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机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4392发布日期:2023-05-11 09:5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机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刚石砂轮生产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机工作台。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为金刚石砂轮的生产流程图,金刚石砂轮生产时,将金属粉末与金刚石粉末混合、入模后进行冷压合,压合后的材料与模具一同烧结,烧结后的材料进行热压合,热压合的材料初步成型,初成型材料进过精加工和开槽后即可得到成品金刚石砂轮。

2、在对金属粉末和金刚石粉末进行冷压合时用的是压力机,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压力机主要包括主体102、固定在主体102上的液压机101、通过液压机101带动的冲压头104及设置在冲压头104下的工作台105,由于金刚石砂轮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力机是将粉末物料灌装在模具103内后进行压实,而粉末状物料在压合时部分会散落在工作台105上。为便于将工作台105上散落的物料进行回收利用,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0547265u、一种具有清扫器移动工作台式压力机),通过外置驱动力进行驱动将压力机工作台上的物料(灰尘)进行收集。

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台上散落的物料体量不大,通常是利用刷子与收集框进行定时清理,新增驱动力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工作台上部件的设置,因此,现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收集物料的压力机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机工作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外加驱动力进行物料收集浪费资源且不利工作台上部件设置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机工作台,包括上下设置的台座与支撑腔,所述台座上开设有条形的漏料通槽,所述通槽下方设有向下缩口设置的集料通腔,所述集料通腔下端设有集料框,其中,所述集料通腔设有用于防止其堵塞的防堵机构。

3、进一步,所述集料通腔包括上下设置的缩口结构的导料腔与竖中通腔结构的落料腔,所述集料框设置在落料腔的出料端。

4、进一步,所述防堵机构至少为一个,所述防堵机构包括与支撑腔的安装座铰接的敲击杆及与敲击杆固定的拉力绳,

5、所述敲击杆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拉力绳远离敲击杆的一端穿过支撑腔侧壁并与支撑腔外的拉环固定;

6、使用时,外力作用在拉环并拉动拉力绳,带动敲击杆与安装座夹角改变,外力消失,敲击杆复位并接触集料通腔外壁产生振动使集料通腔内的物料导入集料框。

7、进一步,所述集料通腔内壁涂布有疏水涂层。

8、进一步,所述支撑腔设有开合设置的柜门,

9、所述支撑腔内设有与集料框配合使用的多个成排设置的滑动滚轮组,每个滑动滚轮组均包括连接轴及设置连接轴上的多个滚动轮。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条形的漏料通槽不会占用工作台的台座上使用面积,有利于其他部件的安装;

11、加工过程中散落在台座上的物料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导入漏料通槽,穿过漏料通槽的物料能在缩口设置的集料通腔的作用下进行汇集,最后掉落至集料框内进行收集,只需在集料框内的物料装载满时更换即可;由于物料体量不大,定时人工清理,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均较小,并且人工操作也无需外加驱动力驱动,使得本工作台上开始的漏料通槽能有利于对台座上物料的收集;而集料通腔、集料框配合实现对台座上物料的手动清理以及自动收集,更加便捷;

12、由于集料通腔对物料有汇集作用,便于集料框的承接,同时,为避免缩口结构的集料通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防堵机构,用于敲击集料通腔,便于物料顺利下料;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漏料通槽、集料通腔与集料框的有效配合,既不影响台座上部件的设置,同时由于物料体量较小,在不增加工作强度的前提下又无需外加驱动力,更加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机工作台,包括上下设置的台座与支撑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上开设有条形的漏料通槽,所述通槽下方设有向下缩口设置的集料通腔,所述集料通腔下端设有集料框,其中,所述集料通腔设有用于防止其堵塞的防堵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通腔包括上下设置的缩口结构的导料腔与竖中通腔结构的落料腔,所述集料框设置在落料腔的出料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通腔内壁涂布有疏水涂层。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压力机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腔设有开合设置的柜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机工作台,包括上下设置的台座与支撑腔,所述台座上开设有条形的漏料通槽,通槽下方设有向下缩口设置的集料通腔,所述集料通腔下端设有集料框,集料通腔设有用于防止其堵塞的防堵机构。加工过程中散落在台座上的物料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导入漏料通槽,穿过漏料通槽的物料能在缩口设置的集料通腔的作用下进行汇集,最后掉落至集料框内进行收集,只需在集料框内的物料装载满时更换即可;由于物料体量不大,定时人工清理,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均较小,并且人工操作也无需外加驱动力驱动,使得本工作台上开始的漏料通槽能有利于对台座上物料的收集;而集料通腔、集料框配合实现对台座上物料的手动清理以及自动收集,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飞,张保平,马小星,张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迅风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