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842发布日期:2022-09-10 08:5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3.目前的压铸模具是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挤压,使得挤压产生的压力均匀性较差,导致产生的残次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开设有上成型腔,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成型腔,所述上成型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且靠近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且靠近左右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进油管与出油管均延伸至上成型腔的内部,所述弹簧远离压板的上表面与上成型腔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且位于进油管和出油管的左右侧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且靠近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位置与导向孔的位置相对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导向杆远离压板的上表面贯穿导向孔延伸至上模具的外部,所述导向杆的侧表面与密封圈的内表面相接触。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放置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延伸至下成型腔的内部。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具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上模具的左右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液压杆的活动端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进油管和出油管,可以有效地通过液压的方式进行挤压,有利于提高压力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成品率。
2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弹簧,可以有效地使压板进行复位。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的外部结构正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中a的放大图。
27.图例说明:
28.1、下模具;2、上模具;3、底座;4、液压杆;5、固定块;6、放置槽;7、进料管;8、下成型腔;9、上成型腔;10、进油管;11、出油管;12、导向杆;13、弹簧;14、压板;15、密封圈;16、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泵阀门压铸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上模具2的下表面开设有上成型腔9,下模具1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成型腔8,上成型腔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14,通过设置压板14是为了方便产品进行挤压成型的作用,上模具2的上表面且靠近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油管10,通过设置进油管10是为了方便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再通过进油管10通入上成型腔9的内部的作用,上模具2的上表
面且靠近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1,通过设置出油管11是为了方便将多余的液压油排出的作用,压板14的上表面且靠近左右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3,通过设置弹簧13是为了方便利用弹簧13产生的拉力对压板14进行复位的作用,进油管10与出油管11均延伸至上成型腔9的内部,弹簧13远离压板14的上表面与上成型腔9的内顶部固定连接,起到方便进行定位连接的作用,压板14的四个侧表面与上成型腔9的四个内侧表面进行密封接触。
32.上模具2的上表面且位于进油管10和出油管11的左右侧均开设有导向孔16,通过设置导向孔16是为了方便配合导向杆12对压板14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导向孔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5,通过设置密封圈15是为了防止液压油发生泄漏,导致压板14挤压的力不够,从而使得产品加工失败的问题发生,压板14的上表面且靠近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2,起到方便进行定位导向的作用,导向杆12的位置与导向孔16的位置相对应,导向杆12远离压板14的上表面贯穿导向孔16延伸至上模具2的外部,导向杆12的侧表面与密封圈15的内表面相接触,起到方便提高密封性能的作用。
33.下模具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3,通过设置底座3是为了方便进行定位支撑的作用,底座3的下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放置槽6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7,起到方便添加原料(即金属液)的作用,进料管7延伸至下成型腔8的内部。
34.底座3的上表面且位于下模具1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起到方便控制上模具2与下模具1进行开合的作用,上模具2的左右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液压杆4的活动端与固定块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使用液压杆4进行收缩,从而使得下模具1与上模具2闭合在一起,接着通过使用进料管7向下成型腔8和上成型腔9的内部添加金属液,在金属液冷却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进油管10向上成型腔9的内部加注液压油推动压板14下压,对产品挤压成型。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