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膜、工具、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8553发布日期:2023-09-09 00:2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被膜、工具、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膜、工具、及机床。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知有对齿轮等工件进行切削的机床。机床通过使滚齿刀(hob cutter)、插齿刀(pinion cutter)、刮齿刀(skiving cutter)、剃齿刀(shaving cutter)等工具与工件的表面接触来对工件进行切削。此种工具具有基材、以及覆盖基材的表面的被膜。被膜例如使用al-cr-n系的硬质被膜。

2、关于现有的工具的被膜,例如记载于日本专利特开2013-032578号公报中。

3、由于切削工具是对金属制的工件进行切削的工具,因此对表面的被膜要求非常高的硬度。然而,高硬度的材料由于韧性低,因此存在容易产生裂纹或磨损的问题。因此,以往难以实现使用高硬度的材料且耐磨损性高的被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由单一的材料形成被膜的情况相比耐磨损性更高的被膜。

2、本发明的被膜具有包含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中的至少任一层的层叠单元,所述第一层包含元素组成为由(cr1-a-b-cala[ni1-dzrd]bxc)表示的第一材料的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或氧化物,所述[ni1-dzrd]为zrni化合物,所述x为选自ti、nb、si、b、w、及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所述a、b、c分别表示所述(cr1-a-b-cala[ni1-dzrd]bxc)中的al、[nizr]、x的原子浓度,满足0.5≦a≦0.8、0.01≦b≦0.35、0<c≦0.2,所述d表示所述[ni1-dzrd]中的zr的原子浓度,且为0.2≦d≦0.5,所述第二层包含元素组成为由(alecr1-e-fzf)表示的第二材料的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或氧化物,所述z为选自si、y、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所述e、f分别表示所述(alecr1-e-fzf)中的al、z的原子浓度,满足0.5≦e≦0.8、0.03≦f≦0.3、e+f≦0.9,所述第三层包含元素组成为由(algcr1-g)表示的第三材料的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或氧化物,所述g表示所述(algcr1-g)中的al的原子浓度,满足0.5≦g≦0.8。

3、本发明的工具具有:基材;以及所述被膜,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

4、本发明的机床具有:工件保持部;以及所述工具,对由所述工件保持部保持的工件进行加工。

5、通过本申请发明,被膜的韧性提高。其结果,与仅由第一层、第二层或第三层中的任一种层形成相同厚度的被膜的情况相比,可提高被膜的耐磨损性。

6、有以下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被膜,具有包含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中的至少任一层的层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具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膜,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工具,具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

12.一种机床,具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膜、工具、及机床。本发明的被膜具有包含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中的至少任一层的层叠单元。第一层为由(Cr1‑a‑b‑cAla[Ni1‑dZrd]bXc)表示的第一材料的氮化物等。X为选自Ti、Nb、Si、B、W、及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a、b、c、d表示原子浓度。第二层为由(AleCr1‑e‑fZf)表示的第二材料的氮化物等。Z为选自Si、Y、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e、f表示原子浓度。第三层为由(AlgCr1‑g)表示的第三材料的氮化物等。g表示原子浓度。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拓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尼得科机床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