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2611发布日期:2024-03-22 10:16阅读:8来源:国知局
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光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集尘效率高的砂光机。


背景技术:

0、[背景技术]

1、平板砂光机是一种主要用于日常打磨家具、抛光钢材等过程的打磨抛光类工具。通常情况下,平板砂光机中的设置有散热风扇和集尘风扇,其中,散热风扇旋转形成的气流对整机进行散热;集尘风扇旋转形成的气流将加工产生的尘屑甩出,以完成砂光机的磨削过程。

2、现有技术中的砂光机,可参阅于2019年8月20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cn106141842b号,其揭露了:一种平板砂光机,其机壳、上吸尘盘及摆动座形成一导气通道,导气通道连接至集尘装置,以收集灰尘。具体的,通过摆动座远离电机一侧的上吸尘盘形成的上吸尘进口与固设于底板框架远离机壳一侧的下吸尘盘形成的下吸尘口对接,在电机驱动下风扇转动,形成涡流,产生吸附力后由下吸尘出口通过导气通道进入集尘装置。上述平板砂光机的集尘效率依赖于风扇的转动速度,且该导气通道的进尘口少,会导致收集尘屑的效率低,不能更好地将平板砂光机打磨的尘屑完全收集至集尘装置,从而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3、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砂光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集尘效率高的砂光机。

2、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风扇组件及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的底板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容纳所述驱动组件的主壳体及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中间盖,所述中间盖位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所述砂光机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盖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的气流元件,所述气流元件与所述中间盖形成有一排尘通道,所述底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板及安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气流元件之间的导尘圈,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风扇组件转动以产生排屑气流,所述排屑气流经由所述导尘圈传输至所述排尘通道。

3、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气流元件具有位于所述导尘圈和所述中间盖之间的挡风板,所述机壳内还包括自所述中间盖内壁凸伸的引导部,所述挡风板结合于所述引导部。

4、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尘圈被配置为圆台状,所述导尘圈的斜面和底面形成的夹角θ为70°-80°。

5、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挡风板包括连接于所述中间盖的止挡面及贯穿于所述止挡面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尘圈的最小的内圈直径。

6、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挡风板还包括凸伸于所述止挡面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抵接于所述引导部。

7、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驱动组件具有一电机轴线,所述导向部至所述电机轴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沿所述流通孔的中心的曲率逐渐增大。

8、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具有自端面凹陷的底板空腔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空腔的周向的吸尘口,所述导尘圈抵接于所述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外圈直径与所述导尘圈的外圈直径相等。

9、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还具有邻近于所述吸尘口的流道口,所述排屑气流经由所述流道口和所述吸尘口,并传输至所述导尘圈。

10、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壁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有分割线,所述分割线将所述底板分割成四个象限,每个所述象限均包括所述吸尘口的四分之一,所述吸尘口被配置为镜像分布。

11、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每个所述象限均包括所述流道口的四分之一,且流道口被配置为镜像分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中间盖和底板组件之间安装有气流元件,该气流元件与中间盖形成有排尘通道,且在底板和气流元件之间安装有导尘圈,驱动组件带动集尘风扇转动以产生排屑气流,排屑气流经由导尘圈传输至排尘通道,结构简单且紧凑,有利于提高集尘效率。具体的,气流元件具有挡风板,挡风板结合于自中间盖内壁凸伸的引导部,将中间盖与底板之间的空腔进行压缩,集尘风扇旋转以形成负压,提高尘屑的流速,更快的收集至集尘装置;进一步的,导尘圈被配置为圆台状,导尘圈的斜面和底面形成的夹角为70°-80°,便于排屑气流形成螺旋涡流状并经由吸尘通道后形成聚拢,更快速的传输至排尘通道,从而提高集尘效率;此外,挡风板还包括凸伸于止挡面的导向部,导向部抵接于引导部,将排尘通道的空腔进行压缩,排屑气流可集中传递至集尘装置,集尘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风扇组件及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的底板组件,所述机壳包括容纳所述驱动组件的主壳体及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中间盖,所述中间盖位于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光机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盖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的气流元件,所述气流元件与所述中间盖形成有一排尘通道,所述底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板及安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气流元件之间的导尘圈,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风扇组件转动以产生排屑气流,所述排屑气流经由所述导尘圈传输至所述排尘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元件具有位于所述导尘圈和所述中间盖之间的挡风板,所述机壳内还包括自所述中间盖内壁凸伸的引导部,所述挡风板结合于所述引导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尘圈被配置为圆台状,所述导尘圈的斜面和底面形成的夹角为70°-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连接于所述中间盖的止挡面及贯穿于所述止挡面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尘圈的最小的内圈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还包括凸伸于所述止挡面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抵接于所述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具有一电机轴线,所述导向部至所述电机轴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沿所述流通孔的中心的曲率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自端面凹陷的底板空腔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空腔的周向的吸尘口,所述导尘圈抵接于所述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外圈直径与所述导尘圈的外圈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具有邻近于所述吸尘口的流道口,所述排屑气流经由所述流道口和所述吸尘口,并传输至所述导尘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壁的中心点的连线形成有分割线,所述分割线将所述底板分割成四个象限,每个所述象限均包括所述吸尘口的四分之一,所述吸尘口被配置为镜像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象限均包括所述流道口的四分之一,且流道口被配置为镜像分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驱动组件、风扇组件及底板组件,机壳包括容纳驱动组件的主壳体及连接于主壳体的中间盖,中间盖位于主壳体和底板组件之间;砂光机还包括位于中间盖和底板组件之间的气流元件,气流元件与中间盖形成有一排尘通道,底板组件包括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底板及安装于底板和气流元件之间的导尘圈,驱动组件带动风扇组件转动以产生排屑气流,排屑气流经由导尘圈传输至排尘通道。本发明通过在中间盖和底板组件之间安装有气流元件,该气流元件与中间盖形成有排尘通道,且在底板和气流元件之间安装有导尘圈,驱动组件带动集尘风扇转动以产生排屑气流,排屑气流经由导尘圈传输至排尘通道,结构简单且紧凑,有利于提高集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强,陆炜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