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8977发布日期:2023-09-02 14:4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


背景技术:

1、珩磨又称镗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也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

2、主要加工直径5~500毫米甚至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或更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加工平面、外圆面、球面、齿面等。珩磨头外周镶有2~10根长度约为孔长1/3~3/4的油石,在珩孔时既旋转运动又往返运动,同时通过珩磨头中的弹簧或液压控制而均匀外涨,所以与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工效率较高珩磨后孔的尺寸精度为it7~4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0.32~0.04微米。珩磨余量的大小,取决于孔径和工件材料,一般铸铁件为0.02~0.15毫米,钢件为0.01~0.05毫米。珩磨头的转速一般为100~200转/分,往返运动的速度一般为15~20米/分。为冲去切屑和磨粒,改善表面粗糙度和降低切削区温度,操作时常需用大量切削液,如煤油或内加少量锭子油,有时也用极压乳化液。

3、珩磨机中珩磨杆是加工珩磨孔时直接作用的零件,在加工不同深度的加工孔时,需要用到不同规格的珩磨杆,但是依据情况不同,所需加工的珩磨孔的深度千变万化,因此珩磨杆的规格就有很多,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

2、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杆体、调节机构、加固装置和珩磨头;

3、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所述的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均为圆柱体;

4、所述的杆体为分段式,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的第一杆体的底部与第二杆体的顶部相连,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插接结构,所述的活动插接结构包括插柱和插孔,所述的第一调节柱活动设置在所述的插孔中;

5、所述的珩磨头的顶部与杆体的底部相连,珩磨头与杆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插接结构,所述的插接结构包括插柱和插孔,所述的第二调节柱活动设置在所述的插孔中;

6、所述的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板,加固板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的侧板为环形柱体,侧板沿竖直方向设有等距间隔的多个通孔,所述的底板环形板状,底板的厚度大于侧板的厚度,侧板的内壁与底板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的加固板为整体结构,

7、所述的加固板活动套接在第一杆体上,所述的第一杆体的侧壁上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用于防止加固板掉落,所述的第二杆体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加固板和第二杆体通过螺栓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设置在螺纹孔中,从而调节珩磨杆整体的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深度的珩磨孔,但是由于调节柱的存在,原本插柱有一部分会暴露在外,整体结构之间,零件的连接不再严丝合缝,造成不稳定,为了加固稳定设置了加固板,加固板活动套接在第一杆体上,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接后,将加固板下移直至挡板与加固板的底板接触,挡板限制住加固板的移动,再旋转加固板,使加固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杆体侧壁上的螺纹孔对齐,再用螺栓固定,从而加固杆体整体结构的稳固;而珩磨头处的调节长度的结构为精调,第二调节柱的高度较小,因此暴露在外的螺纹柱也较少,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9、由于调节柱在螺纹孔中,因此调节柱的大小一般小于螺纹孔的孔径,因此调节柱在螺纹孔中会晃动,容易影响结构整体的稳固,为了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固,所述的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的底部中心均设有凹槽,所述的插孔内均设有定位柱。

10、为了方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拆装,所述的第一杆体的底部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柱,所述的第二杆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珩磨头的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螺纹柱。

11、为了与珩磨机相连,所述的所述杆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珩磨机连接的安装杆。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设置在螺纹孔中,从而调节珩磨杆整体的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深度的珩磨孔,但是由于调节柱的存在,原本插柱有一部分会暴露在外,整体结构之间,零件的连接不再严丝合缝,造成不稳定;

13、为了加固稳定设置了加固板,加固板活动套接在第一杆体上,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接后,将加固板下移直至挡板与加固板的底板接触,挡板限制住加固板的移动,再旋转加固板,使加固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杆体侧壁上的螺纹孔对齐,再用螺栓固定,从而加固杆体整体结构的稳固;

14、同时在定位柱的底部均设有了凹槽,在螺纹孔的底部也设置了相应的定位柱,防止调节柱在螺纹孔中晃动,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杆体、调节机构、加固装置和珩磨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的底部中心均设有凹槽,所述的插孔内均设有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体的底部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柱,所述的第二杆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珩磨头的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螺纹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珩磨机连接的安装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孔的可调式珩磨杆,包括杆体、调节机构、加固装置和珩磨头;本技术通过将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设置在螺纹孔中,从而调节珩磨杆整体的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深度的珩磨孔,但是由于调节柱的存在,原本插柱有一部分会暴露在外,整体结构之间,零件的连接不再严丝合缝,造成不稳定;为了加固稳定设置了加固板,加固板活动套接在第一杆体上,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接后,将加固板下移直至挡板与加固板的底板接触,挡板限制住加固板的移动,再旋转加固板,使加固板上的通孔与第二杆体侧壁上的螺纹孔对齐,再用螺栓固定,从而加固杆体整体结构的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方国祥,耿晨翔,张恒松,冷泠泠,王昭展,冯锦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耐尔特钻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