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3308发布日期:2023-12-25 15:3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冶金,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工业纯铁是一种含碳量很低的金属材料,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铁,其他合金元素越低越好。工业纯铁室温组织以铁素体为主,具有质地柔软、韧性大、延展性好、电磁性能优异等特点,占据越来越广泛的市场地位。工业纯铁的冶炼工艺流程为铁水预脱硫→转炉→lf精炼炉→rh真空处理→连铸。通常在rh真空条件下进行吹氧脱碳、铝脱氧,破空后软吹,并静置12min以上(专利cn113512619a);或在rh真空条件下进行吹氧脱碳、铝脱氧,并加入40al改质剂(专利cn113774277a)导致rh工序周期较长。而针对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在0.05~0.1%;lf炉仅通电升温不脱氧,不造白渣;rh炉不进行吹氧处理,仅利用钢水自带的氧含量进行脱碳,脱碳结束后用铝进行脱除钢水剩余氧,之后在渣面加入炉渣改质剂,此种方法冶炼,在rh进行炉渣改质时,由于渣面结壳,改质效果较差,改质结束后炉渣全铁含量基本在10%左右。在连铸浇铸过程中,炉渣中的氧化铁与钢水中的al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al2o3,导致结晶器水口和大包水口堵塞结死,且浇铸出的铸坯夹杂物含量高,铸坯全氧含量高,无法满足成分要求。

2、专利cn102978505a公开了一种高强if钢的冶炼方法,转炉出钢后加入中碳锰铁合金,同时加入小粒白灰和含40%~50%金属铝的缓释脱氧剂对炉渣进行改质,rh处理采用钢水自由氧与碳反应进行脱碳深处理,脱碳结束和破空后加入缓释脱氧剂对炉渣进一步改质,最终rh出站炉渣feo含量可控制在10%以内,满足了板坯汽车板的浇铸要求。然而方坯连铸机要求炉的feo含量更低,该专利方法不适用。

3、专利cn111518988a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钢精炼渣改质的方法,转炉冶炼结束后出钢,出钢过程加入小粒白灰和含质量分数55%~65%金属铝的第一缓释脱氧剂获得第一改质渣的钢液;在rh炉对第一改质渣的钢液进行脱碳处理后,向渣面加入含质量分数40%~50%金属铝的第二缓释脱氧剂,并盖上钢包包盖,由包盖内喷吹燃气和氧气燃烧渣面促进化渣,最终rh处理结束后精炼渣中的feo含量可稳定控制在3%以内。该专利技术需要额外对钢包包盖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加热功能,且工艺过程复杂。

4、专利cn111893245a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钢精炼渣改质剂及其改质方法,针对超低碳钢冶炼,出钢温度控制在1680~1700℃,碳含量控制在0.03~0.05%,氧含量控制在0.05~0.075%,出钢过程采用滑板挡渣,出钢结束后钢水调运至rh工位,期间不加入任何造渣料。rh处理过程利用钢水氧脱碳,之后加入铝丸脱氧,脱氧结束后加入改质剂防止炉渣中的氧向钢水传递,之后加入其它合金进行钢水合金化,并纯循环6-10min破空,真空破空后钢水再镇静25~40min,最后上连铸平台浇铸。该专利改质剂为球形,内部核心为铝铁合金,外围为混合渣料,铝铁合金中的铝含量为38~42%,铝铁合金占改质剂的重量占比为20~30%,混合渣料包含cao、al2o3、mgo和sio2,cao重量占比为60~65%,al2o3重量占比为25~30%,mgo重量占比为5~8%,sio2重量占比为2~5%,改质剂冷压为球形后,其直径尺寸为5~10cm,密度为3.5~4.0kg/m3。该改质剂在rh处理过程中通过料仓加入到真空室的钢水中,并利用钢水循环的动能和改质剂与钢水的密度差,使改质剂位于钢水和炉渣之间形成隔离层,使高氧化性的精炼渣和钢水不直接接触,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且隔离层中的渣成分具有较好的吸附al2o3类夹杂物,提高钢水洁净度。该专利的改质剂结构为球形,内部核心为铝铁合金,外围为混合渣料,通过将改质剂加入到钢渣界面,利用改质剂中的铝元素隔绝炉渣向钢水传氧,在rh中加入,使改质剂上浮至渣金界面,推测该改质剂中的铁主要用来调整密度;在rh工位加入炉渣改质剂,改质剂到达渣金界面后一直与炉渣的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三氧化二铝,最后将炉渣中的氧脱除至3%以下,为了保证钢水的洁净度,rh工位处理结束后需要静置25-40分钟,使炉渣与改质剂充分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通过lf处理过程的炉渣改质技术,实现精炼炉渣脱氧造白渣的同时,保证钢水含有一定的氧含量,并且rh无需吹氧处理,脱碳完成后,炉渣feo含量能控制在2%以内,连铸顺利浇铸,且铸坯全氧能控制在50ppm以内。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该工业纯铁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1%、[si]≤0.01%、[mn]≤0.05%、[p]≤0.01%、[s]≤0.010%、[al]0.03~0.05%、全氧≤0.005%,其余为fe。本发明通过在精炼炉对炉渣进行改质,实现炉渣低氧化性的同时保证钢水具有一定的氧含量,满足rh脱碳的需求,同时rh处理结束炉渣氧含量可控制在2%以内,提高钢水可浇性。

3、具体方法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4、120t转炉冶炼,kr铁水脱硫→bof冶炼→lf精炼炉渣改质→rh脱碳脱氧→连铸,具体操作步骤为:

