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6300发布日期:2023-02-01 00:0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2.压铸成型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压铸成型需要利用压铸模具来进行。
3.公开号为cn2168816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压合时,一端的中间形成浇注口,所述下模板上从浇注口一端开始依次设置有流道、成型区以及排气区,所述流道上设有偶数个阻流位,阻流位分别位于浇注口两侧,且相对于浇注口对称分布。
4.虽然该压铸模具结构简单,且可避免压铸笔记本支架等薄型金属产品时卷气现象,从而避免金属产品出现砂孔,但是该压铸模具没有设置冷却结构,不能对其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冷却,成型时间较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设有两个第一滑槽,还包括:
8.冷却机构,设置在模具本体外部,用于对浇注过的模具本体进行冷却处理。
9.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左侧表面开设有通孔的冷却罩、冷却罩顶端的滑盖、冷却罩底端的底板、冷却罩内部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罩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插孔,所述底板顶端固定有若干个与同侧插孔滑动插接的插块。
10.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四个分别与模具本体四侧表面紧密贴合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冷却罩内壁均通过若干个固定连板固定连接,位于左右两侧冷却板的外壁上均固定有与同侧第一滑槽滑动插接的第一滑条,位于左侧所述冷却板的左侧表面固定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位于后侧所述冷却板的后侧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且贯穿于冷却罩侧壁的出水管,位于左侧和前侧的两个所述冷却板、位于前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冷却板、位于右侧和后侧的两个所述冷却板之间均通过若干个连通管相连通。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形状呈工字型,所述第一滑条的形状呈与第一滑槽形状相适配的工字型。
12.优选的,所述冷却罩的前侧表面设有两个呈凸字形的第二滑槽,所述滑盖底端固定有两个与同侧第二滑槽滑动插接且形状呈凸字形的第二滑条。
13.优选的,所述冷却罩左侧表面通孔的直径大于进水管的直径。
14.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同侧冷却板之间、出水管与同侧冷却板接触的部位均设有
密封圈,每个所述连通管与同侧冷却板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模具本体、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罩、滑盖、两个第一滑条、底板、冷却组件、若干个插块,冷却组件包括四个冷却板、四个第二滑条、进水管、出水管、若干个固定连板、若干个连通管,可以通过模具本体可以进行模具的成型,通过冷却机构可以对模具本体以及模具本体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地冷却处理,从而提高了整个压铸模具的工作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第一滑槽的形状设置为工字型,将第一滑条的形状设置成与第一滑槽形状相适配的工字型,可以使第一滑条与同侧第一滑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使冷却板与模具本体外壁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进而增强了整个冷却机构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爆炸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本体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罩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组件的爆炸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28.1、模具本体;101、第一滑槽;2、冷却机构;21、冷却罩;211、通孔;212、第二滑槽;213、插孔;22、滑盖;23、第一滑条;24、底板;25、冷却组件;251、冷却板;252、第二滑条;253、进水管;254、出水管;255、固定连板;256、连通管;26、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01,还包括:
31.冷却机构2,设置在模具本体1外部,用于对浇注过的模具本体1进行冷却处理。
32.本实施例中,冷却机构2包括左侧表面开设有通孔211的冷却罩21、冷却罩21顶端的滑盖22、冷却罩21底端的底板24、冷却罩21内部的冷却组件25,冷却罩2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插孔213,底板24顶端固定有若干个与同侧插孔213滑动插接的插块26,通过冷却机构2可以对模具本体1进行冷却处理。
33.除此之外,冷却组件25包括四个分别与模具本体1四侧表面紧密贴合的冷却板
251,冷却板251与冷却罩21内壁均通过若干个固定连板255固定连接,位于左右两侧冷却板251的外壁上均固定有与同侧第一滑槽101滑动插接的第一滑条23,位于左侧冷却板251的左侧表面固定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253,位于后侧冷却板251的后侧表面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且贯穿于冷却罩21侧壁的出水管254,位于左侧和前侧的两个冷却板251、位于前侧和右侧的两个冷却板251、位于右侧和后侧的两个冷却板251之间均通过若干个连通管256相连通,可以通过模具本体1可以进行模具的成型,通过冷却组件25可以对模具本体1以及模具本体1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地冷却处理,从而提高了整个压铸模具的工作效率。
34.进一步地,第一滑槽101的形状呈工字型,第一滑条23的形状呈与第一滑槽101形状相适配的工字型,可以使第一滑条23与同侧第一滑槽10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使冷却板251与模具本体1外壁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进而增强了整个冷却机构2的冷却效果。
35.具体的,冷却罩21的前侧表面设有两个呈凸字形的第二滑槽212,滑盖22底端固定有两个与同侧第二滑槽212滑动插接且形状呈凸字形的第二滑条252,可以使滑盖22与冷却罩2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36.值得注意的是,冷却罩21左侧表面通孔211的直径大于进水管253的直径,可以将外部冷却装置的供水软管穿过通孔211并与进水管253紧密套接。
37.值得说明的是,进水管253与同侧冷却板251之间、出水管254与同侧冷却板251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每个连通管256与同侧冷却板251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提高了整个冷却组件25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3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模具本体1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39.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对模具本体1放置在底板24顶面中心处进行浇注处理,浇注完成后将冷却罩21底端的若干个插孔213与同侧插块26相对应,将每个第二滑条252与同侧第一滑槽101相对应,接下来使冷却罩21向下运动,使每个插孔213均与同侧插块26滑动插接,使每个第二滑条252均与同侧第一滑槽101滑动插接直到冷却罩21底端与底板24顶面贴合在一起,随后将两个第一滑条23与同侧第二滑槽212相对应,滑动滑盖22使两个第一滑条23在同侧第二滑槽212内部滑动直至滑盖22盖住冷却罩21顶端;
40.接下来加工外部冷却装置的供水软管穿过通孔211并与进水管253紧密套接,打开外部冷却装置的水泵,水泵将冷水抽至外部冷却装置的供水软管内部,供水软管内部的冷水随后由进水管253进入左侧的冷却板251内部,冷水随后通过若干个连通管256依次经过前侧的冷却板251、右侧的冷却板251内部、后侧的冷却板251内部并最终由进水管253排出,在冷水流经的途中可以对冷却板251进行降温,冷却板251从而可以与模具本体1进行热传递,进而可以对模具本体1以及其内部的金属液进行快速冷却。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