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压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7452发布日期:2023-07-18 12:3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压铸机压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机压射系统。


背景技术:

1、建压时间对压铸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建压时间越短,产品的成品率越高。现有的压射系统,一般具有慢压、快压和增压模块。如中国专利cn206035933u,一种液压系统,在实际生产时发现,在增压动作前,快压模块的通道中会形成一个闭死容积,导致压射油缸的有杆腔的腔内压力急剧上升,严重影响快压模块内的阀体关闭时间,从而造成建压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铸机压射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包括:

4、压射油缸;

5、慢压模块,所述慢压模块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一方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

6、快压模块,所述快压模块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之间通过第一逻辑阀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快压模块泄压的第一电磁单向阀,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用于对所述快压模块进行泄压,所述第一方向阀用于对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进行泄压;

7、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用于对所述快压模块供油;

8、增压模块,所述增压模块用于对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进行增压。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铸机压射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和第四逻辑阀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电磁单向阀将油压快速释放到油箱t2,保证第一逻辑阀和第四逻辑阀快速关闭,能有效保证压射油缸的建压时间。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为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供油装置,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压射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方向阀包括第二逻辑阀和第一先导阀,所述第一先导阀控制所述第二逻辑阀的通闭,所述第二逻辑阀的出油口连接油箱,所述第二逻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先导阀、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第一蓄能器、所述增压模块连接,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第一蓄能器之间设有第二电磁单向阀,所述供油装置与所述增压模块之间设有第三电磁单向阀。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节流组,所述节流组包括第三逻辑阀、第四电磁单向阀和节流阀,所述第四电磁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逻辑阀的通闭,所述第四电磁单向阀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三逻辑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三逻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节流阀连接在所述第三逻辑阀的进油口和所述第四电磁单向阀的进油口之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快压模块包括第二先导阀和第四逻辑阀,所述第二先导阀控制所述第四逻辑阀的通闭,所述第四逻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连接,所述第四逻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快压模块包括两组所述第二先导阀和所述第四逻辑阀,两个所述第四逻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并联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逻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并联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增压模块包括第二蓄能器、第五逻辑阀和第三先导阀,所述第五逻辑阀的接油口与所述第二蓄能器连接,所述第五逻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的增压腔连接,所述第三先导阀控制所述第五逻辑阀的通闭。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五逻辑阀的出油口处还并联连接有常闭的第一电磁插装阀,所述第一电磁插装阀连接至油箱;所述第三先导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先导阀的进油口连接有常开的第二电磁插装阀,所述第二电磁插装阀连接至油箱。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0)为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0)的进油口连接供油装置(700),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0)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0)的两个工作口分别与压射油缸(100)的无杆腔(102)和有杆腔(1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阀(220)包括第二逻辑阀(221)和第一先导阀(222),所述第一先导阀(222)控制所述第二逻辑阀(221)的通闭,所述第二逻辑阀(221)的出油口连接油箱,所述第二逻辑阀(221)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先导阀(222)、所述压射油缸(100)的有杆腔(1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700)与所述第一蓄能器(510)、所述增压模块(600)连接,所述供油装置(700)与所述第一蓄能器(510)之间设有第二电磁单向阀(511),所述供油装置(700)与所述增压模块(600)之间设有第三电磁单向阀(6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组(800),所述节流组(800)包括第三逻辑阀(810)、第四电磁单向阀(820)和节流阀(830),所述第四电磁单向阀(820)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逻辑阀(810)的通闭,所述第四电磁单向阀(820)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三逻辑阀(810)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三逻辑阀(810)的进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100)的无杆腔(102)连接,所述节流阀(830)连接在所述第三逻辑阀(810)的进油口和所述第四电磁单向阀(820)的进油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压模块(300)包括第二先导阀(310)和第四逻辑阀(320),所述第二先导阀(310)控制所述第四逻辑阀(320)的通闭,所述第四逻辑阀(320)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510)连接,所述第四逻辑阀(320)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逻辑阀(400)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逻辑阀(400)的出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100)的无杆腔(102)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410)连接在所述第一逻辑阀(400)的进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压模块(300)包括两组所述第二先导阀(310)和所述第四逻辑阀(320),两个所述第四逻辑阀(320)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510)并联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逻辑阀(320)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逻辑阀(400)的进油口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模块(600)包括第二蓄能器(610)、第五逻辑阀(620)和第三先导阀(630),所述第五逻辑阀(620)的接油口与所述第二蓄能器(610)连接,所述第五逻辑阀(620)的出油口与所述压射油缸(100)的增压腔(103)连接,所述第三先导阀(630)控制所述第五逻辑阀(620)的通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铸机压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逻辑阀(620)的出油口处还并联连接有常闭的第一电磁插装阀(640),所述第一电磁插装阀(640)连接至油箱;所述第三先导阀(630)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先导阀(630)的进油口连接有常开的第二电磁插装阀(650),所述第二电磁插装阀(650)连接至油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机压射系统,包括:压射油缸;慢压模块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一方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压射油缸的工作状态;快压模块与压射油缸的无杆腔之间通过第一逻辑阀连接,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用于对快压模块泄压的第一电磁单向阀,第一电磁单向阀用于对快压模块进行泄压,第一方向阀用于对压射油缸的有杆腔进行泄压;第一蓄能器用于对快压模块供油;以及增压模块;第一逻辑阀的进油口和第四逻辑阀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电磁单向阀将油压快速释放到油箱T2,保证第一逻辑阀和第四逻辑阀快速关闭,能有效保证压射油缸的建压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马保庆,张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宝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