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6302发布日期:2023-08-04 03: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运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它属于铁型覆砂铸造。


背景技术:

1、在铁型覆砂铸造生产过程中,转运铁水对铁型(砂箱)进行浇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铁水转运主要依靠空中转运,具体方式有采用叉车运输、吊车运输等方式,这种铁水转运方式相对比较落后,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力,而且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近些年,行业里开发了铁水转运系统来替代传统铁水运输,但转运效率较低,且需要倒包铁水。铁型覆砂作为特种铸造工艺,对铁水温度比较敏感,尤其对于球铁铸件,更不宜倒包铁水,否则很容易导致浇注时铁水温度达不到浇注标准。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铁水满足铁型覆砂的铁水转运系统,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转移动作少,操作方便,转运效率高的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包括熔炼炉、布置在熔炼炉前的炉前转运车、布置在熔炼炉同侧的球化站、换包辊道,布置在炉前转运车另一侧的扒渣平台、集渣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炉前转运车对接的进退包车,与进退包车对接的进退包车辊道,以及可与进退包车辊道对接的双侧浇注机和铁水承载载体的球化浇包。

3、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炉前转运车包括炉前转运车车身、炉前转运车轨道和炉前转运车提升倾转装置和炉前转运车辊道系统,炉前转运车车身设置在炉前转运车轨道上,炉前转运车提升倾转装置与炉前转运车车身相连,炉前转运车辊道系统与炉前转运车匹配。

4、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退包车包括设置在进退包车轨道上的进退包车车身、布置在进退包车车身上的两套独立的升降系统和布置在升降系统上两套辊道系统。

5、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球化站包括球化辊道和球化房,该球化房内设置有球化辊道。

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熔炼炉包括间隔布置的熔炼炉一熔炼炉二。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转移动作少,转运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2)直接用球化包作为浇注包使用,不必第二次倒包,有效防止铁水温降过快,对铁型覆砂工艺有利;3)避免了吊装作业,安全性显著提高;4)设备功能模块齐全,可以根据场地要求,选择性配置各功能,可进一步提高转运效率。如:将球化站、换包辊道和扒渣平台位置互换,则可省掉炉前转运车平面旋转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包括熔炼炉(1)、布置在熔炼炉(1)前的炉前转运车(2)、布置在熔炼炉(1)同侧的球化站(3)、换包辊道(4),布置在炉前转运车(2)另一侧的扒渣平台(5)、集渣筐(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炉前转运车(2)对接的进退包车(7),与进退包车(7)对接的进退包车辊道(10),以及可与进退包车辊道(10)对接的双侧浇注机(8)和铁水承载载体的球化浇包(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前转运车(2)包括炉前转运车车身(21)、炉前转运车轨道(22)和炉前转运车提升倾转装置(23)和炉前转运车辊道系统(24),炉前转运车车身(21)设置在炉前转运车轨道(22)上,炉前转运车提升倾转装置(23)与炉前转运车车身(21)相连,炉前转运车辊道系统(24)与炉前转运车(2)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包车(7)包括设置在进退包车轨道(71)上的进退包车车身(72)、布置在进退包车车身(72)上的两套独立的升降系统和布置在升降系统上两套辊道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化站(3)包括球化辊道(31)和球化房(32),该球化房(32)内设置有球化辊道(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炉(1)包括间隔布置的熔炼炉一(11)熔炼炉二(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铁型覆砂生产的铁水转运系统,它属于铁型覆砂铸造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熔炼炉、布置在熔炼炉前的炉前转运车、布置在熔炼炉同侧的球化站、换包辊道,布置在炉前转运车另一侧的扒渣平台、集渣筐,进退包车与炉前转运车对接,进退包车辊道与进退包车对接,进退包车辊道与双侧浇注机对接,用于铁水承载载体的球化浇包。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转移动作少,操作方便,转运效率高,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帮,夏小江,胡鸿斌,卢智健,周昊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