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9087发布日期:2024-01-26 23:2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外壳打磨设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1、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数控车床外壳是数控车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打磨,现有的数控车床的绝缘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只能单一的对一种方形或者圆形的绝缘外壳,不是一个打磨装置同时对方形或者圆形的绝缘外壳进行打磨,实用性极差,专利文件cn214723065u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的绝缘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和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中部开设有轨道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转板。该数控车床的绝缘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运行带动了转板的旋转,从而带动了转板沿着轨道槽的内腔旋转,利用轨道板的形状特点,便于带动圆杆上的第二电机和打磨盘呈圆形轨迹移动,便于此装置对圆形绝缘外壳进行打磨,通过第一气缸的运行可带动连接架上的第二电机和打磨盘呈水平方形移动,便于此装置对方形绝缘进行打磨,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2、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打磨盘对数控车床外壳加工打磨时掉落的碎屑通过风机将其吹进集灰箱的内部,但是风机在工作时,吹拂的方向不一,这就会使得碎屑难以精准的进入集灰盒的内部,从而会使得碎屑被吹落在工作环境的周围处,进一步造成后续清理工作的困难,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具有同时能够对两种不同形状的数控机床外壳打磨,效率较高,且打磨时产生的碎屑以及体积较小的碎屑能够得到吸收避免工作人员吸入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工作台顶部连接有防护板;

3、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气端设置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短管,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杆,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吸气罩,所述吸气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内壁螺纹贯穿于连接短管的表面,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阻挡杆,所述连接短管的内部设置有滤芯。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漏料孔,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腔,所述防护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的表面贯穿于工作台的内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背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板的内部开设有竖槽,且轴承座的表面滑动连接于竖槽的内部,所述竖槽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且轴承座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支撑台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风机、吸气管、连接短管、固定管和吸气罩的搭配使用,使得数控车床外壳打磨时产生的部分较小的碎屑能够将其吸收,避免漂浮在工作台周围对工作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漂浮的碎屑被工作人员吸入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通过固定管、阻挡杆和滤芯的设置,使得滤芯能够对吸收的空气中含有的碎屑以及灰尘过滤,以及滤芯在后续能够取出清理,通过防护板、漏料孔、收集腔、导向槽和导向块的搭配使用,使得工作台上残余的部分碎屑能够得到收集,最终进入收集腔内部便于后续的集中处理。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弧形板、弧形槽、第一伸缩气缸、第一驱动电机和打磨盘的设置,使得整体装置能够对圆形的数控车床表面进行打磨,通过竖板、第二伸缩气缸、第二驱动电机和打磨盘的设置,使得方形的数控车床外壳也能够得到打磨,进而使得整体装置能够对两种不同形状的数控车床本体打磨,灵活性较高。



技术特征:

1.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所述工作台(1)顶部连接有防护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漏料孔(13),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5),所述导向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腔(16),所述防护板(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7),且插杆(17)的表面贯穿于工作台(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9),所述转动板(19)背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表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1),所述弧形板(21)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活动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气缸(22),所述第一伸缩气缸(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板(25),所述竖板(25)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气缸(26),所述第二伸缩气缸(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8),所述第一齿轮(28)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二齿轮(2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所述转动杆(3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5)的内部开设有竖槽(32),且轴承座(31)的表面滑动连接于竖槽(32)的内部,所述竖槽(3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33),且轴承座(31)滑动连接于限位槽(33)的内部,所述支撑台(2)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外壳打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数控车床外壳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工作台顶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抽风机,所述吸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短管,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杆,所述吸气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连接短管的内部设置有滤芯。本技术通过抽风机、吸气管、吸气罩、收集腔和滤芯的搭配使用,使得使得滤芯能够对吸收的空气中含有的碎屑以及灰尘过滤,数控车床外壳打磨时产生的部分较小的碎屑能够将其吸收,同时避免了漂浮的碎屑被工作人员吸入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山,孙浩,白雪亮,田仕彬,魏松,孙明广,孙万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天和顺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