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打磨处理的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9719发布日期:2023-06-02 02:5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打磨处理的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模具打磨处理的翻转结构。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2、目前,公告号为cn2134389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避免手部震动伤害的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液压伸缩杆、连接轴、电机、气缸和打磨结构,所述工作台的上端焊接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安装件,所述调节杆贯穿连接在安装块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贯穿连接在连接口内,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右端的安装件上,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轨道,所述气缸的下端安装有放置框,所述限位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外端设置有防护垫。该可避免手部震动伤害的模具生产用多角度抛光装置,便于翻转模具,对模具进行全面打磨,以及避免模具滑脱,同时可避免手部震动受到伤害。

3、模具生产完成后,需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打磨,使得模具的表面更光滑,现有对模具打磨时,是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顶部,通过打磨机对模具进行打磨,由于大部分模具的材质为金属,因此模具的重量较重,在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对另一面进行打磨时,极为不便,且较为费时,影响对模具的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用于模具打磨处理的翻转结构,其优点是通过将需要打磨的模具放置在第二夹盘的顶部,然后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带动第一夹盘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盘底部的防滑垫与模具的表面紧密接触,此时即可将模具夹持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此时即可将模具进行左右翻转,由于第一夹盘通过轴承与转杆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夹盘与底部夹杆之间转动连接,此时即可将模具进行前后转动,当需要对模具进行打磨时,将左侧限位杆插入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此时即可将模具限位至与底板处于水平的位置,然后再控制电动伸缩杆向上延伸,使得顶块顶部的摩擦垫与模具的表面接触,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限位,避免模具发生左右翻转,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打磨,在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时,解除限位杆对第二限位块的限位,控制电动伸缩杆下降,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翻转后再次打磨,避免了现有对模具打磨时,是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顶部,通过打磨机对模具进行打磨,由于大部分模具的材质为金属,因此模具的重量较重,在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对另一面进行打磨时,极为不便,且较为费时,影响对模具的打磨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模具打磨处理的翻转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前侧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

3、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柱、转环和限位销,所述固定柱的后侧与支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环的后侧穿过转环且与固定柱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的表面与转环的内壁活动连接。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需要打磨的模具放置在第二夹盘的顶部,然后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带动第一夹盘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盘底部的防滑垫与模具的表面紧密接触,此时即可将模具夹持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此时即可将模具进行左右翻转,由于第一夹盘通过轴承与转杆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夹盘与底部夹杆之间转动连接,此时即可将模具进行前后转动,当需要对模具进行打磨时,将左侧限位杆插入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此时即可将模具限位至与底板处于水平的位置,然后再控制电动伸缩杆向上延伸,使得顶块顶部的摩擦垫与模具的表面接触,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限位,避免模具发生左右翻转,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打磨,在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时,解除限位杆对第二限位块的限位,控制电动伸缩杆下降,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翻转后再次打磨,避免了现有对模具打磨时,是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顶部,通过打磨机对模具进行打磨,由于大部分模具的材质为金属,因此模具的重量较重,在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对另一面进行打磨时,极为不便,且较为费时,影响对模具的打磨效率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转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前侧穿过第一限位块且延伸至第二限位块的内部。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限位杆插入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此时即可对转环以及连接杆和夹杆进行限位,达到了对转环限位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与第二限位块的内壁相磁吸。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铁与第二限位块的内壁相磁吸,此时即可对限位杆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杆与第二限位块脱离,达到了避免限位杆与第二限位块脱离的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夹杆,顶部所述夹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夹盘的顶部与轴承的底部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杆与顶部夹杆内部的螺纹连接,在转杆转动时即可使得转杆向下移动,达到了方便转杆移动的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盘的底部与底部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垫的表面与模具之间接触,使得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对模具的夹持更稳定,达到了对模具夹持更稳定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拧柱,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持拧柱,转动拧柱即可带动转杆转动,底板通过支腿的支撑,即可将底板稳定支撑在地面,达到了方便转动转杆和对底板支撑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活动连接在底板的内部。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向上延伸即可带动顶板向上移动,达到了方便带动顶板移动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垫。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摩擦垫与模具的表面接触,即可使得顶板对模具的限位更牢固,达到了对模具限位更牢固的效果。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通过将需要打磨的模具放置在第二夹盘的顶部,然后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带动第一夹盘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夹盘底部的防滑垫与模具的表面紧密接触,此时即可将模具夹持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此时即可将模具进行左右翻转,由于第一夹盘通过轴承与转杆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夹盘与底部夹杆之间转动连接,此时即可将模具进行前后转动,当需要对模具进行打磨时,将左侧限位杆插入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此时即可将模具限位至与底板处于水平的位置;

21、2、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向上延伸,使得顶块顶部的摩擦垫与模具的表面接触,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限位,避免模具发生左右翻转,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打磨,在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时,解除限位杆对第二限位块的限位,控制电动伸缩杆下降,此时即可对模具进行翻转后再次打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