述侵蚀报警器外部包覆有外包层;最后,布置工作耐火层,所述工作耐火层包括设置于监测层上方的第三耐火层;所述第三耐火层上方设置有隔离涂层,所述隔离涂层上方设置有第四耐火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炼钢铁水包底部结构的砌筑方法,能够监控并反馈铁水穿底情况的发生,给予操作者安全处理的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生,李新波,李海洋,苏庆林,王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