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4729发布日期:2023-05-11 09:5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打磨,具体是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1、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制品需要打磨曾其美观性,塑料制品在生产后通常需要通过打磨装置对其进行打磨;

2、塑料制品在完成初步加工时,有的边缘处会出现毛刺等瑕疵,需要进行打磨,传统技术对其进行打磨时,多通过人工打磨的方式,而此种方式工作的效率较低,而且不便于对打磨掉落的碎屑进行收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包括开关和打磨箱体,所述打磨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托板,所述下托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制品本体,所述打磨箱体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缸,所述第三电动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下部纵向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与第二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压紧板,所述上压紧板设置于下托板的正上方,所述打磨箱体的内侧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辊、第二电动缸、第一转轴、第一电机和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二电动缸固定连接于打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一侧与第二电动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的内侧,所述第一转轴纵向贯穿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的下部,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打磨辊的顶端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箱体的一侧下部横向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打磨箱体的内侧设置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l形槽内设置有收集箱,所述l形板的一侧穿过开口伸出至外部后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打磨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的伸缩端与侧板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箱体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箱体的上部前侧横向贯穿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打磨箱体的前侧对应操作口处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设置有铰链,所述门板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打磨箱体的另一侧前侧铰接,所述门板的前侧设置有手柄螺丝,所述打磨箱体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与手柄螺丝连接的螺丝孔,所述手柄螺丝的后端横向贯穿于门板后伸入至螺丝孔内与其螺纹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形板的l形槽内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所述收集箱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与两个凸块一一对应设置且相适配,所述凸块插入对应的凹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板上横向贯穿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窗。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关固定连接于打磨箱体的一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第三电动缸的伸缩端伸长使上压紧板向下移动,通过上压紧板将塑料制品本体压紧固定在下托板顶部,实现对塑料制品本体压紧固定,通过打磨机构中的打磨辊、第二电动缸、第一转轴、第一电机和第一固定框的配合,利用打磨辊对塑料制品本体边缘处进行打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压紧板转动时带动塑料制品本体一起转动,从而使塑料制品本体的侧面一周均可以与打磨辊接触,从而通过打磨辊对塑料制品本体的侧面一周进行打磨,实现快速打磨,提高工作效率。

12、2、打磨时落下的碎屑在直接落入至收集箱内进行收集,通过启动第一电动缸,第一电动缸的伸缩端伸长推动侧板向左移动,通过侧板带动l形板向打磨箱体外移动,直至使收集箱移出至外部,进而向上移动收集箱使凹槽和凸块脱离,从而将收集箱取下将收集的碎屑一起带走处理。

13、3、通过门板对操作口进行遮挡,并通过将手柄螺丝与螺丝孔螺纹连接,从而将门板固定,这样,防止打磨时碎屑通过操作口飞溅出,通过透明观察窗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塑料制品本体被打磨时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包括开关(9)和打磨箱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箱体(1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杆(17),所述l形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托板(18),所述下托板(18)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制品本体(15),所述打磨箱体(16)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缸(12),所述第三电动缸(1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13),所述第二固定框(13)的下部纵向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固定框(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转轴(10)的顶端与第二电机(11)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压紧板(14),所述上压紧板(14)设置于下托板(18)的正上方,所述打磨箱体(16)的内侧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8)包括打磨辊(801)、第二电动缸(802)、第一转轴(803)、第一电机(804)和第一固定框(805),所述第二电动缸(802)固定连接于打磨箱体(16)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框(805)的一侧与第二电动缸(8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04)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框(805)的内侧,所述第一转轴(803)纵向贯穿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框(805)的下部,所述第一转轴(803)的顶端与第一电机(804)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03)的底端与打磨辊(801)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箱体(16)的一侧下部横向贯穿开设有开口(7),所述打磨箱体(16)的内侧设置有l形板(4),所述l形板(4)的l形槽内设置有收集箱(6),所述l形板(4)的一侧穿过开口(7)伸出至外部后固定连接有侧板(5),所述打磨箱体(1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缸(3),所述第一电动缸(3)的伸缩端与侧板(5)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箱体(16)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1),四个所述支撑杆(1)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底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箱体(16)的上部前侧横向贯穿开设有操作口(23),所述打磨箱体(16)的前侧对应操作口(23)处设置有门板(19),所述门板(19)的一侧设置有铰链(22),所述门板(19)的一侧通过铰链(22)与打磨箱体(16)的另一侧前侧铰接,所述门板(19)的前侧设置有手柄螺丝(21),所述打磨箱体(16)的前侧开设有用于与手柄螺丝(21)连接的螺丝孔(24),所述手柄螺丝(21)的后端横向贯穿于门板(19)后伸入至螺丝孔(24)内与其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4)的l形槽内侧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26),所述收集箱(6)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25),两个所述凹槽(25)与两个凸块(26)一一对应设置且相适配,所述凸块(26)插入对应的凹槽(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19)上横向贯穿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窗(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9)固定连接于打磨箱体(16)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压紧装置,包括开关和打磨箱体,所述打磨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托板,所述下托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制品本体,通过第三电动缸的伸缩端伸长使上压紧板向下移动,通过上压紧板将塑料制品本体压紧固定在下托板顶部,实现对塑料制品本体压紧固定,通过打磨机构中的打磨辊、第二电动缸、第一转轴、第一电机和第一固定框的配合,利用打磨辊对塑料制品本体边缘处进行打磨,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压紧板转动时带动塑料制品本体一起转动,从而使塑料制品本体的侧面一周均可以与打磨辊接触,从而通过打磨辊对塑料制品本体的侧面一周进行打磨,实现快速打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彭松,彭玉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云龙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