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15194发布日期:2023-11-17 10:5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对于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部件的工程合金来说,在厚截面上实现构件均匀硬化的能力(即淬透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需求。从工业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定义深淬透性合金为能够在100mm厚的截面上保持约95%的抗拉强度(uts)的合金。亚稳β-钛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其高比强度与成型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各类钛合金中被认为具有最佳的深度淬透性。亚稳β-ti合金经淬火-人工时效处理后,大量hcp结构的次生α相从bcc基体中析出、可大幅提升合金强度。时效后,合金强度、塑性和韧性间的匹配和协调与α相的析出情况密切相关。从此方面来说,控制α析出相的大小、密度、形态和分布非常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α相的形核机制。除了常规的均匀形核外,α相的异质形核也可以发生在晶界、位错或ω、β′、o′或o″等各种位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有大量研究集中在此方面,主要包括改变化学成分和/或热处理制度,以获得理想的细小弥散分布的α微观结构。

2、当前,在多种亚稳β型ti合金的工业应用中,均基于ω辅助α成核这一机制以优化析出相的尺寸、密度与分布。通常,人工时效过程中的相变序列遵循ωath→ωiso→α的特定顺序。然而,上述制备加工方法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考虑到各种α和β稳定元素在α相成核过程中的元素分配扩散过程,仍然需要一段超长的时间,导致多数亚稳β-钛合金的时效硬化动力学异常缓慢,如达到峰值时效一般需要数十个小时,且双级时效工艺的使用亦增加了工艺复杂性与制备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但如若采用简单的单级等温均匀化热处理制度,α相的析出通常较为粗大、长度可达到数十微米,且其数量密度较低,不利于合金力学强度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当固溶状态β-钛合金在低温区间短时退火时,大量等温ω的形成与快速粗化使材料显著脆化,延伸率几乎损失殆尽,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亚稳β-钛合金在固溶状态及低温退火态下应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制备均匀亚稳β-钛合金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旨在满足组织中α析出相细小弥散分布的前提下,解决析出动力学慢的问题,优化工艺、进而提升合金力学强度。对固溶处理后ti-v-cu合金进行室温预变形以及人工时效处理,通过预应变引入的滑移带和位错:一方面通过位错的管扩散机制加速元素扩散、促进相分离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滑移带周围区域的局部应力集中诱导人工时效早期实现bcc→hcp结构的形核。在此情况下,析出速度得以大幅加快、析出序列得到调控,α不再依靠ω辅助形核,等温ω相对塑性的损害也得以显著减轻。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4、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航空航天ti-v-cu合金结构件材料时效硬化速率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先将ti-v-cu合金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t1并保温时长t1,其中,800℃≤t1≤950℃,5min≤t1≤60min,随后在间隔不超过1min内直接水淬或空冷获得固溶态样品;冷却到室温开展预变形(拉伸/压缩/轧制),变形量1-10%,随后加热至t2温度进行人工时效硬化处理t2时长,其中,400℃≤t2≤600℃,1min≤t2≤24h,。

5、优选的,淬火冷却为15-25℃的水淬处理。

6、优选的,人工时效硬化处理其温度为450~550℃,时间为1min~24h。

7、优选的,快速时效硬化ti-v-cu基合金结构件,由以下成分组成:v:10-25wt.%、cu:0.1-6wt.%,余量为商业纯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含量小于0.02%。

8、优选的,亚稳β钛合金材料采用真空熔炼方式制备,固溶处理前为热轧板材/锻造件,热轧/锻造温度为720-900℃之间,总压下量在70-90%之间。

9、有益效果:

10、(1)本发明公开的加工制备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高密度α相形核的析出动力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抑制时效初期ωiso形成与粗化,从而制备出高强塑性的大型结构件,其力学性能媲美当前双级时效工艺制备的构件,满足工业要求,保证其用于制造中大型零件时的安全性。

11、(2)与采用传统的固溶+单级/双级时效钛合金中大型结构件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强塑性亚稳β钛合金大型结构件的制备方法,一能够实现快速设计迭代,节省反复热处理、冷却所耗费的时间而缩短研发周期;二预变形能够减少后续加工需求,快速高效的同时节约了原材料和制造成本,大大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量。

1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方法制备ti-v-cu基合金结构件,处理方法为:先对材料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及后续热轧或热锻造;后将ti-v-cu合金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t1并保温时长t1,其中,800℃≤t1≤950℃,5min≤t1≤60min,随后在间隔不超过1min内直接水淬或空冷获得固溶态样品;冷却到室温开展预变形以保证在后续时效过程中快速析出α相,变形量1-10%,随后快速加热至t2温度进行人工时效硬化处理t2时长,其中,400℃≤t2≤600℃,1min≤t2≤24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时效硬化ti-v-cu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淬的温度为15-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时效硬化ti-v-cu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时效为在450℃-550℃区间时效1min-24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时效硬化ti-v-cu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量为v:10-25wt.%、cu:0.1-6wt.%,余量为纯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含量小于0.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时效硬化亚稳β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制造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组织中α析出相细小弥散分布的前提下,解决析出动力学慢的问题,进而优化工艺、进而提升合金力学强度。对固溶处理后Ti‑V‑Cu合金进行室温预变形以及人工时效处理,通过预应变引入的滑移带和位错:一方面通过位错的管扩散机制加速元素扩散、促进相分离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滑移带周围区域的局部应力集中介导在人工时效早期实现bcc→hcp结构的形核。在此情况下,析出速度得以大幅加快、析出序列得到调控,α不再依靠ω辅助形核,等温ω相对塑性的损害也得以显著减轻。

技术研发人员:徐舜,潘士伟,范群波,杨林,张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