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6767发布日期:2023-09-27 13:3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精密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1、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2、现有的压铸模具在使用时不方便对模具进行调节,并且在对模具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使模具出现位置的偏移,从而容易造成模具的精密度降低的情况,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192515u所公开的一种精密压铸模具,该压铸模具在使用时,不方便对模具进行调整,并且在对模具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使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影响模具对接时的精密度,并且现有的压铸模具不方便对模具进行压紧固定,不方便将卡在模具中的工件取出,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精密压铸模具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压铸模具在使用时,不方便对模具进行调整,并且在对模具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使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发生位置偏移,从而影响模具对接时的精密度,并且现有的压铸模具不方便对模具进行压紧固定,不方便将卡在模具中的工件取出,而提出的一种精密压铸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精密压铸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端安装有上模具,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杆,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顶端两侧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均安装在活动轴承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顶端的驱动架,所述驱动架的内部横向活动安装有蜗杆,所述驱动架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右侧与蜗杆相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穿插在驱动架的内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后侧均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上模具的两侧均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分别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4、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左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右侧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支撑架内底壁的中部安装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内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齿板,所述驱动齿轮的后侧与齿板啮合连接,所述齿板顶端的中部安装有脱模杆,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脱模杆的顶端穿过活动孔并穿插在下模具的中部。

5、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的四角均安装有定位杆,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四角均竖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分别活动穿插在定位孔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蜗杆同时与两个蜗轮进行啮合传动,能够同时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杆与螺纹套之间进行螺纹传动,能够带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使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对接,随着第二电机持续控制螺纹杆转动,能够使上模具压紧在下模具上,对两个模具之间进行压紧固定,使模具保持稳定,并且通过定位杆穿插在定位孔的内部,使上模具在移动时保持稳定,能够避免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能够提升模具的精密度。

9、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反向转动,能够带动上模具向上移动,方便将下模具中的成型工件取出,并且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使驱动杆中部的驱动齿轮与齿板进行啮合,能够带动齿板在导向架的内部向上滑动,通过齿板带动脱模杆向上移动,使脱模杆移动到下模具的内部,能够将下模具中的工件顶出,解决了工件容易卡在模具中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密压铸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下模具(10),所述下模具(10)的顶端安装有上模具(11),所述底板(1)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前后对称的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端共同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顶端安装有驱动机构(9),所述底板(1)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活动机构(3),所述活动机构(3)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杆(14),所述活动机构(3)包括安装在底板(1)顶端两侧的活动架(31),所述活动架(31)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轴承(32),所述螺纹杆(14)的底部均安装在活动轴承(32)的内部,所述螺纹杆(14)的顶端均与驱动机构(9)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9)包括安装在固定板(16)顶端的驱动架(91),所述驱动架(91)的内部横向活动安装有蜗杆(92),所述驱动架(91)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电机(94),所述第二电机(94)输出轴的右侧与蜗杆(92)相连接,所述螺纹杆(14)的顶端穿插在驱动架(91)的内部安装有蜗轮(93),所述蜗轮(93)的后侧均与蜗杆(92)啮合连接,所述上模具(11)的两侧均安装有螺纹套(13),所述螺纹套(13)分别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左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轴的右侧安装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的中部安装有驱动齿轮(18),所述支撑架(2)内底壁的中部安装有导向架(4),所述导向架(4)内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齿板(5),所述驱动齿轮(18)的后侧与齿板(5)啮合连接,所述齿板(5)顶端的中部安装有脱模杆(20),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孔(19),所述脱模杆(20)的顶端穿过活动孔(19)并穿插在下模具(10)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的四角均安装有定位杆(12),所述上模具(11)与下模具(10)的四角均竖向开设有定位孔(17),所述定位杆(12)分别活动穿插在定位孔(17)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两侧的底部均安装有连接板(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精密压铸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端安装有上模具。本技术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蜗杆同时与两个蜗轮进行啮合传动,能够同时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杆与螺纹套之间进行螺纹传动,能够带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使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对接,随着第二电机持续控制螺纹杆转动,能够使上模具压紧在下模具上,对两个模具之间进行压紧固定,使模具保持稳定,并且通过定位杆穿插在定位孔的内部,使上模具在移动时保持稳定,能够避免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能够提升模具的精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强,任启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北仑宇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