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熔覆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9832发布日期:2022-12-21 00:4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熔覆喷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激光熔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熔覆喷嘴。


背景技术:

2.激光熔覆亦称激光熔敷或激光包覆,是一种新的表面改性技术。它通过在基材表面添加熔覆材料,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使之与基材表面薄层一起熔凝的方法,在基层表面形成冶金结合的添料熔覆层。
3.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液压支架制造行业有两大重要作用:第一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该项技术在缸杆、立柱等表面形成改性,增强表面耐腐蚀性、耐磨性以及强度等;第二是在磨损报废的液压支架立柱维修上,能让立柱快速修复,起死回生,继续服役。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激光熔覆喷嘴由于冷却效果不佳,在使用过程中喷嘴产生大量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出,容易加速喷嘴的损坏,从而缩短喷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喷嘴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熔覆喷嘴。
6.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熔覆喷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激光熔覆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送粉管,所述喷嘴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激光通道,所述喷嘴本体位于靠近所述激光通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喷嘴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铜片,所述铜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喷嘴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喷嘴本体位于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磁条,所述喷嘴本体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喷嘴头;
8.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压块的内壁活动卡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嘴。
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铜片将喷嘴本体上的热量集中至铜片上,并通过水冷管环绕在铜片的外部,通过水冷管内循环液的流动,利于将集中在铜片外部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为喷嘴本体降温冷却的目的,利于减少喷嘴本体内部的热量堆积,减少由于热量堆积造成的损耗,利于延长喷嘴本体的使用寿命。
10.可选的,所述水冷管为螺旋状结构,所述水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冷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泵,出水管连接外部水箱,便于水冷管内部循环液的流动,达到水冷降温的作用。
12.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通风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片。
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风槽和散热片便于增加空气流通,利于加速热量散出。
14.可选的,所述喷嘴头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喷嘴头的外壁开设有出粉槽,所述喷嘴头的顶部开设有激光通孔,所述喷嘴头位于所述出粉槽和激光通孔之间开设有出气槽。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嘴头便于对喷嘴本体的底部起到隔离的作用,减少飞溅物对喷嘴本体的损坏,减少飞溅物造成喷嘴本体堵塞的情况,增强对喷嘴本体的防护。
16.可选的,所述喷嘴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二磁条的形状大小与第一磁条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互为相反磁极。
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喷嘴头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对喷嘴头进行更换,减少喷嘴本体损坏需要更换的情况,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18.可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手柄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手柄的一端贯穿活动槽的内壁并延伸至压块的一侧。
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手柄带动压块进行移动,便于灵活调节使用。
20.可选的,所述压块为弧形结构,所述压块的形状大小与吸尘管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吸尘管的外壁与壳体的外壁紧贴。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块对吸尘管进行夹持固定,方便拆卸与安装,便于组合固定使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铜片将喷嘴本体上的热量集中至铜片上,并通过水冷管环绕在铜片的外部,通过水冷管内循环液的流动,利于将集中在铜片外部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为喷嘴本体降温冷却的目的,利于减少喷嘴本体内部的热量堆积,减少由于热量堆积造成的损耗,利于延长喷嘴本体的使用寿命。
