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20501发布日期:2024-01-06 23:1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铸辅助设备零件类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


背景技术:

1、差压铸造是利用压力将熔体(670-710℃)压入模具腔体的过程,是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经济制造方式。然而,模具在服役过程中受到高压,高温,化学腐蚀的作用,容易造成模具过早失效。失效形式包括热疲劳裂纹、熔体流的侵蚀、铝液对模具表面的腐蚀和焊接、模具接触面的变形和严重断裂等。

2、模具成本约为生产铝压铸件总成本的8-15%,而过早的模具失效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如何预防模具开裂,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对生产增效降本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通过简单,低成本的方法提高铝合金模具的使用寿命。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打磨装置以打磨颗粒粒度由粗到细的方式对模具冒口进行多道次打磨,最终表面粗糙度不高于0.3 μm,打磨装置包括:颗粒粒度200目以下的粗磨装置,颗粒粒度1200目以上的细磨装置,粗磨的深度不超过0.1 mm,细磨的深度不超过0.05 mm,若仍未打磨光滑,则继续进行细磨至表面光滑,粗磨和细磨的总打磨深度不超过0.2 mm。

3、优选地,每次的总打磨深度为0.1~0.2 mm。

4、优选地,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实施间隔为8000~10000模次。

5、优选地,粗磨用颗粒度为200目的砂纸或砂轮将模具冒口处的氧化层,腐蚀坑,渗碳层打磨掉。

6、优选地,用颗粒度为1200目以上的砂纸或砂轮对经粗磨后的模具冒口进行细磨,并且要磨掉粗磨的磨痕。

7、优选地,用便携式硬度计对模具冒口表面进行硬度测试,若硬度高于模具基体硬度,则脱碳层没有完全去除,继续打磨模具冒口至与模具基体硬度一致。

8、优选地,记录每次总打磨深度,模具使用周期内的总计打磨深度不超过2 mm。

9、优选地,打磨过程中用水或风扇进行降温。

10、优选地,打磨装置采用砂纸或砂轮。

11、根据本发明的打磨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提高铝合金模具1.5倍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打磨装置以打磨颗粒粒度由粗到细的方式对模具冒口进行多道次打磨,最终表面粗糙度不高于0.3μm,打磨装置包括:颗粒粒度200目以下的粗磨装置,颗粒粒度1200目以上的细磨装置,粗磨的深度不超过0.1 mm,细磨的深度不超过0.05 mm,若仍未打磨光滑,则继续进行细磨至表面光滑,粗磨和细磨的总打磨深度不超过0.2 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的总打磨深度为0.1~0.2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间隔为8000~10000模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磨用颗粒度为200目以下的砂纸或砂轮将模具冒口处的氧化层,腐蚀坑,渗碳层打磨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颗粒度为1200目以上的砂纸或砂轮对经粗磨后的模具冒口进行细磨,并且要磨掉粗磨的磨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便携式硬度计对模具冒口表面进行硬度测试,若硬度高于模具基体硬度,则对模具冒口继续打磨至与模具基体硬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每次的总打磨深度,模具使用周期内的总计打磨深度不超过2 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打磨过程中用水或风扇进行降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打磨装置采用砂纸或砂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的打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打磨装置以打磨颗粒粒度由粗到细的方式对模具冒口进行多道次打磨,最终表面粗糙度不高于0.3μm,打磨装置包括:颗粒粒度200目以下的粗磨装置,颗粒粒度1200目以上的细磨装置,粗磨的深度不超过0.1 mm,细磨的深度不超过0.05 mm,若仍未打磨光滑,则继续进行细磨至表面光滑,粗磨和细磨的总打磨深度不超过0.2 mm。通过打磨掉模具冒口处的腐蚀坑,微裂纹,渗碳层,提高冒口平整度,降低应力集中,来解决模具容易开裂的问题,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成本低,提高模具寿命显著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杰,刘海峰,马超,张亚丛,赵艾伟,李永飞,白邦伟,贾超航,马保水,梁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