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62712发布日期:2023-12-30 07:0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半硬磁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铁铬钴合金最初是在fe-cr二元合金的基础上加co发展起来的,fe-cr二元合金加入co后,提高了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居里点,同时提高了调幅分解温度,扩大了a→al+a2的分解温度范围,奠定了铁铬钴合金作为硬磁合金的基础。对铁铬钴合金的成分作适当改变或者将热处理工艺做一定修改,可以开发出材料的半硬磁特性,用作磁滞合金。但是由于半硬磁状态下的铁铬钴合金矫顽力仍然较高,相应地可应用的磁化场强度偏高,即使勉强应用在较低磁化场下,其也难以满足性能要求,因此很难应用于磁化场较低的各类磁滞电机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和应用。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o:6%~9%;cr:9%~12%;w:9.5%~12.5%;si:0.8%~1.2%;mn:<0.2%;c:<0.03%;p:<0.02%;s:<0.02%;fe:余量。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幅分解过程中,钴元素主要参与形成强磁性相al的形成,铬元素主要参与弱磁性相a2的形成,设计顺磁性铬元素和铁磁性钴元素处于较低的含量范围,可以有效降低合金的磁感应强度,有助于剩磁的降低,从而可以降低最佳磁场的强度,但同时也会降低矫顽力。钨元素的加入可以弥补钴元素引起的矫顽力下降的影响,由于钨元素在fe中溶解不完全的缘故,势必生成坚硬的脆性ε相,后者成分接近于α相,这类生成物可以充当弥散状态的钉扎点,使矫顽力h c获得提升。

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固溶处理:将含有上述化学成分的坯料缓慢升温到固溶温度,固溶温度为1150℃~1180℃,保温一段时间,再在冷水中淬火;

8、s2.磁场热处理:将步骤s1处理后的材料在2200gs~3200gs磁场强度中进行(655~665)℃等温处理1h~2h,降温后进行时效处理;

9、s3.多级时效处理:将步骤s2处理后的材料进行三级时效处理、四级时效处理或六级时效处理。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坯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规定量的原料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在温度为1150℃~1250℃条件下均匀化4h~6h后,在温度为1000℃~1150℃条件下热锻成带材,然后以50%~60%的变形量完成冷轧工艺,再将上述带材矫平,得到冷轧带坯料。

11、更进一步的,真空感应炉中,炉料的氩气气氛纯度不低于99.95%。

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磁场热处理后,1h~2h匀速降温到620℃~630℃,再进行时效处理。

14、进一步的,步骤s3中,三级时效处理的方法为:在620℃~630℃处理2h后,在600℃处理2h,再在580℃处理3h。

15、进一步的,步骤s3中,四级时效处理的方法为:在620℃~630℃处理1h后,在600℃处理1h,然后在580℃处理2h,再在560℃处理3h。

16、进一步的,步骤s3中,六级时效处理的方法为:在620℃~630℃处理1h后,在600℃处理1h,然后在580℃处理2h,再在560℃处理3h,之后在540℃处理5h,最后在520℃处理7h。

1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用途,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8、一种上述铁铬钴磁滞合金在励磁场为4000a/m~8000a/m的磁滞电机中的应用。

19、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通过对铁铬钴合金中重要元素钴元素、铬元素和钨元素进行合理设计,使铁铬钴合金在最佳磁场强度下保持较高剩磁水平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矫顽力,从而使材料的磁滞性能重要指标pμ/hμ和kμ均具备较高水平,可以满足工作磁场在4000a/m~8000a/m之间的各类磁滞电机的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o:6%~9%;cr:9%~12%;w:9.5%~12.5%;si:0.8%~1.2%;mn:<0.2%;c:<0.03%;p:<0.02%;s:<0.02%;fe:余量。

2.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坯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规定量的原料置于真空感应炉中熔炼,在温度为1150℃~1250℃条件下均匀化4h~6h后,在温度为1000℃~1150℃条件下热锻成带材,然后以50%~60%的变形量完成冷轧工艺,再将上述带材矫平,得到冷轧带坯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感应炉中,炉料的氩气气氛纯度不低于99.9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磁场热处理后,1h~2h匀速降温到620℃~630℃,再进行时效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三级时效处理的方法为:在620℃~630℃处理2h后,在600℃处理2h,再在580℃处理3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四级时效处理的方法为:在620℃~630℃处理1h后,在600℃处理1h,然后在580℃处理2h,再在560℃处理3h。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六级时效处理的方法为:在620℃~630℃处理1h后,在600℃处理1h,然后在580℃处理2h,再在560℃处理3h,之后在540℃处理5h,最后在520℃处理7h。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铁铬钴磁滞合金在励磁场为4000a/m~8000a/m的磁滞电机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铁铬钴磁滞合金及其热处理方法和应用,属于半硬磁材料领域。所述铁铬钴磁滞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o:6%~9%;Cr:9%~12%;W:9.5%~12.5%;Si:0.8%~1.2%;Mn:<0.2%;C:<0.03%;P:<0.02%;S:<0.02%;Fe:余量。本发明通过对铁铬钴合金各元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再结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使材料具备良好的磁滞性能,能够应用在励磁场4000A/m~8000A/m范围内各类磁滞电机中。

技术研发人员:高蔚,李昂,吴福,陈开媛,张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