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4664发布日期:2023-03-25 01:0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夹持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治具。


背景技术:

2.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多种夹持治具。比如对按键外表面的研磨抛光。请参照图1,带加工件50(按键)包括腰圆形的面板51和连接面板一侧的连接柱52,连接柱52为圆柱状。面板51背离连接柱52的表面为待研磨抛光的表面。夹持治具用于对带加工件50的连接柱52进行固定以便于对面板51进行抛光。现有夹持治具一次固定一个按键,研磨也只能单个进行而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夹持治具,其旨在实现多个待加工件的同时固定,提高加工效率。
4.一种夹持治具,包括:
5.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一装配腔和所述第二装配腔,所述第一装配腔向上延伸至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基座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装配腔;
6.夹持件,包括连接体和多个连接所述连接体并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连接体置于所述第二装配腔,各所述第二夹持部对应设于各所述第一装配腔,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
7.驱动结构,用于驱使所述夹持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各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以供待加工件置入,在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各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以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共同夹持待加工件。
8.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弹性复位件和推进件,所述推进件用于驱使所述夹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复位件在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被压缩并在外力消失后复位并驱使所述夹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9.可选的,所述推进件具有外螺纹,所述基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推进件螺接所述螺纹孔并抵接所述连接体,所述推进件向所述螺纹孔旋入而驱使所述夹持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弹性复位件在所述推进件向所述螺纹孔旋出时复位并驱使所述夹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10.可选的,所述第二装配腔延伸至所述基座的下表面,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件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连接体开设有第二插接孔,在所述基座置于所述第二装配腔时,所述限位杆同时插接所述第一插接孔和所述第二插接孔而限制所述基座离开所述第二装配腔。
11.可选的,所述连接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孔连通的紧固孔,驱动结构
还包括穿过所述紧固孔与所述限位杆螺接的紧固件。
12.可选的,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杆和所述基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第二容置槽,在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容置槽和所述第一容置槽围合形成固定待加工件的圆柱孔,所述第一容置槽或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弧长大于所述圆柱孔周长的一半。
14.可选的,各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表面并用于限制待加工件向下移动,各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5.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表面设有弹性缓冲件。
16.可选的,所述夹持件有多个,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有多个并成排设置,任一排所述第一夹持部与一所述夹持件的多个第二夹持部对应设置。
17.本技术提供的夹持治具,能够一次固定多个待加工件而提高加工效率;多个第一夹持部一体设置、多个第二夹持部一体设置而有利于控制并保障对多个待加工件的紧固效果;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交替设置而提高固定单元(一个第一夹持部和对应的第二夹持部作为固定一个待加工件的固定单元)的集成度,在基座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提高所能固定的待加工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治具与待加工件的配合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21.图3是图2结构的俯视图;
22.图4是图3结构中a局部的放大图;
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治具的剖切示意图;
24.图6是图5结构中b局部的放大图;
25.图7是图5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10、基座;11、第一夹持部;12、限位块;101、第一装配腔;102、第二装配腔;103、螺纹孔;104、第一插接孔;108、第一容置槽;
28.20、夹持件;21、连接体;22、第二夹持部;201、第二插接孔;202、紧固孔;208、第二容置槽;
29.30、驱动结构;31、弹性复位件;32、推进件;33、限位杆;34、紧固件;
30.50、待加工件;51、面板;5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待加工件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35.请结合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夹持治具进行示例性说明。
