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1968发布日期:2022-12-28 01: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


背景技术:

2.树脂砂是指以人工合成树脂作为砂粒的粘结剂的型砂或芯砂,用树脂砂制成铸型或型芯后,通过固(硬)化剂的作用,树脂发生不可逆的交联反应而固化,从而给予铸型或型芯以必要的强度。
3.对于现代树脂砂生产批量中小件大多数厂家采用振动平台进行砂型紧实,但对于大件小批量手工作业主要以人工舂砂紧实为主,受人为因素影响效果差,紧实范围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现代树脂砂生产批量中小件大多数厂家采用振动平台进行砂型紧实,但对于大件小批量手工作业主要以人工舂砂紧实为主,受人为因素影响效果差,紧实范围不一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包括u型紧固卡,所述u型紧固卡的顶部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u型紧固卡设置有两个,且两个u型紧固卡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且连接板的顶部位于每一个螺栓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6.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顶部位置开设有通孔。
7.优选的,所述u型紧固卡还包括砂箱,所述砂箱的表面与u型紧固卡的内底部和连接板的底部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橡胶垫,所述u型紧固卡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橡胶垫。
9.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滑动连接,且螺栓的表面与限位环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插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树脂砂铺满在砂箱表面,并且通过旋转螺栓实现螺栓紧紧的抵住连接板,进而实现连接板紧紧的抵住砂箱,通过u型紧固卡内底部的限位,实现u型紧固卡、连接板和砂箱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连接板表面的振动电机启动,在砂箱上增加振动电机作为造型放砂时的振动源,通过振动源对树脂砂整体产生共振,达到振动紧实的效果,其紧实效果好,紧实范围均匀。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环,便于实现螺栓与连接板的相对位置固定,即防止振动电机启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导致连接板与螺栓的相对位置偏移,造成连接板脱离螺栓,造成振动电机掉落损坏,并且通过设置的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通过上橡胶垫和下橡胶
垫与砂箱表面的接触,并且通过增加压力实现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产生弹性变形,便于增加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与砂箱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震动过程中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与砂箱相对滑动,造成位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1、砂箱;2、连接板;3、下橡胶垫; 4、上橡胶垫; 5、连接块; 6、u型紧固卡; 7、螺栓; 8、插杆; 9、内螺纹孔;10、通孔;11、振动电机;12、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包括u型紧固卡6,u型紧固卡6的顶部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内螺纹孔9,内螺纹孔9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7,u型紧固卡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u型紧固卡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1,且连接板2的顶部位于每一个螺栓7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
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u型紧固卡6和连接块5采用钢制材料,并且通过焊接实现连接固定,设置的内螺纹孔9便于实现螺栓7的位置固定,并且通过旋转螺栓7实现螺栓7在旋转过程中升降,设置两个u型紧固卡6便于实现连接板2两侧的夹持,并且设置的连接板2便于实现振动电机11的位置固定,振动电机11为现有的产品,通过振动电机11通电实现其产生振动。
22.实施例2,如图1-3所示,螺栓7的表面顶部位置开设有通孔10,u型紧固卡6还包括砂箱1,砂箱1的表面与u型紧固卡6的内底部和连接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连接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橡胶垫4,u型紧固卡6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橡胶垫3,螺栓7的底部与连接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且螺栓7的表面与限位环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孔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插杆8。
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设置的通孔10便于实现插杆8的位置安装通过旋转插杆8实现螺栓7旋转,并且在使用插杆8带动螺栓7旋转时,由于力矩的增加,便于人员轻松的旋转螺栓7,如图1所示,砂箱1为现有的砂箱的侧边一部分,即在实际使用时,将u型紧固卡6安装在砂箱1的侧边位置,并且u型紧固卡6的内底部与砂箱1的侧边底部接触,通过螺栓7旋转下降实现连接板2的底部紧紧的抵住砂箱1的侧边顶部位置,即实现上橡胶垫4和下橡胶垫3分别与砂箱1的侧边顶部和底部接触,通过橡胶的防滑性,实现u型紧固卡6与砂箱1的
相对位置固定,而通过螺栓7与限位环12内表面的接触,便于实现螺栓7与连接板2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因为振动电机11震动导致连接板2与螺栓7的相对位置偏移。
24.工作原理,将树脂砂铺满在砂箱表面,然后将连接板2放置在砂箱1的侧边顶部位置,并且对应的将两个u型紧固卡6放置于连接板2的两侧位置,并且保证螺栓7与限位环12的相对位置固定,插入插杆8,并且握住旋转插杆8实现螺栓7旋转,通过旋转螺栓7实现螺栓7紧紧的抵住连接板2,进而实现连接板2紧紧的抵住砂箱1的侧边,通过u型紧固卡6内底部的限位,实现u型紧固卡6、连接板2和砂箱1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连接板2表面的振动电机11启动,在砂箱1上增加振动电机11作为造型放砂时的振动源,通过振动源对树脂砂整体产生共振,达到振动紧实的效果,其紧实效果好,紧实范围均匀。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包括u型紧固卡(6),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紧固卡(6)的顶部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内螺纹孔(9),所述内螺纹孔(9)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7),所述u型紧固卡(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u型紧固卡(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1),且连接板(2)的顶部位于每一个螺栓(7)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7)的表面顶部位置开设有通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紧固卡(6)还包括砂箱(1),所述砂箱(1)的表面与u型紧固卡(6)的内底部和连接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橡胶垫(4),所述u型紧固卡(6)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橡胶垫(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7)的底部与连接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且螺栓(7)的表面与限位环(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型振动紧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插杆(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型振动紧实装置,涉及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U型紧固卡,所述U型紧固卡的顶部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U型紧固卡设置有两个,通过将树脂砂铺满在砂箱表面,并且通过旋转螺栓实现螺栓紧紧的抵住连接板,进而实现连接板紧紧的抵住砂箱,通过U型紧固卡内底部的限位,实现U型紧固卡、连接板和砂箱的相对位置固定,通过连接板表面的振动电机启动,在砂箱上增加振动电机作为造型放砂时的振动源,通过振动源对树脂砂整体产生共振,达到振动紧实的效果,其紧实效果好,紧实范围均匀。紧实范围均匀。紧实范围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俞胜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