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8728发布日期:2023-02-10 23: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目前技术中,模组浇注成型产品生产中的拆模、脱模及后续作业多采用人工操控,即采用吊车进行上下料及转运作业,然后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脱模工作,以得到成型产品。
3.但是,针对形状为圆筒状的模组件,例如母合金的生产,由于模组为圆筒状组合件(由底塞、棒状产品、钢管、冒口等组成),吊具捆绑固定不方便,在上下料、转运、码垛等环节都有脱落风险。而且,在脱模、底塞、冒口去除过程中,还容易产生大量粉尘,每个工位都需要安排人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且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形状为圆柱状的模组件的脱模过程困难、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包括拆模装置、缓存装置、脱模装置和码垛装置,所述拆模装置、所述缓存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和所述码垛装置依次相连,所述拆模装置用于将模组件拆分成独立的个体,所述缓存装置用于暂时缓存多个所述模组件,所述脱模装置用于将每个所述模组件拆分成工装套筒和生产件,所述码垛装置用于将所述工装套筒和所述生产件分别码放至预设位置。
7.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码垛装置包括两个码垛机构,两个所述码垛机构用于将所述工装套筒和所述生产件分别码放至预设位置。
8.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码垛机构包括存放支架、放料组件和摆放架,所述存放支架的一端朝向所述脱模装置,所述放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存放支架的另一端,所述摆放架朝向所述放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用于将所述存放支架上的模组件放置于所述摆放架上。
9.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放料组件包括拨料部和放料部,所述拨料部和所述放料部在所述存放支架朝向所述摆放架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拨料部用于将所述存放支架上的一个所述模组件放置于所述放料部上,所述放料部用于将所述模组件放置于所述摆放架上。
10.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拨料部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拨料单元,所述拨料单元的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存放支架上,所述拨料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相连,且所述拨料单元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挡料凸起,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拨料单元移动,以将所述存放支架上的一个所述模组件放置于所述放料部上。
11.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放料部包括翻转槽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翻转槽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存放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翻转槽驱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单元
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拨料部或所述摆放架。
12.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放料部还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和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均与所述翻转槽驱动相连,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槽沿所述存放支架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槽沿所述存放支架的高度方向移动。
13.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拆模装置包括拆模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拆模机构用于将所述模组件拆分成独立的个体并转运至所述缓存装置上,所述识别机构用于识别每个所述模组件的型号。
14.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拆模机构包括拆模平台和转运机器人,所述拆模平台用于放置整个模组件,所述转运机器人用于将所述模组件拆分成独立的个体并转运至所述缓存装置上。
15.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机构和故障处理机构,所述故障处理机构上设置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脱模机构的脱模状况,当所述检测件检测到所述脱模机构不能进行脱模工作时,所述故障处理机构将所述模组件吊出。
1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中,通过拆模装置用于将模组件拆分成独立的个体,然后通过缓存装置实现多个模组件的暂时缓存,紧接着,通过脱模装置将每个所述模组件拆分成工装套筒和生产件,最后通过码垛装置将工装套筒和生产件分别码放至预设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此种方式在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节约人力,并且安全性能较高,而且,此种结构的自动拆模生产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形状为圆柱状的模组件具有较好的脱模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自动拆模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个码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0-拆模装置、110-拆模机构、111-拆模平台、112-转运机器人、120-识别机构、200-缓存装置、300-脱模装置、310-脱模机构、320-故障处理机构、400-码垛装置、410-存放支架、420-放料组件、421-拨料部、422-放料部、422a-翻转槽、422b-第二驱动单元、422c-第三驱动单元、422d-第四驱动单元、430-摆放架、500-模组件、510-工装套筒、520-生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此自动拆模生产线包括拆模装置100、缓存装置200、脱模装置300和码垛装置400。
26.拆模装置100、缓存装置200、脱模装置300和码垛装置400依次相连,即拆模装置100、缓存装置200、脱模装置300和码垛装置400构成一条针对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化脱模生产线,拆模装置100用于将模组件500拆分成独立的个体,即刚浇注成型的模组件500为一个组件,拆模装置100依次将模组件500从组件中拆除下来,以便于对单个的模组件500进行脱模处理。