36.夹持治具用于固定带加工件50,图1所示结构中,带加工件50为按键,按键包括腰圆形的面板51和连接面板51一侧的连接柱52,连接柱52为圆柱状。面板51背离连接柱52的表面为待研磨抛光的表面。夹持治具用于对按键的连接柱52进行固定以便于对面板51进行抛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治具也可以用于其它带加工件50的固定,尤其适用于夹持圆柱状的结构件。
37.夹持治具包括基座10、夹持件20和驱动结构30。
38.基座10具有上下连通设置的第一装配腔101和第二装配腔102,第一装配腔101向上延伸至基座10的上表面,基座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1,相邻两个第一夹持部11之间形成第一装配腔101;
39.夹持件20包括连接体21和多个连接连接体21并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部22,连接体21置于第二装配腔102,各第二夹持部22对应设于各第一装配腔101,并与第一夹持部11相对设置;
40.驱动结构30用于驱使夹持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夹持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各第二夹持部22远离第一夹持部11以供带加工件50置入,在夹持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各第二夹持部22靠近第一夹持部11以与第一夹持部11共同夹持带加工件50。
41.初始状态时,夹持件20位于第一位置,将带加工件50从基座10的上方置入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而后驱动结构30驱使夹持件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二夹持部22靠近第一夹持部11而将带加工件50夹持其间,实现对带加工件50的固定。
42.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有多个并均设于基座10上,第二夹持部22有多个并均设于连接体21上,该设置,首先,驱动结构30驱使夹持件20移动而同时驱使多个第二夹持部22同步移动而实现对多个带加工件50的紧固,提高夹持效率。其次,第一夹持部11有多个并一体设置,从而确保各第一夹持部11相对位置的确定性;第二夹持部22有多个并与连接体21一体设置,以确保各第二夹持部22相对位置的确定性,多个带加工件50的夹持效果可通
过控制夹持件20和基座10这两个独立结构件的移动精度即可,相比于多结构件的控制,有利于控制和保障对多个带加工件50的紧固效果。
43.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腔101和第二装配腔102均位于基座10的内部,夹持件20内置于基座10,基座10在相邻两个第一装配腔101之间形成第一夹持部11,而第一装配腔101能够供第二夹持部22置入并限制了第二夹持部22的移动范围。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2交替设置。将一个第一夹持部11和一个第二夹持部22作为固定一个带加工件50的固定单元,则,多个固定单元无间隙连接,固定单元在实现对对应的带加工件50的固定的同时也实现对相邻固定单元的限位。结构集成度高,在所需固定的带加工件50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整个夹持治具在水平投影的尺寸。换个角度,在基座10尺寸固定的情况下,能够集成更多的固定单元,而提高所能固定的带加工件50的数量。该设置尤其适用于小尺寸的带加工件50。比如本实施例的按键,整体尺寸为毫米级的尺寸产品。图示结构中,按键的面板51长度为11毫米。
44.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腔101连通至基座10的上表面,以方便带加工件50从夹持治具的上方置入。在适用于研磨抛光工艺时,带加工件50部分(按键的连接柱52)置入第一装配腔101,而待抛光面(按键的面板51背离连接柱52的表面)突出于基座10以便于研磨机对待抛光面进行抛光作业。
45.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治具,能够一次固定多个带加工件50而提高加工效率;多个第一夹持部11一体设置、多个第二夹持部22一体设置而有利于控制并保障对多个带加工件50的紧固效果;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2交替设置而提高固定单元(一个第一夹持部11和对应的第二夹持部22作为固定一个带加工件50的固定单元)的集成度,在基座10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提高所能固定的带加工件50的数量。
46.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基座10为圆盘。在其它实施例中,基座10也可以为方形或其它形状。
47.夹持件20有多个,并间隔设置。第一夹持部11有多个并成排设置,任一排第一夹持部11与一夹持件20的多个第二夹持部22对应设置。图2所示结构中,夹持件20有8个,其中,6个夹持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2个夹持部位于6个夹持件2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为便于描述,将第一方向命名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命名为前后方向。为便于区分,将各沿左右间隔设置的夹持件20命名为纵向夹持件,将位于纵向夹持件前后两侧的夹持件20命名为横向夹持件。纵向夹持件的各第二夹持部22前后间隔设置,驱动结构30驱使纵向夹持件前后移动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横向夹持件的各第二夹持部22左右间隔设置,驱动结构30驱使横向夹持件左右移动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夹持件20的数量和分布,在此不作限定。
48.本实施例中,任一夹持件20设有10个第二夹持部22,在其它实施例中,任一夹持部的第二夹持部22的数量也可以设为4个、5个、6个、8个、12个等。各夹持件20的第二夹持部22的数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
49.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各第一夹持部11在朝向第二夹持部22的表面凸设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夹持部11的上表面并用于限制带加工件50向下移动,各限位块1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限位块12的上表面和第一夹持部11的上表面的距离为带加工件50所能置入第一装配腔101的最大深度。毫无疑义的,该距离小于带
