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生产H08A钢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8271发布日期:2023-12-25 04:1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炼钢生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生产h08a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1、h08a钢坯的非金属夹杂要求严格,由于炉前终点碳控制范围0.04%-0.06%,炉内钢水氧化性急剧增加,原工艺需要人员通过炉前倒炉定氧,确定铝铁加入量,因钢水温度和终点碳含量有些许偏差,对每炉钢碳氧积影响,导致h08a钢钢水中[o]含量控制不稳定,同时钢水中含铝容易在浇注过程发生二次氧化,产生al2o3夹杂,导致浇注过程水口堵塞;铝加入量过低,又容易使铸坯产生皮下气泡。

2、检索文献:检索发现有《h08a焊条钢工艺及质量控制》、《h08a焊条钢工艺及质量控制》、《h08a焊条钢工艺及质量控制》年期,等期刊、专利,上述发明创造主要从bof-lf炉路径,对钢种化学成分+ 脱氧度、精炼钢包渣组成控制、钢水可浇性及铸坯气泡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生产h08a钢的方法,在满足质量要求,提高钢材性能前提下,改善转炉脱氧合金化过程中,钢水[o]含量控制的不稳定性,有效降低h08a钢种[o]含量和合金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目标。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炼钢生产h08a钢的方法,生产h08a钢,转炉控制终点温度1670℃-1690℃和终点成分c:0.06%-0.10%,通过碳氧积测算和现场定氧仪测钢包钢水氧含量,控制钢包钢水[o]:300ppm-500ppm,脱氧合金化过程中不加入强脱氧剂和任何碳质脱氧剂,利用rh炉真空真空脱碳的热力学[c]+[o]→co,k值在同一温度下为常数,通过常压下的碳氧积:百分比浓度2.5×10-3计算出来,平衡状态下碳浓度与co分压成正比,与钢液中氧浓度成反比,1600℃时,100×10-6[o]和真空能够到达67pa条件下,平衡[c]可达17×10-6理论计算值;同时利用真空脱碳的动力学,反应物钢液中的碳和氧向气液相界面扩散,速度为,在相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速度方程为:v2=k1(1+1/k)(ci0-ci平),生产物co离开相界面向气相扩散,其速度方程为:;使上钢前钢水[o]<15ppm,有效提高钢水纯净度在连铸浇铸过程中,未出现钢水流动性差和结瘤情况;

3、注:d—相内物质的扩散系数;

4、δ—相内边界层厚度;

5、k—化学反应速度平衡常数;

6、ci—反应物在液相中的浓度;

7、ci0—反应物在相界面的浓度;

8、ci平—反应物在相界面的平衡浓度;co0、co—反应物在相界面的浓度和气相中的浓度。

9、改进工艺对比效果

10、改进工艺后钢材性能

11、;

12、通过表1可以看出,改进工艺后钢材性能符合要求。

13、改进工艺后成本对比;

14、;

15、通过表2,改进后工艺对比改进前工艺合金成本降低31.44元/t。工艺优化后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h08a钢生产成本角度,本发明着重转炉终点控制,利用rh炉进行进一步处理钢水,达到钢水[o]含量进一步降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合金成本31.44元/t。生产h08a钢,转炉只需控制终点温度和终点成分,脱氧合金化过程中不加入铝铁,利用rh炉真空脱碳、脱氧,使上钢前钢水[o]<15ppm,有效提高钢水纯净度。适用于全国大中型转炉生产h08a钢钢种,具有经济、易推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炼钢生产h08a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h08a钢,转炉控制终点温度1670℃-1690℃和终点成分c:0.06%-0.10%,通过碳氧积测算和现场定氧仪测钢包钢水氧含量,控制钢包钢水[o]:300ppm-500ppm,脱氧合金化过程中不加入强脱氧剂和任何碳质脱氧剂,利用rh炉真空真空脱碳的热力学[c]+[o]→co,k值在同一温度下为常数,通过常压下的碳氧积:百分比浓度2.5×10-3计算出来,平衡状态下碳浓度与co分压成正比,与钢液中氧浓度成反比,1600℃时,100×10-6[o]和真空能够到达67pa条件下,平衡[c]可达17×10-6理论计算值;同时利用真空脱碳的动力学,反应物钢液中的碳和氧向气液相界面扩散,速度为,,在相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速度方程为:v2=k1(1+1/k)(ci0-ci平),生产物co离开相界面向气相扩散,其速度方程为:,使上钢前钢水[o]<15ppm,有效提高钢水纯净度在连铸浇铸过程中,未出现钢水流动性差和结瘤情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生产H08A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H08A钢,转炉控制终点温度1670℃‑1690℃和终点成分C:0.06%‑0.10%,控制钢包钢水[O]:300ppm‑500ppm,脱氧合金化过程中不加入强脱氧剂和任何碳质脱氧剂,利用RH炉真空真空脱碳的热力学[C]+[O]→CO,K值在同一温度下为常数,通过常压下的碳氧积:百分比浓度2.5×10‑3计算出来,同时利用真空脱碳的动力学,反应物钢液中的碳和氧向气液相界面扩散,在相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速度方程为:V2=K1(1+1/K)(CI0‑CI平),生产物CO离开相界面向气相扩散,使上钢前钢水[O]<15ppm。

技术研发人员:穆保安,李小平,郭俊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