27.缓存装置200用于暂时缓存多个模组件500,即拆模装置100依次将从组件中拆除下来的模组件500放置于缓存装置200上,以实现对模组件500的暂存,进而便于后续的工序能够正常进行,脱模装置300用于将每个模组件500拆分成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即脱模装置300实现具体的自动化脱模工作,以提高脱模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成本,码垛装置400用于将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分别码放至预设位置,码垛装置400能够保证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的有序收集,以提高自动化水平。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圆柱类模组件的自动拆模生产线中,通过拆模装置100用于将模组件500拆分成独立的个体,然后通过缓存装置200实现多个模组件500的暂时缓存,紧接着,通过脱模装置300将每个模组件500拆分成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最后通过码垛装置400将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分别码放至预设位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此种方式在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节约人力,并且安全性能较高,而且,此种结构的自动拆模生产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形状为圆柱状的模组件具有较好的脱模效果。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码垛装置400可以包括两个码垛机构,两个码垛机构可以用于将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分别码放至预设位置。具体地,两个码垛机构均可以朝向脱模装置300,此时,通过脱模装置300脱离的工装套筒510和生产件520分别输送至两个码垛机构,然后通过两个码垛机构实现分别码垛,以提高整体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动拆模生产线的产量化生产。
30.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码垛机构可以包括存放支架410、放料组件420和摆放架430,存放支架410的一端可以朝向脱模装置300,此时,从脱模装置300脱离出的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首先输送至存放支架410上,放料组件420可以设置于存放支架410的另一端,摆放架430可以朝向放料组件420,放料组件420用于将存放支架410上的模组件500放置于摆放架430上。在上述情况下,设置有放料组件420的存放支架410的一端可以向下倾斜,以使输送至存放支架410上的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可以由于重力朝放料组件420转动,然后通过放料组件420将存放支架410上的模组件500放置于摆放架430上,以实现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的收集,此种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自动化水平较高。
31.可选地,放料组件420可以包括拨料部421和放料部422,拨料部421和放料部422可
以在存放支架410朝向摆放架430的方向依次布置,拨料部421用于将存放支架410上的一个模组件500放置于放料部422上,放料部422用于将模组件500放置于摆放架430上。此种情况下,可以分两步将模组件500依次码垛于摆放架430上,从而在便于模组件500收集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码垛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防止多个模组件500脱离出去。
32.进一步地,拨料部421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拨料单元,拨料单元的第一端可转动设置于存放支架410上,拨料单元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相连,且拨料单元的第二端上可以设置有挡料凸起,第一驱动单元可以驱动拨料单元移动,以将存放支架410上的一个模组件500可以放置于放料部422上。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拨料单元的第二端上下移动,以使拨料单元上下摆动,当拨料单元的第一端低于存放支架410的端部时,存放支架410的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由于重力的作用滚动至拨料单元上,挡料凸起能够实现暂时挡料的作用,紧接着,当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拨料单元的第二端向下移动时,拨料单元上的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可以越过挡料凸起,然后通过重力的作用输送至放料部422上,以实现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的单个运送。
33.当然,在上述情况下,当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拨料单元的第二端向下移动时,拨料单元的第一端可以高于存放支架410的端部,从而使得拨料单元的第一端可以起到暂时阻挡存放支架410上的其他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的作用,以保证对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的码垛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3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放料部422可以包括翻转槽422a和第二驱动单元422b,翻转槽422a可转动地设置于存放支架410上,第二驱动单元422b可以翻转槽422a驱动相连,第二驱动单元422b可以用于驱动翻转槽422a的开口朝向拨料部421或摆放架430。此种情况下,通过第二驱动单元422b驱动,以使翻转槽422a能够起到暂时接料的作用,以使放料的作用,此种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起到更好的物料码垛效果。
35.进一步地,放料部422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单元422c和第四驱动单元422d,第三驱动单元422c和第四驱动单元422d均可以与翻转槽422a驱动相连,第三驱动单元422c可以用于驱动翻转槽422a沿存放支架41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四驱动单元422d可以用于驱动翻转槽422a沿存放支架410的高度方向移动。此种情况下,第三驱动单元422c和第四驱动单元422d可以驱动翻转槽422a上下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将翻转槽422a中的物料精准运送至摆放架430上,以实现对工装套筒510或生产件520更好的码垛作用,进而提高自动拆模生产线的产量化生产。
3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拆模装置100可以包括拆模机构110和识别机构120,拆模机构110用于将模组件500拆分成独立的个体并转运至缓存装置200上,识别机构120用于识别每个模组件500的型号。此种方式能够保证拆模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在提高生产效果的同时,也使得自动拆模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更高。
37.进一步地,拆模机构110可以包括拆模平台111和转运机器人112,拆模平台111用于放置整个模组件500,转运机器人112用于将模组件500拆分成独立的个体并转运至缓存装置200上。此种方式能够彻底解放人力,而且提高对模组件500的脱模效率。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脱模装置300可以包括脱模机构310和故障处理机构320,此脱模机构310包括安装支架、脱模件和固定机构。
39.安装支架为自动脱模设备的主体部件,安装支架能够为自动脱模设备的其他部件
提供安装位置,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脱模平台,脱模件设置于脱模平台111的第一端,脱模平台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件,固定机构设置于安装支架上,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放置于脱模平台上的模组件。具体地,当模组件500处于脱模平台时,固定机构固定模组件500,以使模组件500的位置固定,脱模件的驱动端朝向生产件520,且套筒工装510限位于限位件,脱模件驱动生产件520移动以使生产件520与套筒工装510分离,即脱模件向前运动时,由于模组件500上的套筒工装510限位于限位件时,此时套筒工装510不产生移动,脱模件推动生产件520向前移动,从而使得生产件520从工装套筒510中脱离,以实现模组件的脱模工作。
40.上述情况下,通过脱模件将固定于脱模平台上的模组件500中生产件520顶出,从而实现对模组件500的自动化脱模工作,在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节约人力,并且安全性能较高,相比于现有的人力脱模工作,此种结构的脱模装置3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针对形状为圆柱状的模组件500具有较容易的脱模效果。
41.同时,故障处理机构320上可以设置有检测件,检测件用于检测脱模机构310的脱模状况,当检测件检测到脱模机构310不能进行脱模工作时,故障处理机构320将模组件500吊出。此种方式能够保证脱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