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

文档序号:35344116发布日期:2023-09-07 17:1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电磁喷涂,具体为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表面喷涂是使工件表面强化和表面防护的一门技术,如中国专利cn202110567935.8公开了一种电磁喷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利用电磁阀控制惰性气体进入涂料室的流速,涂料室的另一端设置喷料口,加速管道的出口端与喷头连接,涂料室中三级加速圈可以使涂料经过三次加速,更好的与基体表面结合,从而减少了涂层孔洞,提高了涂料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

2、但是这种喷涂方法难以完全消除涂层的酥松孔洞,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解决了难以完全消除涂层的酥松孔洞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导丝嘴将丝材导出至基板上,过程中会经过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对待喷涂的丝材进行加热软化;

4、步骤二、被加热软化之后的丝材通过导丝嘴被输送至电磁脉冲线圈处,电磁脉冲线圈启动产生电磁力,飞板本体经过电磁脉冲的冲击力,会在高速下撞击基板;

5、步骤三、在撞击的同时通过飞板本体的飞板刃口剪切丝材,被剪切的丝材在飞板本体的高速撞击作用下,与基板形成冶金结合;

6、步骤四、同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由于主动锥齿轮与搅拌头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因此搅拌头驱动锥齿轮和搅拌针实现转动,搅拌针对基板的表面进行搅拌摩擦,使喷涂在基板表面的丝材产生剧烈塑性变形,基板上的丝材被进一步碾压成致密涂层,至此完成基于丝材的喷涂过程。

7、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摩擦组件,所述搅拌摩擦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导丝嘴,所述导丝嘴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上部侧壁上,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送丝机,所述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绕设在搅拌摩擦组件的外部,所述送丝机的内部设置有丝材,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设置有搅拌头驱动组件,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飞板组件,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且位于飞板组件的上部设置有电磁脉冲线圈,所述搅拌摩擦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基板。

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摩擦组件包括搅拌针,所述搅拌针的底部转动贯穿壳体的底部,所述搅拌针左右两侧的下部均开设有丝材出口,所述搅拌针的内腔上部固定设置有密封轴承。

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轴承固定套设在导丝嘴的外部,所述搅拌针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两个支撑轴承,两个所述支撑轴承的外壁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头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腔右侧上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

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针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搅拌头驱动锥齿轮,所述搅拌头驱动锥齿轮的顶部与主动锥齿轮的底部相啮合。

12、进一步的,所述飞板组件包括飞板本体,所述飞板本体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飞板本体套设在搅拌针的外部,所述飞板本体的中间开设有飞板刃口,所述飞板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弹性连接件。

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弹性连接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侧壁上,所述电磁脉冲线圈套设在搅拌针的外部。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通过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摩擦组件,搅拌摩擦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导丝嘴,导丝嘴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上部侧壁上,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送丝机,壳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绕设在搅拌摩擦组件的外部,送丝机的内部设置有丝材,壳体的内腔上部设置有搅拌头驱动组件,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飞板组件,壳体的内腔底部且位于飞板组件的上部设置有电磁脉冲线圈,搅拌摩擦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基板,通过飞板本体、飞板刃口、弹性连接件以及电磁脉冲线圈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使飞板本体高速撞击基板,使剪断的丝材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冶金结合,从而减少涂层内部的孔洞间隙。

17、2、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通过飞板本体位于壳体的底部,飞板本体套设在搅拌针的外部,飞板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弹性连接件,两个弹性连接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侧壁上,电磁脉冲线圈套设在搅拌针的外部,通过搅拌针、伺服电机、主动锥齿轮以及搅拌头驱动锥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搅拌针高度旋转对基板表面上的丝材进行碾压,从而形成致密的涂层或增材层,完全消除涂层的酥松孔洞。

18、3、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通过飞板本体的中间开设有飞板刃口,飞板刃口的设置,使飞板本体在撞击过程中能及时将丝材剪断,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摩擦组件(2),所述搅拌摩擦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导丝嘴(3),所述导丝嘴(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腔上部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送丝机(4),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加热线圈(5),所述加热线圈(5)绕设在搅拌摩擦组件(2)的外部,所述送丝机(4)的内部设置有丝材(6),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搅拌头驱动组件(7),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飞板组件(8),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且位于飞板组件(8)的上部设置有电磁脉冲线圈(9),所述搅拌摩擦组件(2)的下方设置有基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摩擦组件(2)包括搅拌针(21),所述搅拌针(21)的底部转动贯穿壳体(1)的底部,所述搅拌针(21)左右两侧的下部均开设有丝材出口(22),所述搅拌针(21)的内腔上部固定设置有密封轴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轴承(23)固定套设在导丝嘴(3)的外部,所述搅拌针(21)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两个支撑轴承(24),两个所述支撑轴承(24)的外壁均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驱动组件(7)包括伺服电机(71),所述伺服电机(71)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腔右侧上部,所述伺服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针(21)的外壁上部固定套设有搅拌头驱动锥齿轮(73),所述搅拌头驱动锥齿轮(73)的顶部与主动锥齿轮(72)的底部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板组件(8)包括飞板本体(81),所述飞板本体(81)位于壳体(1)的底部,所述飞板本体(81)套设在搅拌针(21)的外部,所述飞板本体(81)的中间开设有飞板刃口(82),所述飞板本体(8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弹性连接件(8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连接件(8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腔侧壁上,所述电磁脉冲线圈(9)套设在搅拌针(21)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摩擦组件,所述搅拌摩擦组件的内部设置有导丝嘴,所述导丝嘴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腔上部侧壁上,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送丝机,涉及电磁喷涂技术领域,基于丝材破碎的电磁喷涂方法及装置,通过飞板本体、飞板刃口、弹性连接件以及电磁脉冲线圈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使飞板本体高速撞击基板,使剪断的丝材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冶金结合,从而减少涂层内部的孔洞间隙,通过搅拌针、伺服电机、主动锥齿轮以及搅拌头驱动锥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搅拌针高度旋转对基板表面上的丝材进行碾压,从而形成致密的涂层或增材层,完全消除涂层的酥松孔洞。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扬,谢吉林,张体明,陈长锐,王善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航空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