24.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卡槽、第一磁条、喷嘴头、出粉槽、出气槽、激光通孔和第二磁条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喷嘴头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将喷嘴头与喷嘴本体进行快速装配使用,通过喷嘴头便于对喷嘴本体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减少喷嘴本体由于飞溅物造成的堵塞和损坏,方便对喷嘴头进行更换,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5.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架、弹簧、压块、手柄、吸尘管和风嘴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吸尘管进行夹持和固定,通过吸尘管和风嘴便于对逸出的多余粉末进行除尘处理,同时便于对废气进行吸除,起到了降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水冷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固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喷嘴本体;2、送粉管;3、激光通道;4、进气通道;5、铜片;6、水冷管;601、进水管;602、出水管;7、壳体;701、通风槽;702、散热片;8、卡槽;9、第一磁条;10、喷嘴头;1001、出粉槽;1002、出气槽;1003、激光通孔;11、第二磁条;12、固定架;13、弹簧;14、压块;15、手柄;16、活动槽;17、吸尘管;18、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熔覆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喷嘴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送粉管2,喷嘴本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激光通道3,喷嘴本体1位于靠近激光通道3的一侧开设有进气通道4,喷嘴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铜片5,铜片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冷管6,水冷管6为螺旋状结构,水冷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601,水冷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02,通过进水管601连接外部水泵,出水管602连接外部水箱,便于水冷管6内部循环液的流动,达到水冷降温的作用。
34.通过铜片5将喷嘴本体1上的热量集中至铜片5上,并通过水冷管6环绕在铜片5的外部,通过水冷管6内循环液的流动,利于将集中在铜片5外部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为喷嘴本体1降温冷却的目的,利于减少喷嘴本体1内部的热量堆积,减少由于热量堆积造成的损耗,利于延长喷嘴本体1的使用寿命。
35.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2,水冷管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壳体7,壳体7的外壁开设有通风槽701,壳体7位于通风槽7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片702,通过通风槽701和散热片702便于增加空气流通,利于加速热量散出。
36.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3,喷嘴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8,喷嘴本体1位于卡槽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磁条9,喷嘴本体1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喷嘴头10。喷嘴头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条11,第二磁条11的形状大小与第一磁条9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第一磁条9与第二磁条11互为相反磁极,便于对喷嘴头10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对喷嘴头10进行更换,减少喷嘴本体1损坏需要更换的情况,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7.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3,喷嘴头10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喷嘴头10的外壁开设有出粉槽1001,出粉槽1001的形状大小与送粉管2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喷嘴头10的顶部开设有激光通孔1003,激光通孔1003的形状大小与激光通道3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喷嘴头10位于出粉槽1001和激光通孔1003之间开设有出气槽1002,出气槽1002的形状大小与进气通道4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通过喷嘴头10便于对喷嘴本体1的底部起到隔离的作用,减少飞溅物对喷嘴本体1的损坏,减少飞溅物造成喷嘴本体1堵塞的情况,增强对喷嘴本体1的防护。
38.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4,壳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块14,压块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手柄15,固定架12的外壁开设有与手柄15相匹配的活动槽16,手柄15的一端贯穿活动槽16的内壁并延伸至压块14的一侧,通过拉动手柄15带动压块14进行移动,便于灵活调节使用。
39.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4,压块14的内壁活动卡接有吸尘管17,压块14为弧形结构,压块14的形状大小与吸尘管17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吸尘管17的外壁与壳体7的外壁紧贴,通过压块14对吸尘管17进行夹持固定,方便拆卸与安装,便于组合固定使用。吸尘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嘴18。
40.工作原理:
41.首先将吸尘管17连通外部的吸尘风机,并将吸尘管17安装在固定架12内,吸尘管17贴合壳体7的外壁,风嘴18处于喷嘴本体1底部的合适位置,拉动手柄15带动压块14向一侧移动,并对弹簧13进行挤压,便于扩大压块14与固定架12之间的空隙,将吸尘管17穿过压
块14与固定架12之间的空隙,此时松开手柄15通过弹簧13的回弹,带动压块14对吸尘管17进行夹持固定。
42.再将喷嘴头10通过第二磁条11与卡槽8卡合连接,同时通过第二磁条11与第一磁条9的磁吸连接便于增强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喷嘴头10便于对喷嘴本体1的底部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减少飞溅物对喷嘴本体1的损坏,减少飞溅物造成喷嘴本体1堵塞的情况,增强对喷嘴本体1的防护,并将进水管601接通外部循环水泵,出水管602连接外部水箱,通过循环水泵带动循环液在水冷管6的内部流动,当喷嘴本体1使用时,通过气动送粉将物料通过送粉管2和出粉槽1001进行出料,同时激光束通过激光通道3和激光通孔1003集中至喷嘴本体1的底部,铜片5将喷嘴本体1上的热量集中至铜片5上,通过水冷管6内循环液的流动,利于将集中在铜片5外部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为喷嘴本体1降温冷却的目的,利于减少喷嘴本体1内部的热量堆积,减少由于热量堆积造成的损耗,利于延长喷嘴本体1的使用寿命。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