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料装置及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4225发布日期:2022-10-29 04:1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收料装置及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料装置及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无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定位而进行磨削的一类磨床,主要包括磨削砂轮、调整轮和工件支架三个机构,其中磨削砂轮负责零件的磨削,调整轮控制工件的旋转以及零件的进刀速度,工件支架则主要起临时支撑工件的作用。
3.其中,现有的收料框一般设于无心磨床的机台内部,收料时需操作人员手动伸入机台内部取放收料框,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收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收料装置和包括该收料装置的打磨装置,可提高收料的安全性和效率。
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收料装置,用于收取可活动的出料端传送出的工件。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收料机构位于所述出料端一侧且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出料端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与所述出料端同步活动设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收料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一端连通所述出料端,另一端朝向所述收料机构延伸。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一端连通所述收料机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滑道。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第二滑道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其中,所述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所述出料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传送至所述收料机构。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端设于磨床上。所述磨床包括底座和滑台座,所述滑台座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出料端设于所述滑台座上且与所述滑台座同步移动。所述收料机构位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座且与所述出料端同步活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台座,所述第一滑道包括依次设于所述出料端和所述第二滑道之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出料端,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滑道。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第二滑道连通所述第一滑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滑道远离所述第一滑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收料机构。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包括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滑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收料机构,所述喷淋机构用于将冷却液导出并喷淋至所述
