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7981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类金刚石膜制备,具体为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1、类金刚石膜兼具了金刚石和石墨的优良特性,作为减摩耐磨涂层应用于航空航天、金属加工、医疗器件等众多领域,通过镀膜的方式镀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实现零部件表面改性,镀膜设备包括有真空镀膜室、溅射靶、真空镀膜室底座上的转架台和转架台上的工件架,以及驱动转架台绕转架台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一转动系统,温控系统、加热装置、冷却水循环系统和电源控制系统;

2、在镀膜过程中,将待镀膜工件放置在真空镀膜室内部的工件架上,工件架自转,通过加热或溅射的方式将材料蒸发或溅射成气体或离子,然后将气体或离子沉积到样品表面形成薄膜,在对大型法兰盘这类工件进行镀膜时,需要对法兰盘外表面的全部面积镀膜,法兰盘架设在工件架上通过支脚对法兰盘进行支撑,但是,法兰盘与支脚接触的面积被支脚遮挡,此时,气体与离子较难沉积在被遮挡位置的表面,使得法兰盘外表面镀膜的不全面,若打开机壳,手动调整法兰盘与支脚的位置,将未镀膜的位置裸露出,则较为浪费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包括:机箱、机壳、转架台、支架和工件,

3、机箱的顶部架设有机壳,且机壳内部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转架台,转架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外部套设有工件;

4、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位于工件的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转架台外壁的固定盘一,且固定盘一的顶部设置有对工件进行支撑的支脚一,工件的底部设置有对工件进行交替支撑的支脚二;

5、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分别与支脚一与支脚二间接连接,实现支脚一与支脚二的竖向移动,通过支脚一与支脚二的交错竖向移动实现对工件的交替支撑。

6、优选的,支脚一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架一,且连接架一远离支脚一的一端固定在外环一的外壁,且外环一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杆一。

7、优选的,支杆一插设在固定盘一的内部,固定盘一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杆一配合的限位孔一,支杆一的底部皆固定在外环二的表面。

8、优选的,支脚二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架二的表面,且连接架二的底部固定在内环一的表面,内环一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杆二。

9、优选的,支杆二插设在固定盘一的内部,固定盘一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杆二配合的限位孔二,支杆二的底部皆固定在内环二的表面。

10、优选的,转架台外壁的中部固定有固定盘二,且固定盘二的内部分别固定有双向电机一与双向电机二,双向电机一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设置有螺杆一,螺杆一的顶端与固定盘一活动连接,螺杆一与外环二螺纹连接。

11、优选的,双向电机二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设置有螺杆二,螺杆二的顶端与固定盘一活动连接,螺杆二与内环二螺纹连接。

12、优选的,固定盘二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插设在转架台的内部,固定块的内部插设有螺栓一,且螺栓一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与转架台螺纹连接,双向电机一顶部的输出轴与螺杆一固定连接,双向电机一底部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二与螺杆一连接,双向电机二顶部的输出轴与螺杆二固定连接,双向电机二底部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三与螺杆二连接。

13、优选的,支脚二和支脚一的顶部皆架设有滑动夹板,且滑动夹板的底部通过滑块分别与支脚二和支脚一滑动连接,滑动夹板的侧壁活动连接有螺杆三,且螺杆三分别与支脚二和支脚一螺纹连接,螺杆三远离滑动夹板的一端固定有握把。

14、优选的,步骤一:打开机壳,将工件分别套设在支架外壁,使得工件架设在支脚一的顶部,通过螺栓一、螺栓二和螺栓三实现支架的拼接组装固定,支架组装完毕后,关闭机壳;

15、步骤二:外接电源,为装置的工作提供电力来源,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转架台开始转动工作,同时,控制支架开始自转,支架自转,带动架设在支脚一顶部的工件同步转动;

16、步骤三:当支架间接带动工件转动三百六十度后,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双向电机二开始工作,双向电机二工作带动螺杆二同步转动,当螺杆二转动时,使得内环二上移,内环二通过支杆二、内环一和连接架二带动支脚二同步上移,固定盘一的底部设置有与内环二对应的控制开关,当内环二上移时,内环二抵压控制开关,当控制开关被抵压时,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螺杆二停止转动,使得内环二移动停止,从而实现支脚二的移动停止,通过支脚二的上移使得支脚二的表面对工件的底部进行支撑,同时,控制器控制双向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使得螺杆一转动,螺杆一转动,使得外环二下移,外环二通过支杆一、外环一和连接架一带动支脚一同步下移,使得支脚一对工件的支撑解除,此时支脚一与工件接触的位置露出,利于镀膜;

