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件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8409发布日期:2023-05-11 14:1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件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锻件加工,具体为一种锻件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1、锻件是一种加工流程,锻件是金属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

2、锻件生产加工的时候,为了提高其光滑度,工人师傅会使用打磨机对其进行打磨处理,在打磨的过程中,伴随着废屑的飞溅,不方便清洁打扫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锻件打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包括加工台和安装框架,所述加工台上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凸条,所述加工台上端面中部连接有放置台,所述加工台前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板横截面构成l形布置,所述连接板上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贯穿连接板连接有打磨盘,所述打磨盘位于放置台上端;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所述侧板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板,所述侧板下端面设有与凸条连接的凹槽,所述侧板上端面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对应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滑动轴连接的滑座,所述滑座下端连接有与加工台相接触的刮板。

2、优选的,所述凸条后侧外壁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左右两侧设有相连通的限位孔。

3、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靠近侧板的一侧对称设有与连接槽契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壁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伸出台阶孔的一端与限位孔契合。

4、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相对应的一侧连接有卡块。

5、优选的,所述滑座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与卡块连接的卡槽。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7、1.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板上设置的凹槽与凸条连接,转动活动板,使得连接块伸入连接槽内部,伸缩块伸入限位孔内部,便于对侧板限位固定,从而便于安装框架拆卸安装,便于铸件打磨过程中碎屑飞溅。

8、2.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滑座,滑座在滑动轴上移动,带动滑座带动刮板移动,便于将加工台上的碎屑刮落至一边,方便请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2)和安装框架(1),所述加工台(2)上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凸条(26),所述加工台(2)上端面中部连接有放置台(21),所述加工台(2)前侧连接有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上端连接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与安装板(22)横截面构成l形布置,所述连接板(23)上端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下端贯穿连接板(23)连接有打磨盘(25),所述打磨盘(25)位于放置台(21)上端;所述安装框架(1)包括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左右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板(14),所述侧板(13)下端面设有与凸条(26)连接的凹槽(131),所述侧板(13)上端面均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相对应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滑动轴(111),所述滑动轴(111)上连接有滑动机构(3),所述滑动机构(3)包括与滑动轴(111)连接的滑座(31),所述滑座(31)下端连接有与加工台(2)相接触的刮板(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26)后侧外壁设有连接槽(27),所述连接槽(27)左右两侧设有相连通的限位孔(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4)靠近侧板(13)的一侧对称设有与连接槽(27)契合的连接块(141),所述连接块(141)左右两侧外壁均设有台阶孔(142),所述台阶孔(142)内壁连接有弹簧(143),所述弹簧(143)另一端连接有伸缩块(144),所述伸缩块(144)伸出台阶孔(142)的一端与限位孔(28)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相对应的一侧连接有卡块(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31)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与卡块(112)连接的卡槽(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锻件打磨设备,包括加工台和安装框架,所述加工台上端面左右对称连接有凸条,所述加工台上端面中部连接有放置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一体成型有侧板,所述侧板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板,所述侧板下端面设有与凸条连接的凹槽,所述侧板上端面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对应的一侧对称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滑动轴连接的滑座,所述滑座下端连接有与加工台相接触的刮板;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便于铸件打磨过程中,有效防止废屑的飞溅,便于后期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吴群,陶晓萍,俞仁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康宁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