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筒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0448发布日期:2023-07-28 12:0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缸筒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研磨,本技术涉及缸筒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1、缸筒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冷拔,滚压,研磨等工序,一般使用抛光研磨设备对缸筒的内外抛光研磨,研磨处理指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加工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抛光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平台结构来对缸筒进行适配的转动研磨,然而实际抛光作业平台结构中,其缸筒端通常为固定结构,与相对活动的研磨机械转动来实现缸筒的抛光研磨作业,由于其单靠研磨头研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磨加工时的研磨效率,同时在对高强度金属缸筒进行研磨加工时,整体研磨效率有一定的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缸筒研磨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缸筒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筒与外筒座,所述外筒座固定于研磨筒外侧;

4、所述研磨筒中设置有用于固定缸筒的底衬盘,且研磨筒内底部与底衬盘之间安装有为底衬盘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

5、所述研磨筒内壁纵向开槽设置有螺旋管槽,且螺旋管槽槽口贯穿过所述研磨筒上端,所述底衬盘外边缘转动设置有外旋框,且外旋框外边缘形成有与所述螺旋管槽相匹配的外旋螺纹,并且外旋框与螺旋管槽螺旋啮合;

6、所述外筒座左右两侧均设有支轴,且外筒座内设有内缸,所述支轴下端通过活塞与内缸滑动密封配合,支轴上端之间连接有机盘座,通过内缸进气或排气,控制支轴升降。

7、优选的,所述机盘座上固定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通过传动轴安装有用于缸筒研磨的研磨头,所述研磨电机为伺服电机。

8、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轴柱和轴管件,所述轴管件上端固定于底衬盘底部中心处,且轴管件具有气腔,所述轴管件下端套设于轴柱外部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所述轴柱下端固定于研磨筒内底部。

9、优选的,所述内缸与轴柱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气管,第一进出气管上设有阀门,且内缸其中一侧外接有第二进出气管。

10、优选的,所述研磨头外侧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基块,且基块内侧插接设置有压缩板件,所述压缩板件外侧固定有研磨板件。

11、优选的,所述压缩板件与基块连接处外边缘套接设置有压簧。

12、优选的,所述研磨板件为合金板件,且研磨板件外边缘为与所述研磨头外轮廓相配合的弧形壁。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该种缸筒研磨装置能通过气缸进给同时完成研磨头的升降活动与底衬盘在螺旋管槽中的旋转,研磨电机工作时会带动研磨头在缸筒内转动并时刻贴合缸筒内壁,且通过研磨电机控制研磨头的转向与底衬盘、缸筒的转向相反,有效提高了对缸筒的研磨效率,进而避免了现有研磨结构在对高强度缸筒进行研磨时,由于缸筒研磨装置单靠研磨头转动的研磨方式,导致研磨效率受限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缸筒研磨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缸筒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筒(1)与外筒座(2),所述外筒座(2)固定于研磨筒(1)外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盘座(3)上固定有研磨电机(4),所述研磨电机(4)通过传动轴(15)安装有用于缸筒(6)研磨的研磨头(10),所述研磨电机(4)为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轴柱(19)和轴管件(20),所述轴管件(20)上端固定于底衬盘(13)底部中心处,且轴管件(20)具有气腔,所述轴管件(20)下端套设于轴柱(19)外部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所述轴柱(19)下端固定于研磨筒(1)内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8)与轴柱(19)之间贯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气管(12),第一进出气管(12)上设有阀门,且内缸(8)其中一侧外接有第二进出气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头(10)外侧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基块(16),且基块(16)内侧插接设置有压缩板件(18),所述压缩板件(18)外侧固定有研磨板件(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缸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板件(18)与基块(16)连接处外边缘套接设置有压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缸筒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板件(17)为合金板件,且研磨板件(17)外边缘为与所述研磨头(10)外轮廓相配合的弧形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研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缸筒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筒与外筒座,外筒座固定于研磨筒外侧,研磨筒中设置有用于固定缸筒的底衬盘,且研磨筒内底部与底衬盘之间安装有为底衬盘提供动力的动力部件;研磨筒内壁纵向开槽设置有螺旋管槽,且螺旋管槽槽口贯穿过研磨筒上端,底衬盘外边缘转动设置有外旋框,且外旋框外边缘形成有与螺旋管槽相匹配的外旋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通过气缸进给同时完成研磨头的升降活动与底衬盘在螺旋管槽中的旋转,以此带动缸筒在研磨头的旋转研磨作用过程中,同步在研磨筒中作相对的逆向旋转,配合研磨头进行研磨,在保证研磨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该研磨装置的研磨效率与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青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来泰克(重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