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机械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1824发布日期:2023-10-14 13:5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铸件机械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件运输,尤其涉及铸件机械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1、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他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2、铸件在进行生产的时候需要经常对其进行转运,针对圆形底座在进行转移的时候一般使用推车,将圆形底座直接放置在推车表面,或者在推车表面放置篮筐,将圆形底座放置在篮筐中,从而可以运送较多圆形底座,但是不方便对圆形底座进行固定,导致圆形底座直接无规则堆在篮筐中,占用较多空间,也不方便进行拿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铸件机械转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圆形底座在进行转移的时候一般使用推车,将圆形底座直接放置在推车表面,或者在推车表面放置篮筐,将圆形底座放置在篮筐中,从而可以运送较多圆形底座,但是不方便对圆形底座进行固定,导致圆形底座直接无规则堆在篮筐中,占用较多空间,也不方便进行拿取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包括底板、移动轮和推把,所述推把固定安装在底板的端口,所述移动轮转动连接在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和底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压紧铸件的压紧机构。

4、优选的,所述套杆的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螺纹部分,所述套杆和螺纹孔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在放置板的侧壁,所述连接架的表面螺纹贯穿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端口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把,所述第一丝杆远离第一转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限制杆,两个所述限制杆均滑动贯穿连接架,所述限制块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斜面朝向底板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丝杆和滑块,所述套杆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竖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套杆的内部,滑块贯穿四个竖槽,所述滑块的表面靠近四个竖槽的位置设置有压杆,所述第二丝杆转动插设在套杆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贯穿滑块,所述第二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把。

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表面开设有四个凹槽,所述压杆转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且凹槽限制压杆只能进行九十度旋转。

8、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为橡胶材质。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将放置板固定在底座上,然后根据圆形底座的直径尺寸将套杆安装在放置板上进行固定,使套杆之间的距离可以起到限制圆形底座的目的,然后可以将圆形底座依次叠加,从而可以使圆形底座有规则堆积在一起,方便进行拿取,也可以避免因杂乱无章导致占用较多空间的情况,圆形底座叠加后,利用压紧机构对其进行压紧,从而可以在转移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特征:

1.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轮(2)和推把(3),所述推把(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端口,所述移动轮(2)转动连接在底板(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和底板(1)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放置板(5)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螺纹孔(6),所述放置板(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套杆(12),所述套杆(12)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压紧铸件的压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2)的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螺纹部分(16),所述套杆(12)和螺纹孔(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架(7)固定安装在放置板(5)的侧壁,所述连接架(7)的表面螺纹贯穿有第一丝杆(10),所述第一丝杆(10)的端口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把(9),所述第一丝杆(10)远离第一转把(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11),所述限制块(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限制杆(8),两个所述限制杆(8)均滑动贯穿连接架(7),所述限制块(11)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斜面朝向底板(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丝杆(15)和滑块(17),所述套杆(12)的表面开设有四个竖槽,所述滑块(17)滑动连接在套杆(12)的内部,滑块(17)贯穿四个竖槽,所述滑块(17)的表面靠近四个竖槽的位置设置有压杆(14),所述第二丝杆(15)转动插设在套杆(12)的内部,所述第二丝杆(15)螺纹贯穿滑块(17),所述第二丝杆(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把(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7)的表面开设有四个凹槽(18),所述压杆(14)转动连接在凹槽(18)的内部,且凹槽(18)限制压杆(14)只能进行九十度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5)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垫块(4),所述垫块(4)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铸件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铸件机械转移装置,包括底板、移动轮和推把,所述推把固定安装在底板的端口,所述移动轮转动连接在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四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和底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将放置板固定在底座上,然后根据圆形底座的直径尺寸将套杆安装在放置板上进行固定,使套杆之间的距离可以起到限制圆形底座的目的,然后可以将圆形底座依次叠加,从而可以使圆形底座有规则堆积在一起,方便进行拿取,也可以避免因杂乱无章导致占用较多空间的情况,圆形底座叠加后,利用压紧机构对其进行压紧,从而可以在转移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忠,郦国伟,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善立业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