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7622发布日期:2022-08-17 07:2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


背景技术:

2.电池技术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燃料和氧化剂在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持续发电的目的。
3.柔性石墨石板是柔性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堆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加工工序大致为:对膨胀石墨板进行模压、注胶处理,然后切割石墨极板的边缘。由于极板的被切割面容易出现大量毛刺,为了保证极板切割面的平整度,同时防止毛刺对电堆内的其它部件造成损伤,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打磨工具来去除极板切割面的毛刺,从而确保极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使用打磨工具对极板一片一片地处理,打磨效率低;而且,柔性石墨极板的自身强度低,容易导致极板损坏的问题,亟需针对极板打磨作业的专用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以解决现有做法的打磨效率低,柔性石墨极板的自身强度低,容易导致极板损坏的问题,亟需针对极板打磨作业的专用工装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技术方案为:
7.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包括平台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至少三个支腿,至少三个所述支腿安装于所述平台板的下侧,所述平台板的上表面构成供极板放置的定位面;
8.所述平台板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所述平台板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一侧边处,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二侧边处;
9.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均凸出于所述定位面,且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挡板的内侧面构成用于与极板边缘配合的挡止面;所述平台板的边缘开设有取料缺口,所述取料缺口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错开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的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平台板的第一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一宽边,所述平台板的第二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一长边,所述平台板的第三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二宽边,所述平台板的第四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二长边。
11.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的长宽之比大于2:1,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二侧边的长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的下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平台板的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轴线平行于所述平台板的板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
纹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
13.所述第二挡板的下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平台板的第二侧边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孔轴线平行于所述平台板的板面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
14.进一步的,所述取料缺口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取料缺口和第二取料缺口,所述第一取料缺口开设于所述平台板的第四侧边处,所述第二取料缺口开设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二侧边处。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取料缺口的内轮廓、所述第二取料缺口的内轮廓均为u形,所述第一取料缺口位于所述平台板的第四侧边的中部,所述第二取料缺口位于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
16.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对应第一侧边设有三个第一孔洞,三个所述第一孔洞平行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一侧边间隔分布,所述平台板对应第二侧边设有三个第二孔洞,三个所述第二孔洞平行于所述平台板的第三侧边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均为矩形孔。
17.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板的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孔轴线沿所述平台板的厚度方向延伸,至少三个所述支腿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之间安装有支腿螺杆。
18.有益效果:该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采用了平台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至少三个支腿的结构设计,至少三个支腿安装于平台板的下侧,平台板的上表面构成定位面,可供极板贴合于定位面平整放置,防止柔性石墨极板因其强度低而引起损坏。
19.平台板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第一挡板固定安装于平台板的第一侧边处,第二挡板固定安装于平台板的第二侧边处,将极板放置于平台板的定位面上,利用第一挡板的内侧面、第二挡板的内侧边分别与极板的对应边缘挡止配合,起到了准确定位极板安装位置的作用。
20.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凸出于平台板的定位面,能够将一组多片极板叠放至定位面上,可一次性同时完成多片极板的打磨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平台板的边缘开设有取料缺口,取料缺口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错开布置,方便将平台板上的一组极板取出。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爆炸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俯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主视示意图。
24.图中:1-平台板、11-第一取料缺口、12-第二取料缺口;
25.101-第一螺纹孔、102-第三螺纹孔、103-第一孔洞、104-第一孔洞;
26.2-第一挡板、20-第一连接孔、21-紧固螺栓、3-第二挡板、30-第二连接孔、
4-支腿、41-支腿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包括平台板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和至少三个支腿4,至少三个支腿4安装于平台板1的下侧,平台板1的上表面构成供极板放置的定位面。
29.平台板1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平台板1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挡板2固定安装于平台板1的第一侧边处,第二挡板3固定安装于平台板1的第二侧边处;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均凸出于平台板1的定位面,且第一挡板2的内侧面、第二挡板3的内侧面构成用于与极板边缘配合的挡止面;平台板1的边缘开设有取料缺口,取料缺口与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错开布置。
30.该用于燃料电池极板的打磨工装采用了平台板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和至少三个支腿4的结构设计,至少三个支腿4安装于平台板1的下侧,平台板1的上表面构成定位面,可供极板贴合于定位面平整放置,防止柔性石墨极板因其强度低而引起损坏。
31.平台板1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第一挡板2固定安装于平台板1的第一侧边处,第二挡板3固定安装于平台板1的第二侧边处,将极板放置于平台板1的定位面上,利用第一挡板2的内侧面、第二挡板3的内侧边分别与极板的对应边缘挡止配合,起到了准确定位极板安装位置的作用。
32.其中,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均凸出于平台板1的定位面,能够将一组多片极板叠放至定位面上,可一次性同时完成多片极板的打磨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平台板1的边缘开设有取料缺口,取料缺口与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错开布置,方便将平台板1上的一组极板取出。
33.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板1的轮廓形状为矩形,平台板1的第一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一宽边,平台板1的第二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一长边,平台板1的第三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二宽边,平台板1的第四侧边对应矩形的第二长边。平台板1的矩形轮廓与实际的极板形状匹配,利用第一挡板2对应抵挡于极板的宽边一侧,第二挡板3对应抵挡于极板的长边一侧,从而起到平面内准确定位极板的作用。具体的,平台板1的长宽之比大于2:1,第二挡板3的长度大于第一挡板2的长度,且第二挡板3的长度小于平台板1的第二侧边的长度,第二挡板3的长度小于平台板1的第二侧边的长度,以预留出取放极板的操作空间。
34.其中,第一挡板2的下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0,平台板1的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1,第一螺纹孔101的孔轴线平行于平台板1的板面方向延伸,第一螺纹孔101与第一挡板2的第一连接孔20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21;相对应的,第二挡板3的下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0,平台板1的第二侧边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螺纹孔的孔轴线平行于平台板1的板面方向延伸,平台板1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二挡板3的第二连接孔30之间安装有紧固螺栓21。利用两个挡板和平台板的开孔设计,通过紧固螺栓实现固定安装挡板的目的。
35.并且,平台板1的取料缺口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取料缺口11和第二取料缺口
12,第一取料缺口11开设于平台板1的第四侧边处,第二取料缺口12开设于平台板的第二侧边处。作为优选的,第一取料缺口11的内轮廓、第二取料缺口12的内轮廓均为u形,第一取料缺口11位于所述平台板1的第四侧边的中部,第二取料缺口12位于第二挡板3远离第一挡板2的一侧。通过平台板1上的第一取料缺口11和第二取料缺口12,可方便人工取出一整组的极板。
36.另外,平台板1对应第一侧边设有三个第一孔洞103,三个第一孔洞103平行于平台板1的第一侧边间隔分布,平台板1对应第二侧边设有三个第二孔洞104,三个第二孔洞104平行于平台板1的第三侧边间隔分布。三个第一孔洞103分布于平台板1的左侧,三个第二孔洞104分布于平台板1的右侧,三个孔洞与极板的空、氢、水三腔相对应,形状相同,第一孔洞103、第二孔洞104均为矩形孔。另外,平台板1的靠近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02,第三螺纹孔102的孔轴线沿平台板1的厚度方向延伸,至少三个支腿4均开设有固定孔,支腿4的固定孔与第三螺纹孔102之间安装有支腿螺杆41。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