第一滑道中。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箱体和收料框,所述箱体设有容纳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部,所述收料框连接于所述开口部且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滤孔,所述第二滑道远离所述第一滑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收料框,所述收料框用于收集所述工件,所述滤孔用于将所述冷却液过滤至所述容纳腔中。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料机构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连接于所述开口部且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通孔,所述收料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中。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滑道远离所述第一滑道的一端,所述连接块设有朝向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卡接于所述固定框。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包括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挡水板和盖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之间,所述挡水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滑道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滑道穿过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盖板自所述挡水板沿所述第二滑道延伸并覆盖至少部分第二滑道。
1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磨装置,包括磨床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收料装置,所述磨床设有可活动的出料端,所述收料装置用于收取所述出料端传送出的工件。
15.上述收料装置以及包括收料装置的打磨装置中,收料机构位于出料端一侧,且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依次经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传送至收料机构,以降低操作人员手动伸入机台内部受伤的风险,提高收料的安全性。并且,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至少部分重叠,以在出料端和第一滑道同步相对第二滑道移动时,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保持连通状态,便于工件稳定滑入第二滑道中。第二滑道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以缓冲工件的滑动速度,便于工件稳定滑入收料机构中,提高收料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收料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收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的iii部分的放大图。
19.图4为图1的iv部分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收料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3.收料装置
ꢀꢀꢀꢀꢀꢀꢀꢀꢀꢀꢀꢀꢀꢀꢀꢀꢀꢀꢀꢀꢀꢀꢀꢀꢀꢀꢀꢀꢀꢀ
100
24.打磨装置
ꢀꢀꢀꢀꢀꢀꢀꢀꢀꢀꢀꢀꢀꢀꢀꢀꢀꢀꢀꢀꢀꢀꢀꢀꢀꢀꢀꢀꢀꢀ
200
25.收料机构
ꢀꢀꢀꢀꢀꢀꢀꢀꢀꢀꢀꢀꢀꢀꢀꢀꢀꢀꢀꢀꢀꢀꢀꢀꢀꢀꢀꢀꢀꢀ
10
26.箱体
ꢀꢀꢀꢀꢀꢀꢀꢀꢀꢀꢀꢀꢀꢀꢀꢀꢀꢀꢀꢀꢀꢀꢀꢀꢀꢀꢀꢀꢀꢀꢀꢀꢀꢀ
11
27.容纳腔
ꢀꢀꢀꢀꢀꢀꢀꢀꢀꢀꢀꢀꢀꢀꢀꢀꢀꢀꢀꢀꢀꢀꢀꢀꢀꢀꢀꢀꢀꢀꢀꢀ
111
28.开口部
ꢀꢀꢀꢀꢀꢀꢀꢀꢀꢀꢀꢀꢀꢀꢀꢀꢀꢀꢀꢀꢀꢀꢀꢀꢀꢀꢀꢀꢀꢀꢀꢀ
112
29.收料框
ꢀꢀꢀꢀꢀꢀꢀꢀꢀꢀꢀꢀꢀꢀꢀꢀꢀꢀꢀꢀꢀꢀꢀꢀꢀꢀꢀꢀꢀꢀꢀꢀ
12
30.滤孔
ꢀꢀꢀꢀꢀꢀꢀꢀꢀꢀꢀꢀꢀꢀꢀꢀꢀꢀꢀꢀꢀꢀꢀꢀꢀꢀꢀꢀꢀꢀꢀꢀꢀꢀ
121
31.提手部
ꢀꢀꢀꢀꢀꢀꢀꢀꢀꢀꢀꢀꢀꢀꢀꢀꢀꢀꢀꢀꢀꢀꢀꢀꢀꢀꢀꢀꢀꢀꢀ
122
32.固定框
ꢀꢀꢀꢀꢀꢀꢀꢀꢀꢀꢀꢀꢀꢀꢀꢀꢀꢀꢀꢀꢀꢀꢀꢀꢀꢀꢀꢀꢀꢀꢀ
13
33.通孔
ꢀꢀꢀꢀꢀꢀꢀꢀꢀꢀꢀꢀꢀꢀꢀꢀꢀꢀꢀꢀꢀꢀꢀꢀꢀꢀꢀꢀꢀꢀꢀꢀꢀ
131
34.底板
ꢀꢀꢀꢀꢀꢀꢀꢀꢀꢀꢀꢀꢀꢀꢀꢀꢀꢀꢀꢀꢀꢀꢀꢀꢀꢀꢀꢀꢀꢀꢀꢀꢀ
132
35.侧板
