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33768发布日期:2023-12-29 22: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超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产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tc18钛合金是俄罗斯航空材料研究院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高强度高韧钛合金,该合金退火状态下的组织中具有数量大致相等的α相和β相,是退火状态下强度最高的钛合金。由于该合金与高强钢30crmnsia的强度水平相当,且具有良好的塑韧性以及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石油等领域,用tc18钛合金替代高强钢制造承力结构件,可实现飞机减重20%以上,并由于其同时具有高淬透性的优点,从而可用于生产承载高的大截面结构件,而对于超薄超宽的大截面结构件,现有制造方法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包括:

3、步骤1:利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真空感应熔炼,得到tc18钛合金铸锭,且该钛合金铸锭的直径≥800mm、重量≥6吨;

4、步骤2:将所述tc18钛合金铸锭加热并保温后,对其在相变点以上进行开坯锻造,得到tc18钛合金锻坯;

5、步骤3:将所述tc18钛合金锻坯加热后,采用多火次大塑性变形工艺,同时配合小送进横向宽展的锻造方式,制备出厚度为200~260mm、宽度≥2380mm的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

6、步骤4:在所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表面涂覆保温涂层,然后将所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加热后,采用板材轧机轧制得到规格为厚度130mm、宽度2315mm、长度2400mm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半成品;其中,加热温度为β+(10~40)℃,总变形量为10~40%,终轧温度不低于720℃,整个变形过程在4min内完成;

7、步骤5:对所述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半成品进行热处理,并进行表面处理后得到成品,成品规格为厚度120mm、宽度2300mm、长度2300mm。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真空感应熔炼的熔炼电流为22~28ka,熔炼电压为30~40v,熔炼室真空度≤5pa。

9、进一步地,所述开坯锻造的加热温度为1100~1180℃,保温时间为240~480min,变形量为50~75%,变形速度小于20mm/s,终锻温度不低于900℃。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钛合金锻坯加热至(β-60)~1080℃,并保温240~700min,然后进行多火次中间自由锻造,得到所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其中,在多火次中间自由锻造过程中,变形量为30~65%,变形速度小于15mm/s,终锻温度不低于700℃;最后一火次锻造时,变形量为20~50%,变形速度小于15mm/s,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11、进一步地,在步骤4之前刨铣所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上下大面,刨铣结束之后对所述钛合金中间方坯进行超声波探伤,并检测β相变点温度、力学性能及高低倍组织,待所有检测结果符合工艺要求后,再进行所述步骤4。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轧制过程共分四个道次完成,第一道次变形量为10~20%,第二道次变形量为10~15%,第三道次变形量为5~10%,第四道次变形量为整形校平道次,其轧制压下量小于10mm,且前三道次的轧制过程在2min内完成。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热处理是指:将所述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半成品加热至820~850℃,并保温1~3h,然后炉冷至740~760℃,并保温1~3h,然后空冷至室温后,再加热至500~650℃,并保温2~6h,然后空冷至室温。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备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工艺路线,最终突破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网篮组织结构件制备关键技术,使得研制的tc18钛合金结构件的外形尺寸、高低倍组织、力学性能和探伤水平均能满足我国航空航天用钛需求。

16、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真空感应熔炼的熔炼电流为22~28ka,熔炼电压为30~40v,熔炼室真空度≤5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坯锻造的加热温度为1100~1180℃,保温时间为240~480min,变形量为50~75%,变形速度小于20mm/s,终锻温度不低于9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钛合金锻坯加热至(β-60)~1080℃,并保温240~700min,然后进行多火次中间自由锻造,得到所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其中,在多火次中间自由锻造过程中,变形量为30~65%,变形速度小于15mm/s,终锻温度不低于700℃;最后一火次锻造时,变形量为20~50%,变形速度小于15mm/s,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前刨铣所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上下大面,刨铣结束之后对所述钛合金中间方坯进行超声波探伤,并检测β相变点温度、力学性能及高低倍组织,待所有检测结果符合工艺要求后,再进行所述步骤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轧制过程共分四个道次完成,第一道次变形量为10~20%,第二道次变形量为10~15%,第三道次变形量为5~10%,第四道次变形量为整形校平道次,其轧制压下量小于10mm,且前三道次的轧制过程在2min内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热处理是指:将所述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半成品加热至820~850℃,并保温1~3h,然后炉冷至740~760℃,并保温1~3h,然后空冷至室温后,再加热至500~650℃,并保温2~6h,然后空冷至室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超宽TC18钛合金结构件制造方法,包括:进行真空感应熔炼,得到TC18钛合金铸锭;将该钛合金铸锭加热并保温后,对其在相变点以上进行开坯锻造,得到TC18钛合金锻坯;将该钛合金锻坯加热后,采用多火次塑性变形工艺,得到TC18钛合金中间方坯;对该钛合金中间方坯采用板材轧机进行轧制,得到TC18钛合金结构件半成品;对该半成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后,得到所述超宽超薄TC18钛合金结构件成品;该方法能够突破TC18钛合金的尺寸限制,制备出满足航空航天用钛需求的超宽超薄的结构件。

技术研发人员:董轶,李巍,段晓辉,何书林,张俊杰,严学波,张雪敏,王若飞,刘宇舟,欧笑笑,全秀煜,田程,何晨,杨军,杨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