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5045发布日期:2023-06-14 19:3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铝及铝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对铝液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在铸造前需要对铸造模具进行预热,使模具达到一定温度以防止铸造过程铝液降温而不满足工艺要求。

2、目前铸造模具预热主要有天然气燃烧烘烤预热和电加热预热两种预热方式,其中天然气燃烧烘烤预热无法精准控制预热温度,并且存在烘烤不均匀以及各铸造模具预热温度不一致的问题,易导致铸造铝液温度达不到工艺需求,另外天然气烘烤时由于短时间内温度急剧上升,极易造成模具铸盘耐火材料部分脱落,导致后续铸造铝制品夹渣,影响产品质量,另外因天然气成分复杂,其燃烧产生的反应物附着在铸造模具上会腐蚀模具,从而影响铸造模具寿命,而且铸造过程中天然气燃烧产物也会被带入铝液中影响铝液纯净度,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水气还会导致铸锭内部气孔缺陷。

3、电加热没有反应产物腐蚀铸造模具的问题,电加热预热有线上预热和线下预热,其中线下预热多采用模具加热炉进行预热,温度控制精准,但由于其不是直接在铸造产线上进行预热,铸造模具预热完成后,还需要将模具装配至铸盘后方可进行铸造生产,而预热后的铸造模具处于高温状态,装配作业极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装配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铸造模具会出现温降的情况,这不利于后续铸造过程铝液温度控制。电加热线上预热一般采用电阻丝或硅碳棒进行预热,电阻丝预热需要根据选择的电阻丝来确定加热温度,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300℃,且温度均匀性差,很难满足工艺要求,因此一般在铸造前还是需要采用天然气燃烧烘烤进一步对模具进行预热,这就带来了上述天然气烘烤的各种问题,而硅碳棒加热预热过程中存在硅碳棒掉渣的问题,导致后续铸造铝制品夹渣,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能够用于铸造模具的在线预热,并且加热温度和加热均匀性均满足工艺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包括外壳,且所述外壳设于铸造模具上侧,所述外壳上侧设有上盖、下侧设有底板组件,所述铸造模具上设有多个依次连通的铸孔腔,所述底板组件设有多个铸孔腔加热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多个加热元件,且所述加热元件与铸孔腔加热孔一一对应,所述铸孔腔加热孔与铸孔腔一一对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导电铜排,且各个加热元件上端均与所述导电铜排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热电偶,且所述热电偶与一个智能温控表连接。

4、所述热电偶外侧套装有热电偶保护套。

5、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中间底板和设于所述中间底板两侧的侧底板,所述中间底板两侧设有第一半槽,所述侧底板靠近中间底板一侧设有第二半槽,且所述第一半槽与对应的第一半槽形成所述铸孔腔加热孔。

6、所述中间底板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侧底板靠近所述中间底板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对应的第二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

7、所述中间底板前端设有一个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头端加热孔与对应的加热元件对准,所述头端加热孔设于所述铸造模具的开口流道上侧。

8、所述加热元件采用碳晶发热盘。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将各个加热元件及热电偶加装在外壳上后整体设置于铸造模具上,能够用于铸造模具的在线预热,并且各个加热元件分别对应铸造模具上的铸孔腔,加热温度和加热均匀性均满足工艺要求。

11、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线电加热的方式,有效避免天然气燃烧副产物腐蚀模具及污染铝液的风险,并且采用碳晶加热盘加热有效避免电阻丝温度控制不均匀、温度不满足工艺需求和硅碳棒加热的掉渣问题。

12、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铸造模具的耐火材料预热排潮,且对耐火材料预热排潮时,其升温过程是一个温度爬升的过程,不存在温度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导致的耐火材料脱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6),且所述外壳(6)设于铸造模具(8)上侧,所述外壳(6)上侧设有上盖(9)、下侧设有底板组件(7),所述铸造模具(8)上设有多个依次连通的铸孔腔(801),所述底板组件(7)设有多个铸孔腔加热孔(703),所述外壳(6)内部设有多个加热元件(5),且所述加热元件(5)与铸孔腔加热孔(703)一一对应,所述铸孔腔加热孔(703)与铸孔腔(801)一一对应,所述外壳(6)内部设有导电铜排(4),且各个加热元件(5)上端均与所述导电铜排(4)连接,所述上盖(9)上设有热电偶(1),且所述热电偶(1)与一个智能温控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1)外侧套装有热电偶保护套(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7)包括中间底板(701)和设于所述中间底板(701)两侧的侧底板(702),所述中间底板(701)两侧设有第一半槽,所述侧底板(702)靠近中间底板(701)一侧设有第二半槽,且所述第一半槽与对应的第一半槽形成所述铸孔腔加热孔(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底板(701)两侧设有第一连接块(7021),所述侧底板(702)靠近所述中间底板(701)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块(7011),且所述第一连接块(7021)和对应的第二连接块(7011)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底板(701)前端设有一个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头端加热孔(704)与对应的加热元件(5)对准,所述头端加热孔(704)设于所述铸造模具(8)的开口流道(802)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5)采用碳晶发热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铸造模具的预热装置,包括外壳,且所述外壳设于铸造模具上侧,所述外壳上侧设有上盖、下侧设有底板组件,所述铸造模具上设有多个依次连通的铸孔腔,所述底板组件设有多个铸孔腔加热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多个加热元件,且所述加热元件与铸孔腔加热孔一一对应,所述铸孔腔加热孔与铸孔腔一一对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导电铜排,且各个加热元件上端均与所述导电铜排连接,所述上盖上设有热电偶,且所述热电偶与一个智能温控表连接。本技术能够用于铸造模具的在线预热,并且加热温度和加热均匀性均满足工艺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白毅,沈英华,马青,贾文花,徐亚军,马小红,杨世虎,李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