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1869发布日期:2023-11-30 11:1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砂装置,具体为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


背景技术:

1、混砂装置是将砂中各种物质均匀地混合到一起的设备,混砂装置主要分为辗轮式和摆轮式两种混砂装置,但两种混砂装置都无法充分地将型砂均匀混合,混砂效率较低。

2、专利文件cn212239092u公开了一种“混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增湿搅拌装置和位于所述增湿搅拌装置下游的混砂装置,所述混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混砂腔,所述混砂腔内转动安装有混砂轴,所述混砂轴的外周面安装有垂直于所述混砂轴的桨叶,所述桨叶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增湿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壳体,所述搅拌壳体具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周面设有搅拌桨叶,所述搅拌腔的上部设有喷水头;在混砂装置进行混砂之前,先进行增湿搅拌,能有效提高型砂混合效果。”。

3、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搅拌腔上部设置的喷水头,在进行混砂之前先增湿搅拌,虽然此装置可以提高混砂混合的效果,但此装置只能对靠近桨叶的型砂进行搅拌,无法第一时间对靠近内壁的型砂进行均匀搅拌,导致混砂搅拌效率降低,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防护盒,所述第一驱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桶。

3、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桶转动,使得搅拌桶对内部的型砂进行滚动,以便于提高对型砂的搅拌效率。

4、优选的,所述搅拌桶内壁的底部与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所述搅拌桶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搅拌桶转动连接于防护盒的内壁。

5、通过搅拌桶内壁的搅拌齿,使搅拌更加均匀。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杆。

7、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的表面贯穿插接于搅拌桶的内壁,所述衔接杆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搅拌锯轮。

8、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搅拌锯轮转动,使搅拌锯轮对搅拌桶内的型砂进行高效地搅动。

9、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搅拌桶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10、通过保护壳来保护第二驱动杆与衔接杆不受到外界触碰而出现意外事故,当搅动结束时,通过出料口来倒出型砂。

11、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

12、通过支撑架支撑搅拌桶,使其保持稳定,出料口与出料板搭配使用,用于型砂搅拌完成后将其流出。

13、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本体,所述工作台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柜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搅拌桶的设置,第一驱动电机接通电源,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输出端的第一驱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驱动杆带动表面的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带动表面的第二驱动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驱动齿轮带动搅拌桶进行逆时针转动,配合搅拌齿,可达到搅拌内壁与底部型砂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轴、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杆、衔接杆、搅拌锯轮、支撑架的设置,使搅拌桶在逆时针转动时,通过外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进行支撑,防止掉落,第二驱动电机接通电源,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输出端的第二驱动杆顺时针转动,第二驱动杆带动顶端的衔接杆转动,衔接杆带动表面上下两侧的搅拌锯轮顺时针转动,配合逆时针转动的搅拌桶,可提高混砂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杆(3),所述第一驱动杆(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防护盒(4),所述第一驱动杆(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5),所述第一驱动齿轮(5)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6),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7)内壁的底部与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8),所述搅拌桶(7)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且搅拌桶(7)转动连接于防护盒(4)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2),且衔接杆(12)的表面贯穿插接于搅拌桶(7)的内壁,所述衔接杆(12)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搅拌锯轮(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4),所述搅拌桶(7)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本体(18),所述工作台(1)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柜门(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用的混砂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桶。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搅拌桶的设置,第一驱动电机接通电源,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输出端的第一驱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驱动杆带动表面的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带动表面的第二驱动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第二驱动齿轮带动搅拌桶进行转动,配合搅拌齿,可达到搅拌内壁与底部型砂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雨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雨晴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