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1489发布日期:2022-12-10 05:3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


背景技术:

2.模架即模具或者模仁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或者模仁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
3.模架上的模具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碎屑,碎屑堆积在模具上,对后续工件的加工产生了影响,工作人员手动清理碎屑时,容易被碎屑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包括模架本体、固定于模架本体上的上安装架、固定于上安装架上的下模具以及设置于模架本体上的上模具,所述模架本体上固定有下安装架,所述下安装架与上安装架上共同安装有用于收集碎屑的收集组件,所述模架本体上安装有用于清理下模具表面碎屑的清理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部分碎屑掉落至下模具上,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清理组件即可对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组件可对碎屑进行收集,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碎屑集中清理,降低了因下模具表面含有碎屑而影响下次工件加工质量的概率,且降低了工作人员对此部分碎屑的清理难度。
7.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于模架本体上的竖杆、设置于竖杆上端的主水管、与主水管一端固定并连通的进水管、与主水管侧壁固定并连通的支水管以及与支水管一体成型的喷头,所述主水管底部设置有与竖杆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支水管和喷头均设置有多个。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清理组件对下模具上表面的碎屑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水泵向进水管通入清洗水,水流从主水管进入支水管,随后从喷头喷出,以此对下模具表面的碎屑进行清理,水流和碎屑同时被收集组件收集,以便工作人员集中清理。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主水管底部固定的螺纹柱、套设于螺纹柱上并与螺纹柱螺纹连接的套管以及与套管下端固定的操作块,所述套管的内径大于竖杆的直径,所述竖杆贯穿操作块并间隙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主水管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拧动操作块,使得套管与螺纹柱螺纹连接,以此使得螺纹柱与竖杆之间得以固定,从而使得主水管固定安装于模架本体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竖杆侧壁靠近竖杆上端的位置上固定套设有环形橡胶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橡胶圈对操作块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套管下端脱离竖杆上端的概率。
13.进一步的,所述模架本体上还安装有吹干组件,所述吹干组件包括固定于模架本体上的固定杆、与固定杆上端固定的固定环、设置于固定环内的输气管以及与输气管一端固定并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输气管靠近下模具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进气管与外部气源连通后,气流由进气管进入输气管,随后从多个第一气孔排出,从而对清洗后的下模具表面进行吹干,有利于下次零件加工工作的进行。
15.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上套设有与输气管间隙配合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外壁与固定环内壁抵接,所述防护套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的个数与第一气孔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二气孔的位置与第一气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清理组件对下模具表面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转动防护套,使得防护套上的第二气孔与输气管上的第一气孔错位,防护套对第一气孔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杂物进入第一气孔内并堵塞第一气孔的概率。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气孔的直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转动防护套,使得第二气孔与第一气孔对应时,由于第二气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气孔的直径,以此便于气流从第一气孔吹出,并对下模具表面进行吹干操作。
19.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套设于下模具外侧的导料斗以及设置于下安装架上的收集框,所述导料斗底部开设有与上安装架配合的卡接槽,所述收集框的顶部开口大于导料斗的底部开口。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斗对碎屑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碎屑顺利进入收集框内,以便工作人员集中清理。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中,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部分碎屑掉落至下模具上,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清理组件即可对碎屑进行清理,收集组件可对碎屑进行收集,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碎屑集中清理,降低了因下模具表面含有碎屑而影响下次工件加工质量的概率,且降低了工作人员对此部分碎屑的清理难度;