ꢀꢀꢀꢀꢀꢀꢀꢀꢀꢀꢀꢀꢀꢀꢀꢀꢀꢀꢀꢀꢀꢀꢀꢀꢀꢀꢀꢀꢀꢀꢀꢀꢀ
133
36.支撑块
ꢀꢀꢀꢀꢀꢀꢀꢀꢀꢀꢀꢀꢀꢀꢀꢀꢀꢀꢀꢀꢀꢀꢀꢀꢀꢀꢀꢀꢀꢀꢀ
134
37.第一传送机构
ꢀꢀꢀꢀꢀꢀꢀꢀꢀꢀꢀꢀꢀꢀꢀꢀꢀꢀꢀꢀꢀꢀꢀꢀꢀ
20
38.第一滑道
ꢀꢀꢀꢀꢀꢀꢀꢀꢀꢀꢀꢀꢀꢀꢀꢀꢀꢀꢀꢀꢀꢀꢀꢀꢀꢀꢀꢀꢀ
21
39.第一段
ꢀꢀꢀꢀꢀꢀꢀꢀꢀꢀꢀꢀꢀꢀꢀꢀꢀꢀꢀꢀꢀꢀꢀꢀꢀꢀꢀꢀꢀꢀꢀ
211
40.第二段
ꢀꢀꢀꢀꢀꢀꢀꢀꢀꢀꢀꢀꢀꢀꢀꢀꢀꢀꢀꢀꢀꢀꢀꢀꢀꢀꢀꢀꢀꢀꢀ
212
41.第一支撑架
ꢀꢀꢀꢀꢀꢀꢀꢀꢀꢀꢀꢀꢀꢀꢀꢀꢀꢀꢀꢀꢀꢀꢀꢀꢀꢀꢀ
22
42.卡接板
ꢀꢀꢀꢀꢀꢀꢀꢀꢀꢀꢀꢀꢀꢀꢀꢀꢀꢀꢀꢀꢀꢀꢀꢀꢀꢀꢀꢀꢀꢀꢀ
23
43.卡接槽
ꢀꢀꢀꢀꢀꢀꢀꢀꢀꢀꢀꢀꢀꢀꢀꢀꢀꢀꢀꢀꢀꢀꢀꢀꢀꢀꢀꢀꢀꢀꢀ
231
44.卡接销
ꢀꢀꢀꢀꢀꢀꢀꢀꢀꢀꢀꢀꢀꢀꢀꢀꢀꢀꢀꢀꢀꢀꢀꢀꢀꢀꢀꢀꢀꢀꢀ
24
45.第二传送机构
ꢀꢀꢀꢀꢀꢀꢀꢀꢀꢀꢀꢀꢀꢀꢀꢀꢀꢀꢀꢀꢀꢀꢀꢀꢀ
30
46.第二滑道
ꢀꢀꢀꢀꢀꢀꢀꢀꢀꢀꢀꢀꢀꢀꢀꢀꢀꢀꢀꢀꢀꢀꢀꢀꢀꢀꢀꢀꢀ
31
47.第二支撑架
ꢀꢀꢀꢀꢀꢀꢀꢀꢀꢀꢀꢀꢀꢀꢀꢀꢀꢀꢀꢀꢀꢀꢀꢀꢀꢀꢀ
32
48.固定块
ꢀꢀꢀꢀꢀꢀꢀꢀꢀꢀꢀꢀꢀꢀꢀꢀꢀꢀꢀꢀꢀꢀꢀꢀꢀꢀꢀꢀꢀꢀꢀ
321
49.弯折块
ꢀꢀꢀꢀꢀꢀꢀꢀꢀꢀꢀꢀꢀꢀꢀꢀꢀꢀꢀꢀꢀꢀꢀꢀꢀꢀꢀꢀꢀꢀꢀ
322
50.连接块
ꢀꢀꢀꢀꢀꢀꢀꢀꢀꢀꢀꢀꢀꢀꢀꢀꢀꢀꢀꢀꢀꢀꢀꢀꢀꢀꢀꢀꢀꢀꢀ
33
51.限位槽
ꢀꢀꢀꢀꢀꢀꢀꢀꢀꢀꢀꢀꢀꢀꢀꢀꢀꢀꢀꢀꢀꢀꢀꢀꢀꢀꢀꢀꢀꢀꢀ
331
52.喷淋机构
ꢀꢀꢀꢀꢀꢀꢀꢀꢀꢀꢀꢀꢀꢀꢀꢀꢀꢀꢀꢀꢀꢀꢀꢀꢀꢀꢀꢀꢀ
40
53.喷淋件
ꢀꢀꢀꢀꢀꢀꢀꢀꢀꢀꢀꢀꢀꢀꢀꢀꢀꢀꢀꢀꢀꢀꢀꢀꢀꢀꢀꢀꢀꢀꢀ
41
54.连接管
ꢀꢀꢀꢀꢀꢀꢀꢀꢀꢀꢀꢀꢀꢀꢀꢀꢀꢀꢀꢀꢀꢀꢀꢀꢀꢀꢀꢀꢀꢀꢀ
42
55.保护机构
ꢀꢀꢀꢀꢀꢀꢀꢀꢀꢀꢀꢀꢀꢀꢀꢀꢀꢀꢀꢀꢀꢀꢀꢀꢀꢀꢀꢀꢀ
50
56.挡水板
ꢀꢀꢀꢀꢀꢀꢀꢀꢀꢀꢀꢀꢀꢀꢀꢀꢀꢀꢀꢀꢀꢀꢀꢀꢀꢀꢀꢀꢀꢀꢀ
51
57.盖板
ꢀꢀꢀꢀꢀꢀꢀꢀꢀꢀꢀꢀꢀꢀꢀꢀꢀꢀꢀꢀꢀꢀꢀꢀꢀꢀꢀꢀꢀꢀꢀꢀꢀ
52
58.磨床
ꢀꢀꢀꢀꢀꢀꢀꢀꢀꢀꢀꢀꢀꢀꢀꢀꢀꢀꢀꢀꢀꢀꢀꢀꢀꢀꢀꢀꢀꢀꢀꢀꢀ
90
59.工件
ꢀꢀꢀꢀꢀꢀꢀꢀꢀꢀꢀꢀꢀꢀꢀꢀꢀꢀꢀꢀꢀꢀꢀꢀꢀꢀꢀꢀꢀꢀꢀꢀꢀ
90a
60.底座
ꢀꢀꢀꢀꢀꢀꢀꢀꢀꢀꢀꢀꢀꢀꢀꢀꢀꢀꢀꢀꢀꢀꢀꢀꢀꢀꢀꢀꢀꢀꢀꢀꢀ
91
61.滑台座
ꢀꢀꢀꢀꢀꢀꢀꢀꢀꢀꢀꢀꢀꢀꢀꢀꢀꢀꢀꢀꢀꢀꢀꢀꢀꢀꢀꢀꢀꢀꢀ
92
62.出料端
ꢀꢀꢀꢀꢀꢀꢀꢀꢀꢀꢀꢀꢀꢀꢀꢀꢀꢀꢀꢀꢀꢀꢀꢀꢀꢀꢀꢀꢀꢀꢀ
93
63.固定研磨砂轮组件
ꢀꢀꢀꢀꢀꢀꢀꢀꢀꢀꢀꢀꢀꢀꢀꢀꢀꢀꢀꢀꢀ
94
64.移动研磨砂轮组件
ꢀꢀꢀꢀꢀꢀꢀꢀꢀꢀꢀꢀꢀꢀꢀꢀꢀꢀꢀꢀꢀ
95
65.砂轮座
ꢀꢀꢀꢀꢀꢀꢀꢀꢀꢀꢀꢀꢀꢀꢀꢀꢀꢀꢀꢀꢀꢀꢀꢀꢀꢀꢀꢀꢀꢀꢀ
941、951
66.砂轮
ꢀꢀꢀꢀꢀꢀꢀꢀꢀꢀꢀꢀꢀꢀꢀꢀꢀꢀꢀꢀꢀꢀꢀꢀꢀꢀꢀꢀꢀꢀꢀꢀꢀ
942、952
67.工件支架
ꢀꢀꢀꢀꢀꢀꢀꢀꢀꢀꢀꢀꢀꢀꢀꢀꢀꢀꢀꢀꢀꢀꢀꢀꢀꢀꢀꢀꢀ
96
68.第一方向
ꢀꢀꢀꢀꢀꢀꢀꢀꢀꢀꢀꢀꢀꢀꢀꢀꢀꢀꢀꢀꢀꢀꢀꢀꢀꢀꢀꢀꢀz6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7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71.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7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底”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73.可以理解,当描述两组件平行/垂直设置时,两组件之间的夹角相对于标准的平行/垂直允许存在
±
10%的公差。
7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料装置,用于收取可活动的出料端传送出的工件。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收料机构位于出料端一侧且在第一方向上与出料端之间具有高度差。第一传送机构与出料端同步活动设置,第二传送机构固定连接于收料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一端连通出料端,另一端朝向收料机构延伸。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一端连通收料机构,另一端连通第一滑道。沿第一方向观察,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至少部分重叠,且第二滑道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其中,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依次经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传送至收料机构。
