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包括第一热送线(1)、第二热送线(2)以及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连铸机出坯区(3)、前横移区(4)和接力横移区(5),连铸机出坯区(3)内含有左右设置的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和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前横移区(4)内含有左右设置的第一横移车(41)和第二横移车(42),接力横移区(5)内含有左右设置的第一接力横移车(51)和第二接力横移车(52),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上的铸坯能够依次经过前横移区(4)和接力横移区(5)后被输送到第一热送线(1)上或第二热送线(2)上,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上的铸坯能够依次经过前横移区(4)和接力横移区(5)后被输送到第一热送线(1)上或第二热送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含有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出坯辊道,所述第一出坯辊道的输送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所述第一出坯辊道能够将铸坯输送到第一横移车(41)上或第二横移车(4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含有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出坯辊道,所述第二出坯辊道的输送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所述第二出坯辊道能够将铸坯输送到第一横移车(41)上或第二横移车(4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横移车(41)能够承接来自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上或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上的铸坯,第一横移车(41)还能够左右移动和输送铸坯,第一横移车(41)的输送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横移车(42)能够承接来自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上或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上的铸坯,第二横移车(42)还能够左右移动和输送铸坯,第二横移车(42)的输送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还包括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和后横移区(8),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和第二热送线(2)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的输送方向和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的输送方向均为从前向后的方向,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的一部分、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的一部分和第二热送线(2)的一部分均位于接力横移区(5)内,后横移区(8)位于接力横移区(5)的后方,后横移区(8)内含有第三横移车(8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能够承接来自第一横移车(41)上或第二横移车(42)上的铸坯,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还能够将铸坯输送到第一接力横移车(51)或第三横移车(81)上;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能够承接来自第一横移车(41)上或第二横移车(42)上的铸坯,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还能够将铸坯输送到第一接力横移车(51)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接力横移区(5)内还含有第一接力横移车驱动装置(53),第一接力横移车(51)能够升降和左右移动,第一接力横移车(51)还能够承接来自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上或第二过渡输送辊道(7)上的铸坯并将该铸坯转移到第二接力横移车(52)上。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接力横移区(5)内还含有第二接力横移车驱动装置(54),第二接力横移车(52)能够升降和左右移动,第二接力
横移车(52)还能够承接来自第一接力横移车(51)上的铸坯并将该铸坯转移到第二热送线(2)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热送线(1)位于后横移区(8)的后方,第一热送线(1)的输送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第三横移车(81)能够承接来自第一过渡输送辊道(6)上的铸坯,第三横移车(81)还能够左右移动和输送铸坯,第三横移车(81)的输送方向为从前向后的方向,第一热送线(1)能够承接来自第三横移车(81)上的铸坯,第二热送线(2)的输送方向为从后向前的方向,第二热送线(2)能够承接来自第二接力横移车(52)上的铸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包括第一热送线(1)、第二热送线(2)以及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连铸机出坯区(3)、前横移区(4)和接力横移区(5),连铸机出坯区(3)内含有左右设置的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和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第一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1)上的铸坯能够被输送到第一热送线(1)上或第二热送线(2)上,第二连铸机出坯辊道组(32)上的铸坯能够被输送到第一热送线(1)上或第二热送线(2)上。该连铸机的出坯和热送设备可将两台连铸机生产的铸坯运送至两条热送线中的任意一条,布置方式巧妙、出坯方式灵活、设备工作方式安全可靠。备工作方式安全可靠。备工作方式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于灏 韩俊 郝瑞朝 曹学欠 潘宏涛 陈卫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8
技术公布日:202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