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5258发布日期:2023-03-04 01:1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钛及钛合金钛屑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钛锭加工铣面后,产生大量细丝状残钛;同时冷轧钛板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边丝,这些细丝状残钛回收利用较困难,细丝状残钛体积又不规整,在进入eb炉内时,容易卡料,散状的残钛又无法进入eb炉熔炼;由于回弹系数较大,也不能压制成电极,进入真空自耗炉熔炼。
3.在现有技术中,只是采用一把动刀旋转与金属钢架相对应产生切割和挤压来达到碎断残钛的目的,由于钛金属丝韧性好,碎断十分困难,并且改变钛屑的碎断大小困难,长期以来,该种残钛屑回收率极低,多数残钛屑废弃不用,对钛资源浪费极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只是采用一把动刀旋转与金属钢架相对应产生切割和挤压来达到碎断残钛的目的,由于钛金属丝韧性好,并且改变钛屑的碎断大小困难,长期以来,该种残钛屑回收率极低,多数残钛屑废弃不用,对钛资源浪费极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互通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料板,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刀,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机壳的外壁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的外壁均套设有同一个传动皮带,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弹性胶套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碎断机构。
7.优选的,所述碎断机构包括动刀,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动刀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动刀位于机壳的内部,所述机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转动套设有u型架,通过设置螺杆使 u型架进行移动。
8.优选的,四个支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料板。
9.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槽,弹性胶套的外壁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外壁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转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转动轴使动刀进行转动。
11.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外壁固定互通有氩气吹管,所述氩气吹管的外壁固定互通有氩气瓶。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u型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外壁开设有导料口,通过设置轴承将转动轴固定在u型架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方案电机运转使转动轴与动刀进行转动,通过定刀对钛屑进行碎断,氩气通过氩气吹管进入机壳内,对动刀上的刀片形成气封,并且吹离残钛与冷切动刀与定刀,避免产生高温,使残钛氧化,提高残钛等级与回收率,通过设置螺杆、u型架与固定块,使u型架带动转动轴与动刀进行移动,调节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间距,改变对钛屑的碎断大小程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的图2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支腿;3、机壳;4、投料斗;5、导料板;6、动刀;7、电机;8、第一皮带轮;9、传动皮带;10、第二皮带轮; 11、转动轴;12、弹性胶套;13、氩气吹管;14、固定块;15、螺杆; 16、u型架;17、定刀。
具体实施方式
20.由图1-4所示,涉及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2,底座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机壳3,四个支腿2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机壳3的顶部固定互通有投料斗4,投料斗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料板5,机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刀17,机壳3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槽,弹性胶套12的外壁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 7输出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机壳3的外壁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机壳3的外壁固定互通有氩气吹管13,氩气吹管13的外壁固定互通有氩气瓶,氩气通过氩气吹管13 进入机壳3内,对动刀6上的刀片形成气封,并且吹离残钛与冷切动刀6与定刀17,避免产生高温,使残钛氧化,提高残钛等级,转动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第二皮带轮10与第一皮带轮8的外壁均套设有同一个传动皮带9,转动轴1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u型架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机壳3的外壁开设有导料口,转动轴1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弹性胶套12机壳3的内部设有碎断机构。
21.由图2-4所示,碎断机构包括动刀6,转动轴11的另一端与动刀6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轴11使动刀6进行转动,通过定刀17对钛屑进行碎断,动刀6位于机壳3的内部,机壳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两个固定块14的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15,转动螺杆15使u型架16进行上下轻微移动,u型架16的外壁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转动轴11的外壁转动连接,螺杆15的外壁转动套设有u型架16。
22.工作原理:将钛屑通过投料斗4进入机壳3内,电机7运转使第一皮带轮8转动,第一皮带轮8转动使传动皮带9转动,传动皮带9 转动使第二皮带轮10进行转动,从而使转动轴11转动,转动轴11 使动刀6进行转动,通过定刀17对钛屑进行碎断,同时氩气瓶内的氩气通过氩气吹管13进入机壳3内,对动刀6上的刀片形成气封,并且吹离残钛与冷切动刀6与定刀17,避免产生高温,使残钛氧化,提高残钛等级与回收率,同时可转动螺杆15使u型架16进行上下轻微移动,从而使u型架16带动转动轴11与动刀6进行移动,调节动刀6与定刀17之间的间距,改变对钛屑的碎断大小程度,转动轴11 通过条形槽进行上下移动,并且通过弹性胶套12对条形槽进行密封。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2),所述底座(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机壳(3),所述机壳(3)的顶部固定互通有投料斗(4),所述投料斗(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料板(5),所述机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刀(17),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机壳(3)的外壁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所述第二皮带轮(10)与第一皮带轮(8)的外壁均套设有同一个传动皮带(9),所述转动轴(1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弹性胶套(12)所述机壳(3)的内部设有碎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断机构包括动刀(6),所述转动轴(11)的另一端与动刀(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动刀(6)位于机壳(3)的内部,所述机壳(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两个固定块(14)的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外壁转动套设有u型架(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支腿(2)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料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3)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槽,弹性胶套(12)的外壁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6)的外壁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转动轴(11)的外壁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3)的外壁固定互通有氩气吹管(13),所述氩气吹管(13)的外壁固定互通有氩气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1)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u型架(1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机壳(3)的外壁开设有导料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钛及钛合金钛屑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钛及钛合金钛屑处理装置,针对现有的只是采用一把动刀旋转与金属钢架相对应产生切割和挤压来达到碎断残钛的目的,由于钛金属丝韧性好,碎断十分困难,并且改变钛屑的碎断大小困难,长期以来,该种残钛屑回收率极低,多数残钛屑废弃不用,对钛资源浪费极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所述底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互通有投料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U型架与固定块,使U型架带动转动轴与动刀进行移动,调节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间距,改变对钛屑的碎断大小程度。小程度。小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龙 王凯 张松斌 刘兴铭 韩从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云钛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