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5597发布日期:2023-06-17 09:4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形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粒设备,具体为一种球形抛丸机。


背景技术:

1、在制粒生产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颗粒制成球形,这时就需要使用球形抛丸机将其制成球形颗粒。球形抛丸机一般是在圆柱形容器内设置有一个转盘,转盘和容器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粒子在转盘旋转作用下受到离心力向外移动,在转盘和容器之间的缝隙吹入空气,使粒子在空气浮力、离心力和自身阻力的作用下形成规则的绳股状运动状态,使粒子表面搓圆。但现有的球形抛丸机的出粒口一般沿容器的径向设置,即出粒口和粒子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度,导致在出粒过程中出粒困难,出粒效率低;另外,现有的容器一般为整体设置,转盘和容器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在制粒过程中,粒子上可能会掉落部分物料进入到缝隙内,对缝隙进行填充,导致转盘在旋转时会出现堵塞,增大转盘旋转时受到的阻力,且空气也不易从缝隙内吹入,因此需要定期对缝隙处进行清理,但现有的球形抛丸机不易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抛丸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形抛丸机,包括下罐体,所述下罐体上设有抛丸装置、出料装置和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上罐体、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上罐体设置在下罐体的上方,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对称设置在上罐体的两侧,且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二连接架均两端分别和上罐体以及下罐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设置在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且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分别和第二连接套的两端连接,所述抛丸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旋转盘和吹气管,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下罐体的下表面,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下罐体并和旋转盘的下表面连接,旋转盘的外缘和第一连接套以及第二连接套之间设置有缝隙,吹气管设置在下罐体的一侧。

5、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壳、出料管和挡料机构,所述出料壳设置在上罐体的一侧,出料管设置在出料壳内,且出料管的中心轴线和上罐体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便于提高出料效率。

6、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挡料机构包括安装架、气缸和挡板,所述安装架设置在出料壳上,挡板滑动设置在出料壳内,气缸设置在安装架上,且其伸缩端和挡板连接,便于在搓圆时对出料管进行遮挡。

7、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罐体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上料斗,便于上料。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罐体的一侧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设有喷淋头,便于对粒子喷水。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罐体的一侧设有气泵,气泵和吹气管连接,便于进气。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套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以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处,便于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进行连接固定。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上罐体内设有导向板,便于将粒子导入到旋转盘的中心。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抛丸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出料管和上罐体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此时出料管和粒子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90度,因此可以大幅度提升出料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进行连接和封闭,旋转盘设置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处,便于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拆卸下来,对其进行清理,防止物料对进气缝隙进行堵塞;

16、3、本实用新型中在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当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拆卸下来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对上罐体进行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球形抛丸机,包括下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罐体(1)上设有抛丸装置、出料装置和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上罐体(2)、第一连接套(3)、第二连接套(4)、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所述上罐体(2)设置在下罐体(1)的上方,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对称设置在上罐体(2)的两侧,且第一连接架(5)以及第二连接架(6)均两端分别和上罐体(2)以及下罐体(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设置在上罐体(2)和下罐体(1)之间,且第一连接套(3)的两端分别和第二连接套(4)的两端连接,所述抛丸装置包括第一电机(7)、旋转盘(8)和吹气管(9),所述第一电机(7)设置在下罐体(1)的下表面,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下罐体(1)并和旋转盘(8)的下表面连接,旋转盘(8)的外缘和第一连接套(3)以及第二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缝隙,吹气管(9)设置在下罐体(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壳(10)、出料管(11)和挡料机构,所述出料壳(10)设置在上罐体(2)的一侧,出料管(11)设置在出料壳(10)内,且出料管(11)的中心轴线和上罐体(2)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形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包括安装架(12)、气缸(13)和挡板(14),所述安装架(12)设置在出料壳(10)上,挡板(14)滑动设置在出料壳(10)内,气缸(13)设置在安装架(12)上,且其伸缩端和挡板(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2)的上方设有盖板(15),盖板(15)上设有上料斗(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2)的一侧设有水管(17),水管(17)的一端设有喷淋头(18),下罐体(1)的一侧设有气泵(19),气泵(19)和吹气管(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片(20),第二连接套(4)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片(2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20)和第二连接片(21)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20)以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21)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2)内设有导向板(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形抛丸机,包括下罐体,所述下罐体上设有抛丸装置、出料装置和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上罐体、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上罐体设置在下罐体的上方,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对称设置在上罐体的两侧,且第一连接架以及第二连接架均两端分别和上罐体以及下罐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设置在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且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分别和第二连接套的两端连接,本技术中出料管和上罐体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此时出料管和粒子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90度,因此可以大幅度提升出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莹,陈乙实,王红英,赵雅琴,冯娇娇,王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保灵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