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废钢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3830发布日期:2023-01-07 01: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炼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的废钢斗。


背景技术:

2.转炉炼钢以其高效性、稳定性的特点目前仍然是我国钢铁冶金的主流,其原料主要是铁水、废钢以及铁矿石,在冶炼过程中通过吹氧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在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的条件下熔化废钢,最后达到所需钢种对应的温度和成分。但是由于企业节能降耗、节约成本的需求以及国家对钢铁产业产能结构调整的要求,低铁水耗生产已然成为转炉炼钢的目前最大的技术前景。特别是国家双碳目标的实施,我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必须减少铁水产量的困境,废钢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金属材料是实现粗钢产能提升和降低碳排放的有利手段,除新建钢铁厂,一些已运行多年的转炉车间,厂房和设备初始设计不利于转炉多用废钢,必须通过工艺、设备改造继续降低铁耗,助力碳早日达峰。在柳钢转炉厂探索低铁耗生产过程发现废钢斗本身重量高达36t,由于加料跨行车本身单钩设计能力只有50t,在保证安全系数条件下,只能装配35t左右的废钢,转炉铁水耗最低只能降低至820kg/t左右。目前如果想继续降低铁水消耗,则必须降低废钢斗本身重量,而且由于废钢斗必须承受废钢吊入时的机械冲击以及进废钢时的高温烘烤和日常磨损,废钢斗必须保证机械强度和冲击耐受以及耐高温烘烤。在面临这类问题下,柳钢转炉厂自主发明出了一种新型转炉轻量化废钢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量化废钢斗,以解决现有废钢斗重量大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顶部敞开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耳轴,所述耳轴用于吊具进行吊运,所述箱体的后端设有后板,所述箱体的前段为卸料口,所述箱体呈u型结构,所述箱体的底部为圆弧底,所述前段纵向焊接有多根前加强筋,所述箱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两个外封板,所述耳轴焊接在所述箱体的侧面并穿过所述外封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两个主支承,所述主支承从所述圆弧底延伸至所述外封板的底部,所述主支承的顶部与所述外封板的底部相焊接,所述主支承的底部设有下支撑;在所述箱体的两侧还焊接有上横梁、下横梁和多根立梁,所述上横梁横向焊接在所述箱体侧面的上部,所述下横梁横向焊接在所述箱体侧面的下部,多根所述立梁纵向经过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焊接在所述箱体侧面,所述箱体侧面的上部还焊接有多根筋板,所述筋板的上部焊接在所述箱体侧面的上部,所述筋板的下部焊接在所述上横梁上;所述后板焊接有多根后横梁和多根后纵梁,所述后板与所述箱体的侧面之间焊接有锁板;所述圆弧底焊接有一根底纵梁、两根主承横梁和多根底横梁,所述底纵梁从所述圆弧底的后端延伸至前端,所述主承横梁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相焊接,所述主承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纵梁相焊接,所述底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立梁相焊接,所述底横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纵梁相焊接,在所述圆弧底的前端还焊接有两根前纵梁和多根底加强筋,两根所述前纵梁分别
焊接在所述圆弧底的前端两侧,多根所述底加强筋焊接在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底纵梁之间;所述主支承、所述外封板、所述立梁、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后纵梁、所述底纵梁、所述主承横梁、所述底横梁和所述前纵梁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
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箱体和所述外封板均开设有轴孔并穿装焊接有焊接套,所述耳轴穿装在所述焊接套内并焊接固定,所述箱体与所述焊接套之间焊接有内加强筋,所述外封板与所述焊接套之间焊接有外加强板,所述耳轴的头端设有卡箍,所述耳轴的轴面设有轴套。