17、步骤四:支架保持自转,当支架带动工件再次转动三百六十度后,被支脚一遮挡的部位镀膜结束,此时,控制器控制双向电机一工作,使得双向电机一的输出轴反转,从而带动螺杆一反向转动,螺杆一反向转动使得外环二上移,间接实现支脚一的上移,通过支脚一的上移实现对工件的支撑,随后,控制器控制双向电机二工作,使得螺杆二反向转动,螺杆二反向转动使得内环二下移,间接实现支脚二的下移,使得支脚二对工件的支撑解除,实现支脚一初始位置的恢复,使得设备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完整,镀膜效果更佳。

18、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三组支脚一对工件进行初始支撑,支架自转,工件表面镀膜一圈结束后,支脚二上升对工件进行支撑,支脚一下降,使得工件表面被支脚一遮挡住的部位露出,支架持续自转,使得工件表面被遮挡部位的镀膜,通过上述设计,在支脚二确保工件支撑稳定的情况下,支脚一下移,使得被支脚一的遮挡部位露出,便于被遮挡部位的镀膜,通过支脚一与支脚二的交替支撑,便于支脚一与支脚二遮挡部位的交替露出,从而便于实现工件外表面的全面镀膜,避免出现因支脚一遮挡而出现镀膜不全面的现象,不需要打开机壳手动对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遮挡部位露出,节省手动调整的时间,使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包括:机箱(1)、机壳(21)、转架台(22)、支架(23)和工件(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一(32)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架一(33),且连接架一(33)远离支脚一(32)的一端固定在外环一(34)的外壁,且外环一(34)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杆一(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一(35)插设在固定盘一(31)的内部,所述固定盘一(31)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杆一(35)配合的限位孔一(36),所述支杆一(35)的底部皆固定在外环二(43)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二(39)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架二(38)的表面,且连接架二(38)的底部固定在内环一(37)的表面,所述内环一(37)的底部均匀固定有支杆二(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二(41)插设在固定盘一(31)的内部,所述固定盘一(31)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杆二(41)配合的限位孔二(42),所述支杆二(41)的底部皆固定在内环二(44)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架台(22)外壁的中部固定有固定盘二(45),且固定盘二(45)的内部分别固定有双向电机一(46)与双向电机二(48),所述双向电机一(46)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设置有螺杆一(47),所述螺杆一(47)的顶端与固定盘一(31)活动连接,所述螺杆一(47)与外环二(4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电机二(48)的两侧输出轴分别设置有螺杆二(49),所述螺杆二(49)的顶端与固定盘一(31)活动连接,所述螺杆二(49)与内环二(44)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二(45)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块(51),且固定块(51)插设在转架台(22)的内部,所述固定块(51)的内部插设有螺栓一(52),且螺栓一(52)远离固定块(51)的一侧与转架台(22)螺纹连接,所述双向电机一(46)顶部的输出轴与螺杆一(47)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电机一(46)底部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二(53)与螺杆一(47)连接,所述双向电机二(48)顶部的输出轴与螺杆二(49)固定连接,所述双向电机二(48)底部的输出轴通过螺栓三(54)与螺杆二(4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二(39)和支脚一(32)的顶部皆架设有滑动夹板(61),且滑动夹板(61)的底部通过滑块(62)分别与支脚二(39)和支脚一(3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夹板(61)的侧壁活动连接有螺杆三(63),且螺杆三(63)分别与支脚二(39)和支脚一(3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三(63)远离滑动夹板(61)的一端固定有握把(64)。

10.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类金刚石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方法与设备,包括:机箱、机壳、转架台、支架和工件,机箱的顶部架设有机壳,且机壳内部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转架台,转架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外部套设有工件;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位于工件的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转架台外壁的固定盘一,且固定盘一的顶部设置有对工件进行支撑的支脚一,工件的底部设置有对工件进行交替支撑的支脚二;通过支脚一与支脚二的交替支撑,利于遮挡部位的露出,从而便于实现工件外表面的全面镀膜,避免出现因支脚一遮挡而出现镀膜不全面的现象,不需要手动调整工件,节省手动调整的时间,使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国,毕凯,段荣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锐星源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