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3183发布日期:2022-09-21 01:1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2.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在铸造模具的使用中需要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处理,而传统的铸造模具分离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模具在分离后,不方便将工件取出,不便于进行脱模处理,使用起来不方便,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能够解决模具在分离后,不方便将工件取出,不便于进行脱模处理,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升降机构和顶料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柱且呈前后设置,两组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模具,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
5.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立板上,升降机构与上模具的相连接,升降机构可驱动上模具相对于下模具纵向移动;
6.所述顶料机构设置于底板的顶部,顶料机构与升降机构相配合。
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螺纹杆、升降块、升降板和升降柱,电机固定安装于立板的顶部,立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第一螺纹杆转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升降块滑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升降块上开设有螺纹孔,升降块与第一螺纹杆螺纹安装,升降板固定安装于升降块的一侧外壁,升降柱固定安装于升降板的底部且升降柱的数量为两组,升降柱的底端与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方便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员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结构设计简单精妙,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增加该分离机构使用的方便性,便于推广和使用。
8.优选的,所述顶料机构包括安装箱、固定杆、第二螺纹杆、移动板、顶料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安装箱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固定杆固定安装于安装箱的内部,第二螺纹杆转动安装于安装箱的内部,固定杆和第二螺纹杆上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与固定杆滑动安装,移动板与第二螺纹杆螺纹安装,顶料柱固定安装于移动板的顶部且顶料柱的数量为两组,安装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下模具的底部开设有开口,顶料柱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具上的开口的内部,立板的内部开设有腔体,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的内部并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套设于第二螺纹杆的外壁,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的外壁套设有皮带,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过
程中,同时将铸造工件顶出,方便将铸造工件取出,进而方便铸造人员进行脱模处理,有效的减少铸造人员后续脱模的劳动强度,同时促进铸造工件的效率,实用性高。
9.优选的,所述顶料柱的顶端套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下模具为相接触设置,防止工件泄漏,减少工件的毛刺。
10.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管,注塑管的一端与上模具的内部相通,方便注塑。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外壁和立板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活动口且位置一致,皮带在运动过程中不与立板和安装箱相接触,防止皮带与立板和安装箱碰撞。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通过底板、立板、连接柱、下模具、上模具、电机、第一螺纹杆、升降块、升降板和升降柱的配合使用,方便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员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结构设计简单精妙,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增加该分离机构使用的方便性,便于推广和使用。
14.(2)、该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通过安装箱、固定杆、第二螺纹杆、移动板、顶料柱、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的配合使用,在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过程中,同时将铸造工件顶出,方便将铸造工件取出,进而方便铸造人员进行脱模处理,有效的减少铸造人员后续脱模的劳动强度,同时促进铸造工件的效率,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19.附图标记:底板1、立板2、连接柱3、下模具4、上模具5、升降机构6、电机601、第一螺纹杆602、升降块603、升降板604、升降柱605、顶料机构7、安装箱701、固定杆702、第二螺纹杆703、移动板704、顶料柱705、第一皮带轮706、第二皮带轮707、皮带708、密封件8、注塑管9。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1.实施例一: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造模具用分离机构,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6和顶料机构7,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2,立板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柱3且呈前后设置,两组连接柱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模具4,下模具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5,升降机构6设置于立板2上,升降机构6与上模具5的相连接,升降机构6可驱动上模具5相对于下模具4纵向移动,顶料机构7设置于底板1的顶部,顶料机构7与升降机构6相
配合。
23.进一步的,上模具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管9,注塑管9的一端与上模具5的内部相通,方便注塑。
24.实施例二:
25.请参阅图1-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升降机构6包括电机601、第一螺纹杆602、升降块603、升降板604和升降柱605,电机601固定安装于立板2的顶部,立板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第一螺纹杆602转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电机6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与第一螺纹杆602固定连接,升降块603滑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升降块603上开设有螺纹孔,升降块603与第一螺纹杆602螺纹安装,升降板604固定安装于升降块603的一侧外壁,升降柱605固定安装于升降板604的底部且升降柱605的数量为两组,升降柱605的底端与上模具5的顶部固定连接,控制电机601的启动,带动第一螺纹杆602转动,利用第一螺纹杆602与升降块603螺纹安装的原理,带动升降块603在滑槽的内部向上移动,带动升降板604和升降柱605向上移动,带动上模具5向上移动,方便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员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结构设计简单精妙,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增加该分离机构使用的方便性,便于推广和使用。
26.进一步的,顶料机构7包括安装箱701、固定杆702、第二螺纹杆703、移动板704、顶料柱705、第一皮带轮706、第二皮带轮707和皮带708,安装箱701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顶部,固定杆702固定安装于安装箱701的内部,第二螺纹杆703转动安装于安装箱701的内部,固定杆702和第二螺纹杆703上设置有移动板704,移动板704与固定杆702滑动安装,移动板704与第二螺纹杆703螺纹安装,顶料柱705固定安装于移动板704的顶部且顶料柱705的数量为两组,安装箱70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下模具4的底部开设有开口,顶料柱705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具4上的开口的内部,立板2的内部开设有腔体,第一螺纹杆602的一端延伸至腔体的内部并套设有第一皮带轮706,第二皮带轮707套设于第二螺纹杆703的外壁,第二皮带轮707和第一皮带轮706的外壁套设有皮带708,第一皮带轮706与第二皮带轮707通过皮带708传动连接,第一螺纹杆602的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706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707和第二螺纹杆703转动,带动移动板704在固定杆702的外壁向上滑动,带动顶料柱705向上移动,在对铸造模具进行分离过程中,同时将铸造工件顶出,方便将铸造工件取出,进而方便铸造人员进行脱模处理,有效的减少铸造人员后续脱模的劳动强度,同时促进铸造工件的效率,实用性高。
27.更进一步的,顶料柱705的顶端套设有密封件8,密封件8与下模具4为相接触设置,防止工件泄漏,减少工件的毛刺。
28.再进一步的,安装箱701的一侧外壁和立板2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活动口且位置一致,皮带708在运动过程中不与立板2和安装箱701相接触,防止皮带708与立板2和安装箱701碰撞。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控制电机601的启动,带动第一螺纹杆602转动,利用第一螺纹杆602与升降块603螺纹安装的原理,带动升降块603在滑槽的内部向上移动,带动升降板604和升降柱605向上移动,带动上模具5向上移动,从而使铸造模具分离,于此同时,第一螺纹杆602的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706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707和第二螺纹杆703转动,带动移动板704在固定杆702的外壁向上滑动,带动顶料柱705向上移动,从而将铸造工件顶
出。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