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面焊接有四根所述立梁,其中三根所述立梁位于两根所述主支承之间,另一根所述立梁位于所述主支承与所述前段之间;所述圆弧底焊接有四根所述底横梁,其中三根所述底横梁位于两根所述主承横梁之间,另一根所述底横梁位于所述主承横梁与所述前纵梁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后板焊接有三根后横梁和两根后纵梁,三根所述后横梁分别焊接在所述后板的上、中、下三部,两根所述后纵梁分别焊接在所述后板的左、右两部,所述后板与所述箱体的侧面之间焊接有三块所述锁板,所述锁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后横梁的上方,所述锁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箱体的侧面。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主支承、上横梁、下横梁和多根立梁交错布置焊接,保证了箱体侧面的强度,通过多根后横梁和后纵梁交错布置焊接,保证了后板的强度,后板与箱体侧面之前通过锁板焊接相连,保证了两者之间的拼接处的连接强度,通过底纵梁、主承横梁和底横梁交错布置焊接,保证了圆弧底的强度,前纵梁和底加强筋保证了箱体前段底部的强度,在箱体侧面、后板和圆弧底的强度得到保证后,主支承、外封板、立梁、上横梁、下横梁、后横梁、后纵梁、底纵梁、主承横梁、底横梁和前纵梁采用空心结构,可以减少了整体重量,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1.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12.图4是图2的a向视图。
13.图5是图2的c向视图。
14.图中:1、箱体;2、前段;21、前加强筋;3、主支承;31、下支撑;4、立梁;5、耳轴;51、外封板;52、卡箍;53、轴套;54、焊接套;55、外加强板;56、内加强筋;6、上横梁;61、筋板;7、下横梁;8、后板;81、后横梁;82、后纵梁;83、锁板;9、圆弧底;91、底纵梁;92、主承横梁;93、底横梁;94、前纵梁;95、底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16.如图1至图5所示的轻量化废钢斗,包括顶部敞开的箱体1,箱体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耳轴5,耳轴5用于吊具进行吊运,箱体1的后端设有后板8,箱体1的前段2为卸料口,箱体1呈u型结构,箱体1的底部为圆弧底9,前段2纵向焊接有多根前加强筋21,箱体1的两侧均焊
接有两个外封板51,耳轴5焊接在箱体1的侧面并穿过外封板51,箱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两个主支承3,主支承3从圆弧底9延伸至外封板51的底部,主支承3的顶部与外封板51的底部相焊接,主支承3的底部设有下支撑31;在箱体1的两侧还焊接有上横梁6、下横梁7和多根立梁4,上横梁6横向焊接在箱体1侧面的上部,下横梁7横向焊接在箱体1侧面的下部,多根立梁4纵向经过上横梁6和下横梁7焊接在箱体1侧面,箱体1侧面的上部还焊接有多根筋板61,筋板61的上部焊接在箱体1侧面的上部,筋板61的下部焊接在上横梁6上;后板8焊接有多根后横梁81和多根后纵梁82,后板8与箱体1的侧面之间焊接有锁板83;圆弧底9焊接有一根底纵梁91、两根主承横梁92和多根底横梁93,底纵梁91从圆弧底9的后端延伸至前端,主承横梁92的一端与下支撑31相焊接,主承横梁92的另一端与底纵梁91相焊接,底横梁93的一端与立梁4相焊接,底横梁93的另一端与底纵梁91相焊接,在圆弧底9的前端还焊接有两根前纵梁94和多根底加强筋95,两根前纵梁94分别焊接在圆弧底9的前端两侧,多根底加强筋95焊接在前纵梁94与底纵梁91之间;主支承3、外封板51、立梁4、上横梁6、下横梁7、后横梁81、后纵梁82、底纵梁91、主承横梁92、底横梁93和前纵梁94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箱体1和外封板51均开设有轴孔并穿装焊接有焊接套54,耳轴5穿装在焊接套54内并焊接固定,箱体1与焊接套54之间焊接有内加强筋56,外封板51与焊接套54之间焊接有外加强板55,耳轴5的头端设有卡箍52,耳轴5的轴面设有轴套53。箱体1的侧面焊接有四根立梁4,其中三根立梁4位于两根主支承3之间,另一根立梁4位于主支承3与前段2之间;圆弧底9焊接有四根底横梁93,其中三根底横梁93位于两根主承横梁92之间,另一根底横梁93位于主承横梁92与前纵梁94之间。后板8焊接有三根后横梁81和两根后纵梁82,三根后横梁81分别焊接在后板8的上、中、下三部,两根后纵梁82分别焊接在后板8的左、右两部,后板8与箱体1的侧面之间焊接有三块锁板83,锁板83的一端位于后横梁81的上方,锁板83的另一端焊接在箱体1的侧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