75.上述收料装置中,收料机构位于出料端一侧,且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依次经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传送至收料机构,以降低操作人员手动伸入机台内部受伤的风险,提高收料的安全性。并且,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至少部分重叠,以在出料端和第一滑道同步相对第二滑道移动时,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保持连通状态,便于工件稳定滑入第二滑道中。第二滑道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以缓冲工件的滑动速度,便于工件稳定滑入收料机构中,提高收料效率。
7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77.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收料装置100,用于收取可活动的出料端93传送出的工件90a。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料端93设于磨床90上,为清楚介绍收料装置100的结构及作用原理,首先介绍磨床90,磨床90包括底座91和滑台座92。滑台座92可滑动地连接底座91,出料端93设于滑台座92上且与滑台座92同步移动。
79.在一些实施例中,磨床90还包括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移动研磨砂轮组件95和工件支架96。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包括砂轮座941及安装于砂轮座941上且可相对砂轮座941转动的砂轮942。移动研磨砂轮组件95包括砂轮座951及安装于砂轮座951上且可相对砂轮座951转动的砂轮952。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固定连接于底座91,移动研磨砂轮组件95和工件支架96连接于滑台座92且与滑台座92同步移动。当磨床90打磨工件90a时,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和移动研磨砂轮组件95相对设置且工件支架96位于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的砂轮942和移动研磨砂轮组件95的砂轮952之间,用于临时支撑工件90a。当工件90a打磨结束后,滑
台座92带动移动研磨砂轮组件95和工件支架96相对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移动,从而通过工件支架96带动工件90a与固定研磨砂轮组件94分离,并使工件90a从工件支架96上脱落。可以理解的是,工件支架96上用于脱落工件90a的一端即为出料端93。
80.请一并参阅图2,收料装置100包括收料机构10、第一传送机构20和第二传送机构30。收料机构10位于出料端93一侧且在第一方向z上与出料端93之间具有高度差。第一传送机构20与出料端93同步活动设置,第二传送机构30固定连接于收料机构10。
81.第一传送机构20包括第一滑道21,第一滑道21一端连通出料端93,另一端朝向收料机构10延伸。第二传送机构30包括第二滑道31,第二滑道31一端连通收料机构10,另一端连通第一滑道21。
82.沿第一方向z观察,第一滑道21与第二滑道31至少部分重叠,以在出料端93和第一滑道21同步相对第二滑道31移动时,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保持连通状态。工件90a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93依次经过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传送至收料机构10,第二滑道31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以缓冲工件90a的滑动速度,便于工件90a稳定滑入收料机构10中,提高收料效率。
8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道31设有一个弯折点,工件90a在第二滑道31上经过一次弯折后滑入收料机构10中。
84.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道31设有多个弯折点,工件90a在第二滑道31上经过多次弯折后滑入收料机构10中。
