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7088发布日期:2024-03-18 18:03阅读: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超低氮钢冶炼,具体而言是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氮在大多数钢中被视为杂质元素,因为氮含量的增加会使钢材产生时效脆化,从而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可焊性,降低抗疲劳性能,甚至会恶化产品的表面质量。如果在焊缝附近氮含量增加,则会在haz区形成少量脆性马氏体和奥氏体,致使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升高,韧性变差。另外,氮会与钢中的铬、铝、钛等合金元素形成熔点和硬度都很高的氮化物,这些氮化物在热加工时不能变形,当其分布不均并聚集在一起时,会对钢造成很大的危害。在高温合金中,氮含量的增加会使抗热腐蚀高温合金的高温拉伸强度和塑性均下降,合金的持久性能明显下降且波动性增强,由此可见,脱氮是钢铁冶炼中的重要环节。从转炉炼钢到连铸仅有rh真空处理具有脱氮的功能,但脱氮能力极其有限,其余工序均会引起钢液增氮。真空自耗炉虽然具备脱氮功能,但是要脱除钢液中大量的氮,从而生产出氮含量为0.0008%及以下的超低氮钢仍是钢铁行业的一大技术难题。

2、长期以来有许多的冶金工作者从事特殊钢冶炼方面的研究,真空自耗炉炼钢方面的专利、文献也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关于熔炼工艺、产品开发方面的,关于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方面的文献很少。发表在《上海钢研》2005年第3期的“氦气冷却真空自耗冶炼gh738合金冶金质量”文章指出:张立红等人采用10吨的真空自耗炉熔炼直径为508mm的gh738钢,并进行了氦气冷却和普通冷却两种方式的对比,氦气冷却时控制较低的熔炼速率,弧长5~6mm,液滴控制级别为3级,普通冷却时控制弧长为15~25mm,氦气冷却时正常熔炼过程中熔速波动可控制在小于0.2kg/min,而普通冷却时熔速波动则在2~3kg/min,对氮含量的控制氦气冷却时平均为40ppm,普通冷却时平均为50ppm。该熔炼工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明确熔炼时具体的真空度和漏气率,这两项工艺指标对脱氮影响较大,高真空利于脱氮;二是没有明确正常熔炼时具体的电流和电压,因为温度对脱氮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越小;三是即使氦气冷却时平均氮含量也达到了40ppm,脱氮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解决真空自耗炉冶炼时,钢液脱氮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包括:

4、装炉:将原料装于真空自耗炉内的坩埚中;

5、抽真空;

6、熔炼:以需要熔炼的钢锭作为自耗电极,钢锭在坩埚内自耗熔化,所述熔炼包括送电起弧阶段、正常熔炼阶段和补缩阶段;

7、当炉内真空度达到0.1pa以下,漏率达到1pa/min以下时开始送电起弧,电流和电压由低至高达到正常熔炼阶段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且波动稳定,开始正常熔炼阶段,在正常熔炼后期,逐步降低电流值和电压值进行补缩,减少或避免铸锭产生缩孔,完成熔炼;

8、停电、冷却:补缩完成后,关闭电源停止熔炼,并保持真空度在1pa以下,对坩埚进行冷却,之后脱模,得到氮含量≤0.0008%的超低氮钢。

9、进一步地,所述坩埚为铜坩埚。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采用在所述坩埚的外壁通入循环水进行冷却。

11、进一步地,正常熔炼阶段电流为不需要脱氮的钢锭冶炼时电流的1.05~1.10倍;正常熔炼阶段电压为不需要脱氮的钢锭冶炼时电压的1.02~1.05倍。

12、进一步地,冷却时间为:3~6小时。

13、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采用真空自耗炉炼钢时,为了尽可能脱除钢液中的氮,采用高真空、高温的方法,因为钢液温度越高,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越小,真空度越高,氮也越容易快速脱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生产出氮含量为0.0008%及以下的超低氮钢,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没有安全隐患。

15、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超低氮钢冶炼等领域广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为铜坩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采用在所述坩埚的外壁通入循环水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常熔炼阶段电流为不需要脱氮的钢锭冶炼时电流的1.05~1.10倍;正常熔炼阶段电压为不需要脱氮的钢锭冶炼时电压的1.02~1.0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时间为:3~6小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自耗炉冶炼钢液脱氮的方法,包括装炉、抽真空、熔炼、停电、冷却、脱模得到氮含量≤0.0008%的超低氮钢:所述熔炼包括送电起弧阶段、正常熔炼阶段和补缩阶段;当炉内真空度达到0.1Pa以下,漏率达到1Pa/min以下时开始送电起弧,电流和电压由低至高达到正常熔炼阶段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且波动稳定,开始正常熔炼阶段,在正常熔炼后期,逐步降低电流值和电压值进行补缩,减少或避免铸锭产生缩孔,完成熔炼。本发明为了尽可能脱除钢液中的氮,采用高真空、高温的方法,且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没有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冯远超,李伟,彭明学,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