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件内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43804发布日期:2023-04-26 03:4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管件内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抛光装置,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管件内壁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1、不锈钢管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海洋、核能、医疗器械和石化等领域,铝管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主要用于高端产品的流体输送管道。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们对不锈钢管件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降低不锈钢管件内壁的粗糙度可以减少内壁对流体的阻力及物料在内壁的吸附的效果,所以,人们对不锈钢管件内壁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2、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针对口径较小的不锈钢内壁抛光一般是采用磨粒流对其内壁抛光,口径较大的大都是通过驱动抛光装置在其内部移动,并进行抛光操作,如专利 cn201910304286.5 中所示,但是这种方式难以运用在长度较长的不锈钢上,进而使得不便于对较长不锈钢内壁进行抛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管件内壁抛光装置,以解决无法方便对较长不锈钢内壁进行抛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3、底座和不锈钢管件,且不锈钢管件位于底座的顶部;

4、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悬浮在不锈钢管件的内壁,且抛光组件采用液压的方式与不锈钢管件的内壁紧贴合,以使对不锈钢管件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安装壳体和储液壳,所述安装壳体侧壁的中部活动设有抛光气囊,所述抛光气囊的表面固定粘黏有抛光颗粒,所述抛光气囊相对应安装壳体内部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隔板,所述限位隔板的中部和储液壳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将抛光气囊和储液壳相连通的连接软管,所述储液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储液壳远离第一电磁铁位置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中部固定嵌入有第一永磁铁块;

5、定位组件一,所述定位组件一设置在抛光组件的两端,且定位组件一采用磁场同性相斥的原理对抛光组件进行定位,以使对抛光组件水平移动进行限制;

6、定位组件二;所述定位组件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中部,且定位组件二采用磁场同性相斥的原理对抛光组件进行定位,以使对抛光组件跟随不锈钢管件转动进行限制;

7、悬浮组件,所述悬浮组件设置在底座的顶部,且悬浮组件采用磁悬浮原理驱动抛光组件悬浮,以使抛光组件可以在不锈钢管件的内壁移动;

8、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驱动组件和移动驱动组件;

9、所述转动驱动组件设置在不锈钢管件表面的两端,以使不锈钢管件转动;

10、所述移动驱动组件设置在不锈钢管件一端表面,以使不锈钢管件沿轴向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表面为八面型结构,且安装壳体的内壁为圆形结构,所述安装壳体由两个半壳体组成,且两个半壳体相对面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储液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储液壳分别位于安装壳体内部的两端,两个所述储液壳相对面的一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池组和隔磁板,所述电池组位于隔磁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并定位限位隔板的凹槽,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抛光气囊活动连接在通孔的内壁,且抛光气囊通过通孔活动贯穿安装壳体的侧壁,所述电池组内部的干电池的电压为12v,所述隔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抛光气囊表面的抛光颗粒的粗糙度自左向右逐渐圆滑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活塞相对应第一电磁铁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且波纹管固定连接在储液壳的内壁,所述波纹管的内部设有压力油,所述波纹管的内部通过连接软管与抛光气囊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壳相对应第一电磁铁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水罩,且第一电磁铁位于隔水罩内部,所述第一永磁铁块远离第一电磁铁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远离第一永磁铁块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固定嵌入在储液壳远离第一电磁铁位置的一端内壁。

13、优选的,所述限位隔板相对应连接软管位置的中部固定嵌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转动连接在连接软管的表面,所述连接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螺纹套沿连接软管表面移动的限位圈,所述连接软管固定嵌入在储液壳侧壁的中部。

14、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一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相对应安装壳体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相对应安装壳体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且法兰与安装壳体相对面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连接盖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八面台状的环形结构,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永磁铁块,所述安装架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第二永磁铁块限制在容纳槽内部的固定盖,所述底座相对应安装架位置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为圆台状的环形结构,所述固定圈的内壁固定嵌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永磁铁块与连接管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且第二永磁铁块与对应位置的第二电磁铁平行设置。

15、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二包括永磁铁板,所述永磁铁板固定连接在隔磁板的顶部,所述永磁铁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永磁铁板分别位于电池组的两端,两个所述永磁铁板与隔磁板的倾斜角度为60°,所述底座相对应永磁铁板位置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嵌入有第三电磁铁,且第三电磁铁底部与永磁铁板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

16、优选的,悬浮组件包括磁悬浮电路板,且磁悬浮电路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磁悬浮电路板的保护罩,且磁悬浮电路板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所述隔磁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浮子,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总控制器电路板和驱动控制器电路板,所述总控制器电路板的连接端与驱动控制器电路板的连接端双向连接,且驱动控制器电路板的连接端与磁悬浮电路板的连接端双向连接,所述总控制器电路板为arduino uno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电路板为l298n驱动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电路板用于接收反馈信息和下达控制命令,所述驱动控制器电路板用于直接控制磁悬浮电路板执行各项操作,所述磁悬浮电路板的顶部集成有用于检测浮子移动的霍尔感应器。

17、优选的,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夹持环,所述夹持环转动设置在不锈钢管件的表面,所述夹持环通过轴承架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夹持环侧壁的中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一端铰接有夹持臂,且夹持臂紧密贴合在不锈钢管件的表面,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底部与夹持臂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为工字型结构,且第一滑块的底部圆滑设置,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弹簧,且第二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活动槽内壁的顶部,所述夹持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大与不锈钢管件表面之间摩擦的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表面开设有沿不锈钢管件轴向设置的防滑纹,所述夹持环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夹持环关于固定板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夹持环远离夹持臂位置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的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18、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送料壳体,所述送料壳体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主动辊关于送料壳体中点的水平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主动辊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远离主动辊位置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且驱动轮紧密贴合在不锈钢管件的表面,所述驱动轮的表面开设有沿不锈钢管件径向设置的防滑纹,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导向架,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阻尼弹簧,且导向架和第三阻尼弹簧均分别固定连接在送料壳体的内壁。

1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安装架、固定盖、连接盖、法兰、安装壳体、储液壳和活塞均分别为碳纤维构件,所述隔磁板为硅钢片材料构件。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通过压力油带动抛光气囊膨胀,并使其表面的抛光颗粒紧密贴合在不锈钢管件的内壁,此时不锈钢管件转动,抛光颗粒与不锈钢管件的内壁摩擦实现对不锈钢管件内壁的抛光,且由于抛光组件受非接触式限制使其固定不动,同时不锈钢管件转动并移动实现抛光操作,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于对长度较长不锈钢管件内壁的抛光,从而实现了便于对长度较长不锈钢管件内壁进行抛光的目的;

22、2、本发明同时还可对摩擦精度进行调节,摩擦的精度可以通过改变不锈钢管件移动快慢来实现,当不锈钢管件的移动速度较慢时,此时抛光气囊表面的抛光颗粒对不锈钢管件内壁打磨的时间更长,精度更高,且采用液压油驱动抛光气囊膨胀,使得所有抛光气囊表面的抛光颗粒与不锈钢管件内壁的挤压力相同,避免出现挤压力度不一造成抛光不平整的情况发生,通过抛光气囊表面的抛光颗粒的粗糙度自左向右逐渐圆滑设置,这就使得当不锈钢管件移动过程中,会使得抛光气囊表面粗糙的抛光颗粒首先会与不锈钢管件的内壁进行抛光,但是该过程为粗抛光,抛光精度较低,在不锈钢管件继续移动过程中抛光气囊表面光滑的抛光颗粒,在重新对粗抛光的位置在此进行抛光,此过程为精抛光,从而使得可以对不锈钢管件内壁进行高精度抛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