23.2、本技术中,工作人员将进气管与外部气源连通后,气流由进气管进入输气管,随后从多个第一气孔排出,从而对清洗后的下模具表面进行吹干,有利于下次零件加工工作的进行;
24.3、本技术中,在使用清理组件对下模具表面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转动防护套,使得防护套上的第二气孔与输气管上的第一气孔错位,防护套对第一气孔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杂物进入第一气孔内并堵塞第一气孔的概率。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清理组件和吹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凸显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模架本体;11、安装块;111、升降气缸;2、上安装架;3、下模具;4、上模具;5、下安装架;6、收集组件;61、导料斗;611、卡接槽;62、收集框;7、清理组件;71、竖杆;711、环形橡胶圈;72、主水管;73、进水管;74、支水管;75、喷头;8、吹干组件;81、固定杆;82、固定环;83、输气管;831、第一气孔;84、进气管;9、连接组件;91、螺纹柱;92、套管;93、操作块;10、防护套;101、第二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包括模架本体1、上安装架2、下模具3、上模具4、下安装架5、收集组件6、清理组件7以及吹干组件8。上安装架2固定于模架本体1上,下模具3固定于上安装架2上,上模具4设置于模架本体1上,上模具4和下模具3均根据所需加工的工件设计。模架本体1侧壁上固定有安装块11,模架本体1顶部固定有与上模具4底部固定的升降气缸111,以便升降气缸111控制上模具4的升降。
34.下安装架5固定于模架本体1上,收集组件6共同安装于下安装架5与上安装架2上并用于用于收集碎屑,收集组件6包括导料斗61和收集框62。导料斗61为漏斗状结构,导料斗61套设于下模具3外侧,导料斗61底部开设有与上安装架2配合的卡接槽611。收集框62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其底面与下安装架5上表面抵接,且收集框62的顶部开口大于导料斗61的底部开口。
35.清理组件7设置于模架本体1上,用于清理下模具3表面的碎屑,且清理组件7包括竖杆71、主水管72、进水管73、支水管74以及喷头75。竖杆71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下端与模架本体1顶部固定。主水管72为两端均闭口的圆管状结构,主水管72设置于竖杆71上端。进水管73的一端与主水管72一端固定并连通,进水管73的另一端与经过水泵输出的水管固定并连通。支水管74为圆管状结构,其一端与主水管72侧壁固定并连通,且支水管74设有多个。喷头75与支水管74一体成型,喷头75的数量与支水管74的数量相等。
36.在本实施例中,主水管72底部设置有与竖杆71连接的连接组件9,连接组件9包括螺纹柱91、套管92以及操作块93。螺纹柱91轴线竖直,其上端与主水管72底部固定。套管92为圆管状结构,其套设于螺纹柱91上并与螺纹柱91螺纹连接,且套管92的内径大于竖杆71的直径。操作块93为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块状结构,其上表面与套管92下端固定,且竖杆71贯穿操作块93并间隙配合。安装主水管72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上拧动操作块93,使得套管92与螺纹柱91螺纹连接,以此使得螺纹柱91与竖杆71之间得以固定,从而使得主水管72固定安装于模架本体1上。在对工件加工完毕后,下模具3表面掉落有碎屑时,工作人员需通过水泵向进水管73通入清洗水,水流从主水管72进入支水管74,随后从喷头75喷出,以此对下模具3表面的碎屑进行清理,水流和碎屑同时经过导料斗61,并被收集框62收集,以便工作人员集中清理。
37.为降低套管92下端脱离竖杆71上端的概率,竖杆71侧壁靠近竖杆71上端的位置上
固定套设有环形橡胶圈711,环形橡胶圈711对操作块93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降低了因套管92脱离竖杆71而影响主水管72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的概率。
38.吹干组件8设置于模架本体1上,吹干组件8包括固定杆81、固定环82、输气管83以及进气管84。固定杆81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下端与模架本体1固定。固定环82为圆环状结构,其底部与固定杆81上端固定。输气管83为两端均闭口的圆管状结构,其设置于固定环82内,且输气管83靠近下模具3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831。进气管84的一端与输气管83一端固定并连通,进气管84的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通,气流由进气管84进入输气管83,随后从多个第一气孔831排出,从而对清洗后的下模具3表面进行吹干,有利于下次零件加工工作的进行。
39.为降低碎屑在清理过程中进入第一气孔831内的概率,输气管83上套设有与输气管83间隙配合的防护套10,防护套10外壁与固定环82内壁抵接,防护套10外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101,第二气孔101的个数与第一气孔831的个数相等,且第二气孔101的位置与第一气孔831的位置一一对应。在使用清理组件7对下模具3表面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需转动防护套10,使得防护套10上的第二气孔101与输气管83上的第一气孔831错位,防护套10对第一气孔831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杂物进入第一气孔831内并堵塞第一气孔831的概率。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孔101的直径大于第一气孔831的直径,当工作人员转动防护套10,使得第二气孔101与第一气孔831对应时,由于第二气孔101的直径大于第一气孔831的直径,以此便于气流从第一气孔831吹出,并对下模具3表面进行吹干操作。
41.本实施例中一种清理方便的模架的使用原理为:在对工件加工完毕后,下模具3表面掉落有碎屑时,工作人员需通过水泵向进水管73通入清洗水,水流从主水管72进入支水管74,随后从喷头75喷出,以此对下模具3表面的碎屑进行清理,水流和碎屑同时经过导料斗61,并被收集框62收集,以便工作人员集中清理。进气管84与外部气源连通,气流由进气管84进入输气管83,随后从多个第一气孔831排出,从而对清洗后的下模具3表面进行吹干,有利于下次零件加工工作的进行。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