5、步骤一,kr铁水脱硫,脱硫后要求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1%以下。

6、步骤二,bof冶炼,转炉冶炼采用脱硫铁水+清洁废钢的冶炼方式,铁水比控制在75%~90%,废钢比控制在10%~25%,铁水锰含量要求≤0.35%,废钢锰含量要求≤0.35%;采用双渣法冶炼,一次倒渣熔池温度控制在1300~1400℃同时炉渣碱度控制在1.0~1.5,炉渣mgo控制在10~15%;吹炼终点温度控制在1620~1650℃,终点成分控制在[c]≤0.05%,[mn]≤0.05%,[p]≤0.015%,[s]≤0.01%,[o]:0.06~0.1%,吹炼终点炉渣成分为:cao:30%~45%,mgo:10%~20%,sio2:10%~20%,feo:12%~25%,mno:5%~10%,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出钢过程不加脱氧剂和合金,仅加入500kg石灰和200kg萤石,采用滑板+挡渣塞双挡操作;

7、步骤三,lf精炼,lf到站炉渣成分控制在cao:40%~50%,caf2:10~20%,mgo:3%~10%,sio2:3%~5%,feo:10%~20%,mno:1%~3%,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水到达精炼后通电升温,钢水温度控制在1640~1680℃;之后加入隔氧剂、电石、铝粒对炉渣进行改质处理,改质后炉渣成分为:cao:55%~65%,caf2:8~15%,mgo:3%~5%,sio2:3%~5%,feo≤1%,mno:1%~3%,al2o3:5~10%,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水成分为[c]≤0.05%、[mn]≤0.05%、[p]≤0.015%、[s]≤0.01%、[o]0.05~0.09%;

8、步骤四,rh脱碳脱氧,rh到站温度控制在1630~1660℃,钢水到达rh后进行循环脱碳处理,采用氩气作为提升气体,真空度控制在133pa以内,脱碳结束后定氧,要求钢水碳含量≤0.002%;根据定氧结果加入铝粒进行脱氧处理,脱氧结束后钢水铝含量控制在0.03~0.05%,钢水氧含量≤0.0015%;破空后加入碳含量≤2%的低碳钢包覆盖剂。

9、步骤五,连铸,连铸工序选用160mm×160mm断面生产,采用保护浇铸,连铸中包采用整体式涂抹料塞棒中包,中包烘烤至1050~1150℃,拉速控制在2.0~2.5m/min;结晶器采用电磁搅拌和非正弦振动模式;二冷采用气雾冷却,弱冷配水;连铸过程使用含碳量≤2%的低碳中包覆盖剂和含碳量≤8%超低碳保护渣。

10、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三所述炉渣改质方法为:先将钢包底吹流量开至防堵塞模式,底吹流量控制在50~100l/min,减少渣金反应;之后向钢包内均匀地加入隔氧剂,隔氧剂加入量为200~500kg,隔氧剂可阻止钢水向炉渣传氧;最后加入50~100kg电石和30~60kg铝粒造白渣,脱除炉渣中的氧。

11、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氧剂为先将铝粉和石灰粉均匀混合后制球,之后在外面包裹一层铁皮;隔氧剂的成分为cao:20~40%,al:10~20%,fe:40~60%,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隔氧剂的粒度控制在20~40mm,密度控制在4.5~5.5g/cm3。

12、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四所述循环脱碳的氩气流量为100~150nm3/h,循环时间控制在3~8min。

13、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四中脱碳结束后根据钢水氧含量加入铝粒,当钢水氧含量≤0.01%,加入铝粒65~75kg;当钢水氧含量0.01~0.02%,加入铝粒80~90kg;当钢水氧含量0.02~0.03%,加入铝粒95~105kg。

14、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四中rh处理结束后,炉渣成分为cao:45%~60%,caf2:5~10%,mgo:3%~8%,sio2:2%~5%,feo:≤2%,al2o3:25~40%,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

15、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五所述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为120~180a,频率为2.2~2.8hz;结晶器振幅控制在-2.5~2.5mm,频率控制在130+40vopm。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发明的隔氧剂的结构为将铝和氧化钙压制成球,在外层包裹铁皮。在精炼处理过程,加入隔氧剂,由于隔氧剂的密度为4.5~5.5g/cm3介于炉渣和钢水之间,加入隔氧剂后隔氧剂熔化散开,分布在炉渣与钢水之间。隔氧剂中最外层的铁融化成铁液,并由于密度的缘故,形成的铁液靠近钢水侧,成为阻隔钢水传氧的第一屏障;隔氧剂中的铝可将部分穿过铁液传递过来的氧反应生成al2o3,成为隔氧的第二屏障;生成的al2o3与隔氧剂中的cao反应生成低熔点的液相钙铝酸盐,该液相最靠近炉渣层能进一步阻止钢水向炉渣传氧,成为隔氧的第三屏障。由此,精炼处理过程可有效阻隔钢水向炉渣传氧。

18、2、在满足阻隔钢水向炉渣传氧的情况下,采用电石和铝粒组合脱除渣面的氧,电石的主要成分为cac2,可与炉渣中的feo发生如下反应:cac2+3feo=cao+2co+3fe,反应生成的co气体在发散过程可搅拌炉渣,促进脱氧反应的进行,生成的cao有利于造白渣;加入铝粒后能保证炉渣feo含量在1%以内,且钢水氧含量可控制在0.05~0.09%,实现rh不吹氧情况下满足脱碳需求。

19、3、隔氧剂被制成20~40mm,且配合加入量,在rh处理过程中也能起到隔氧效果,始终保持阻隔钢水向炉渣传氧的能力,rh脱碳结束后加铝脱除钢水中的氧,最终能保证炉渣feo含量控制在2%以内,实现小方坯含铝钢的顺利浇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