85.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料机构10位于底座91一侧。第一传送机构20固定连接于滑台座92且与出料端93同步活动。第二传送机构30还固定连接于底座91,以使第二传送机构30在收料机构10和底座91的支撑作用下保持结构稳定。上述收料装置100中,收料机构10位于出料端93一侧,且工件90a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93依次经过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传送至收料机构10,以降低操作人员手动伸入机台内部受伤的风险,提高收料的安全性。并且,第一滑道21与第二滑道31至少部分重叠,以在出料端93和第一滑道21同步相对第二滑道31移动时,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保持连通状态,便于工件90a稳定滑入第二滑道31中。第二滑道31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以缓冲工件90a的滑动速度,便于工件90a稳定滑入收料机构10中,提高收料效率。
86.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料装置100还包括喷淋机构40,喷淋机构40一端朝向第一滑道21,另一端连通收料机构10。磨床90加工工件90a的冷却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93依次经过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传送至收料机构10,喷淋机构40用于将收料机构10中的冷却液导出并喷淋至第一滑道21中,以使工件90a在冷却液的冲刷带动下滑动顺畅,进一步提高收料效率。
87.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机构40还可将收料机构10中的冷却液导出至磨床90中,以循环利用冷却液加工工件90a。
88.请一并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20还包括第一支撑架22,第一支撑架22固定连接于滑台座92。第一滑道21包括依次设于出料端93和第二滑道31之间的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工件90a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93依次经过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传送至第二滑道31中。
89.第一段211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出料端93,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第二段212,以便
于适配不同的出料端93。具体地,当更换不同的出料端93时,只需调整第一段211相对第二段212伸出的长度,即可使第一段211适配不同的出料端93。
9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20还包括卡接板23和卡接销24,卡接板23连接于第一段211邻近出料端93的一端,卡接销24连接于出料端93周侧。卡接板23上设有卡接槽231,当第一段211连接于出料端93时,卡接板23通过卡接槽231卡持于卡接销24。
91.第二段21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架22,第二段212远离第一段211的一端连通第二滑道31。第一支撑架22用于支撑第二段212和连接于第二段212的第一段211,以在滑台座92滑动时带动第二段212和第一段211同步相对第二滑道31移动。
92.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30还包括第二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32连接于底座91一侧。第二滑道31连通第一滑道21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架32,第二滑道31远离第一滑道21的一端连接收料机构10,以提高第二滑道31结构的稳定性。
9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32包括固定块321和弯折块322,固定块321固定连接于底座91。弯折块322一端连接于固定块321,另一端弯折且连接第二滑道31,弯折块322用于在第一方向z上支撑第二滑道31。
94.请一并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料机构10包括箱体11和收料框12。箱体11设有容纳腔111和连通容纳腔111的开口部112。收料框12连接于开口部112且设有连通容纳腔111的滤孔121。第二滑道31远离第一滑道21的一端连通收料框12,收料框12用于收集工件90a,滤孔121用于将冷却液过滤至容纳腔111中。通过滤孔121可使工件90a和冷却液分离,便于操作人员直接从收料框12中取出工件90a,提高收料效率。
