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0160发布日期:2022-12-28 12:5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铸件是一种通过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再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其中,铁水运输是铸造生产工艺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市场上大部分现有的铁水转运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人烫伤,铁水在转运过程容易出现固化的不良现象,同时运输后不便于对铁水进行倒料,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包括炉前转运车、升降转运机、翻转转运车、炉台、主机和保温炉,炉前转运车、升降转运机、翻转转运车上部与钢水包底部接触面均设有滚轴,炉前转运车上部钢水包的进出口位于炉台所设置的炉口的下方,炉前转运车所设置的滚轴底部设有第一旋转台,翻转转运车所设置的滚轴底部设有第二旋转台;炉前转运车、升降转运机、翻转转运车底部设有轨道,炉台、主机和保温炉并排设置于轨道一侧。
5.作为优选,升降转运机上部设有提升平台,升降转运机上部的滚轴与炉前转运车上部的滚轴高度需保持一致。
6.作为优选,翻转转运车上部设有抓取固定装置与翻转装置,抓取固定装置固定抓取于钢水包两侧的固定抓取位;翻转装置设置于翻转转运车靠近保温炉一侧,钢水包的进出口高于且朝向保温炉。
7.作为优选,炉台由一号炉台、二号炉台、三号炉台两两相间并排设置于轨道一侧,炉台与主机之间设有安全通道。
8.有益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具备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炉前转运车的旋转台,可调整钢水包在运输过程中其进出口朝向,防止钢水包内部的高温铁水向外飞溅,对工人造成烫伤;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提升装置与翻转装置,可重复铁水转运人工搬运、倾倒铁水的步骤,减少人工搬运、倾倒的步骤;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保温炉可防止铁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固化的现象。
11.中频熔炼炉炉台熔化铁水,钢水包放置于炉前转运车上,铁水倒入钢水包,炉前转运车向升降转运机移动,移动过程中炉前转运车的旋转台带动钢水包旋转90度,目的是将钢水包出口避开左右两侧,避免热气伤人,炉前转运车与升降转运机相接,滚轴将钢水包移
至升降转运机,升降转运机向翻转转运车移动,升降转运机与翻转转运车相接,升降转运机上升与翻转转运车平台相齐,滚轴将钢水包移至翻转转运车,抓取固定装置抓取固定钢水包,翻转转运车的旋转台带动钢水包旋转90度,钢水包出口朝向保温炉,翻转装置翻转钢水包,将铁水倒入保温炉中,即完成。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铁水侧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铁水运输中钢水包旋转和钢水包运输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钢水包提升过渡旋转倾倒铁水的过程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炉前转运车;2.升降转运机3.翻转转运车;4.炉台;4-1.一号炉台;4-2.二号炉台;4-3.三号炉台;5.主机;6.保温炉;7.炉口;8.轨道;9.提升平台;10.翻转装置;11.抓取固定装置;12.第一旋转台;13.第二旋转台;14.滚轴;15钢水包;16.固定抓取位。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8.参照图1-4,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包括炉前转运车1、升降转运机2、翻转转运车3、炉台4、主机5和保温炉6,炉前转运车1、升降转运机2、翻转转运车3上部与钢水包15底部接触面均设有滚轴14,炉前转运车1上部钢水包15的进出口位于炉台4所设置的炉口7的下方,炉前转运车1所设置的滚轴14底部设有第一旋转台12,翻转转运车3所设置的滚轴14底部设有第二旋转台13;炉前转运车1、升降转运机2、翻转转运车3底部设有轨道8,炉台4、主机5和保温炉6并排设置于轨道8一侧。
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升降转运机2上部设有提升平台9,所述升降转运机2上部的滚轴14与炉前转运车1上部的滚轴14高度需保持一致。
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翻转转运车3上部设有抓取固定装置11与翻转装置10,抓取固定装置11固定抓取于钢水包两侧的固定抓取位16;翻转装置10设置于翻转转运车3靠近保温炉6一侧,钢水包15的进出口高于且朝向保温炉6。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炉台4由一号炉台4-1、二号炉台4-2、三号炉台4-3两两相间并排设置于轨道8一侧,炉台4与主机5之间设有安全通道。
22.工作原理:中频熔炼炉炉台熔化铁水,钢水包放置于炉前转运车上,铁水倒入钢水包,炉前转运车向升降转运机移动,移动过程中炉前转运车的旋转台带动钢水包旋转90度,目的是将钢水包出口避开左右两侧,避免热气伤人,炉前转运车与升降转运机相接,滚轴将钢水包移至升降转运机,升降转运机向翻转转运车移动,升降转运机与翻转转运车相接,升降转运机上升与翻转转运车平台相齐,滚轴将钢水包移至翻转转运车,抓取固定装置抓取
固定钢水包,翻转转运车的旋转台带动钢水包旋转90度,钢水包出口朝向保温炉,翻转装置翻转钢水包,将铁水倒入保温炉中,即完成。
2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设计出其他结构的产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前转运车(1)、升降转运机(2)、翻转转运车(3)、炉台(4)、主机(5)和保温炉(6),所述炉前转运车(1)、升降转运机(2)、翻转转运车(3)上部与钢水包(15)底部接触面均设有滚轴(14),所述炉前转运车(1)上部钢水包(15)的进出口位于炉台(4)所设置的炉口(7)的下方,所述炉前转运车(1)所设置的滚轴(14)底部设有第一旋转台(12),所述翻转转运车(3)所设置的滚轴(14)底部设有第二旋转台(13);所述炉前转运车(1)、升降转运机(2)、翻转转运车(3)底部设有轨道(8),所述炉台(4)、主机(5)和保温炉(6)并排设置于轨道(8)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运机(2)上部设有提升平台(9),所述升降转运机(2)上部的滚轴(14)与炉前转运车(1)上部的滚轴(14)高度需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转运车(3)上部设有抓取固定装置(11)与翻转装置(10),所述抓取固定装置(11)固定抓取于钢水包两侧的固定抓取位(16);所述翻转装置(10)设置于翻转转运车(3)靠近保温炉(6)一侧,所述钢水包(15)的进出口高于且朝向保温炉(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台(4)由一号炉台(4-1)、二号炉台(4-2)、三号炉台(4-3)两两相间并排设置于轨道(8)一侧,所述炉台(4)与主机(5)之间设有安全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中频熔炼炉铁水自动转运装置,包括炉前转运车、升降转运机、翻转转运车、炉台、主机和保温炉,炉前转运车、升降转运机、翻转转运车上部与钢水包底部接触面均设有滚轴,炉前转运车上部钢水包的进出口位于炉台所设置的炉口的下方,炉前转运车所设置的滚轴底部设有第一旋转台,翻转转运车所设置的滚轴底部设有第二旋转台;可调整钢水包在运输过程中其进出口朝向,防止钢水包内部的高温铁水向外飞溅,对工人造成烫伤;可防止铁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固化的现象;减少人工搬运、倾倒的步骤,提高铁水运输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春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兴东洋利达耐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