加工件50的高度以确保带加工件50置于第一装配腔101而待加工面突出于基座10。各限位块1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确保各带加工件50被夹持治具所固定后处于同一高度,而有利于保障带加工件50后续的加工效果。
50.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一夹持部11具有第一容置槽108,第二夹持部22具有第二容置槽208,在夹持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容置槽208和第一容置槽108围合形成固定带加工件50的圆柱孔。
51.第一容置槽108和第二容置槽208均为弧形槽,且半径相等。在夹持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容置槽108和第二容置槽208的弧心重合。第一容置槽108和第二容置槽208围合形成与带加工件50配合的圆柱孔,该设置能够提高夹持治具与带加工件50的紧固效果的同时,能够实现带加工件50的自动对中。
52.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第一容置槽108或第二容置槽208的弧长大于圆柱孔周长的一半,以进一步提高对带加工件50的包覆和自动对中效果。
53.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22在朝向第一夹持部11的表面设有弹性缓冲件(未图示)。该设置能够降低第一夹持部11与带加工件50的抵接面的硬度而保护带加工件50,同时,弹性缓冲件能够吸附带加工件50和夹持治具客观存在的公差,而保障带加工件50的紧固效果。弹性缓冲件可以为覆于第一夹持部11的膜层、凸设于第一夹持部11的凸块或其它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54.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7,驱动结构30包括弹性复位件31和推进件32,推进件32用于驱使夹持件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弹性复位件31在夹持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被压缩并在外力消失后复位并驱使夹持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55.本实施例中,夹持件20的往复移动通过推进件32和弹性复位件31配合实现。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左右分布为例,夹持件20向右将夹持件20从第一位置推至第二位置,而弹性复位件31用于驱使夹持件20从第二位置向左移动至第一位置。弹性复位件31具有弹性,在夹持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被压缩,并在外力消失后复位,在其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夹持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56.弹性复位件31和推进件32的配合设置,一方面,夹持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是利用弹性复位件31的弹性回复力,即材料本身的性能而无需外力驱动,而有利于节能。此外,推进件32需要克服弹性复位件31的弹性恢复力才能将夹持件20移动至第二位置,相比于没有弹性复位件31的设计,带加工件50受到的夹紧力更大而有利于提高带加工件50的紧固效果。
57.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7,推进件32具有外螺纹,基座10开设有与第二装配腔102连通的螺纹孔103,推进件32螺接螺纹孔103并抵接连接体21,推进件32向螺纹孔103旋入而驱使夹持件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弹性复位件31在推进件32向螺纹孔103旋出时复位并驱使夹持件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58.推进件32与螺纹孔103螺接,并通过旋入的方式推动夹持件2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便于小尺寸的微调。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距0.2mm。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距较大的情况下,推动件可以为气缸。
59.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7,第二装配腔102延伸至基座10的下表面,驱动结构30还包括限位杆33,限位杆33的延伸方向与夹持件20的移动方向平行,基座10
开设有第一插接孔104,连接体21开设有第二插接孔201,在基座10置于第二装配腔102时,限位杆33同时插接第一插接孔104和第二插接孔201而限制基座10离开第二装配腔102。
60.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左右分置为例,第一插接孔104有两个并能够位于第二插接孔201的相对两侧。装配时,将夹持件20从基座10的下方向上置入第二装配腔102,而后将限位杆33从基座10的左侧顺次插入第一个第一插接孔104、第二插接孔201和第二个第一插接孔104,从而将夹持件20固定在基座10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夹持件20具有沿限位杆33延伸方向(左右方向)移动的自由度,夹持件20能够沿限位杆33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因此,限位杆33还具有限定夹持件20移动路径的效果。
61.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连接体2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插接孔201连通的紧固孔202。请结合图5,驱动结构30还包括穿过紧固孔202与限位杆33螺接的紧固件34。紧固件34将限位杆33和连接体21固定连接,而避免限位杆33从第一插接孔104、第二插接孔201脱出。需要说明的是,在紧固件34将限位杆33和连接体21连接的情况下,限位杆33和连接体21固连成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能够相对第一插接孔104沿限位杆33的延伸方向移动而使夹持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2.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弹性复位件31为压缩弹簧,弹性复位件31套设于限位杆33且其两端分别连接限位杆33和基座10。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1也可以采用块状或其它形状,也可以设于限位杆33一端的第一插接孔104内,或布置于其它位置,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