95.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料机构10还包括固定框13,固定框13连接于开口部112且设有连通容纳腔111的通孔131,收料框12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框13中,以便于操作人员将收料框12以及收料框12中的工件90a一起取出,提高收料效率。
96.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13包括底板132、侧板133和支撑块134。侧板133围设于底板132周侧,底板132连接于开口部112,通孔131和支撑块134分别设于底板132上。当收料框12连接于固定框13中时,支撑块134用于支撑收料框12,以便于冷却液自滤孔121中流入固定框13中。
97.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料框12还设有提手部122,以便于操作人员取放收料框12。
98.请一并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30还包括连接块33,连接块33连接于第二滑道31远离第一滑道21的一端。连接块33设有朝向固定框13的一侧设有限位槽331,限位槽331卡接于固定框13,以提高第二滑道31结构的稳定性。具体地,限位槽331卡接于部分侧板133。
99.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机构40包括喷淋件41和连接管42。喷淋件41朝向第一滑道21,连接管42连接于喷淋件41和容纳腔111中,喷淋件41用于将容纳腔111中的冷却液导出并喷淋至第一滑道21中。
100.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料装置100还包括保护机构50,保护机构50包括挡水板51和盖板52。挡水板51位于第一滑道21和所述第二滑道31之间,挡水板51有连通第二滑道31的连接孔511,第一滑道21穿过连接孔511连通第二滑道31,挡水板51用于降低第一滑道21中的冷却液溅出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水板51固定连接底座91。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52自挡水板51沿第二滑道31延伸并覆盖至少部分第二滑道
31,以降低工件90a从第二滑道31中脱离的风险,便于工件90a稳定滑入收料机构10中,提高收料效率。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1与工件90a接触的表面设有镀锘层(图未示),和/或第二滑道31与工件90a接触的表面设有镀锘层,以增强第一滑道21和/或第二滑道31的耐磨性和滑动性。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垂直于对应的传送方向的横截面呈矩形,且该矩形在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设有开口。
104.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垂直于对应的传送方向的横截面呈弧形或“v”形,且该矩形或“v”形在第一方向z上的一侧设有开口。
105.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也可为管道。
106.请参阅图6,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磨装置200,包括磨床90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收料装置100。磨床90设有可活动的出料端93,收料装置100用于收取出料端93传送出的工件90a。磨床90和收料装置100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作用原理已在上文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107.综上,本技术的收料装置100以及包括收料装置100的打磨装置200中,收料机构10位于出料端93一侧,且工件90a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出料端93依次经过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传送至收料机构10,以降低操作人员手动伸入机台内部受伤的风险,提高收料的安全性。并且,第一滑道21与第二滑道31至少部分重叠,以在出料端93和第一滑道21同步相对第二滑道31移动时,第一滑道21和第二滑道31保持连通状态,便于工件90a稳定滑入第二滑道31中。第二滑道31至少部分呈弧形延伸,以缓冲工件90a的滑动速度,便于工件90a稳定滑入收料机构10中,提高收料效率。
108.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