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4830发布日期:2023-03-29 18:1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铁水包是冶金铸造过程重要的工具,由于浮硅孕育的作用,在铁水包内的铁水表面会有一定量的浮渣,因此浇注前需要扒渣以防止浮渣随铁水流出影响浇注产品的质量。目前,铁水包液面浮渣基本是人工采用长杆渣耙扒渣,扒渣时操作人员在高温下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包括通过转轴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扒渣杆,所述扒渣杆的另一端设有渣耙,所述扒渣杆的杆部设置于垂直设置的两个托辊之间,所述两个托辊固定设置于举升油缸的升降端。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渣耙采用能够耐受铁水高温的石墨耐材。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油缸能够沿转轴上下旋转运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两个托辊之间的空隙与扒渣杆的杆部适配。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操作,用于铁水包液面浮渣的自动清理,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
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举升油缸与伸缩油缸的配合,能够自动清理铁水包液面的浮渣;采用托辊承托扒渣杆的杆部,降低了伸缩过程的摩擦力,降低了设备的损耗。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渣的示意图;
15.其中,1、举升油缸,2、伸缩油缸,3、渣耙,4、托辊,5、转轴,6扒渣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转轴5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油
缸2,伸缩油缸2能够沿转轴5上下旋转;所述伸缩油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扒渣杆6,所述扒渣杆6的另一端设有渣耙3,所述渣耙3采用能够耐受铁水高温的石墨耐材。举升油缸1固定设置于扒渣杆6的杆部,所述举升油缸1的升降端固定垂直设有两个托辊4,所述扒渣杆6的杆部适配于两个托辊4之间,扒渣杆6在两个托辊4之间运动,摩擦力小。所述举升油缸1可以升高或降低扒渣杆6的高度,从而调整渣耙3在铁水液面的上下位置;所述伸缩油缸2可以调整渣耙3在铁水包内的位置,收集液面浮渣。所述举升油缸1和伸缩油缸2均为现有技术。
18.应用过程,如图3所示,举升油缸1举升托辊4,使扒渣杆6升高、渣耙3位于铁水液面上;伸缩油缸2伸张,使渣耙3前进并深入到铁水包内合适位置;然后,举升油缸1下降托辊4,使渣耙3深入到液面适当位置,伸缩油缸2伸缩,渣耙3把液面的浮渣收拢并清理出铁水包。所述铁水包采用天车吊运,其位置可以适当移动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转轴(5)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油缸(2),所述伸缩油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扒渣杆(6),所述扒渣杆(6)的另一端设有渣耙(3),所述扒渣杆(6)的杆部设置于垂直设置的两个托辊(4)之间,所述两个托辊(4)固定设置于举升油缸(1)的升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耙(3)采用能够耐受铁水高温的石墨耐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油缸(2)能够沿转轴(5)上下旋转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托辊(4)之间的空隙与扒渣杆(6)的杆部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水包自动扒渣装置,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包括通过转轴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扒渣杆,所述扒渣杆的另一端设有渣耙,所述扒渣杆的杆部设置于垂直设置的两个托辊之间,所述两个托辊固定设置于举升油缸的升降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操作,用于铁水包液面浮渣的自动清理,极大地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通过举升油缸与伸缩油缸的配合,能够自动清理铁水包液面的浮渣;采用托辊承托扒渣杆的杆部,降低了伸缩过程的摩擦力,降低了设备的损耗。降低了设备的损耗。降低了设备的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申发田 张中奇 赵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