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9213发布日期:2023-12-21 11:0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罐体热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热风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罐体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会产生残余应力,消除残余应力的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罐体放在热风循环装置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罐体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2、热风循环装置是通过隔热板拼接组装成箱体,在箱体内加热风循环装置,在热处理时将罐体统一搬运到搬运车,然后将搬运车运输到箱体内部进行热处理,由于热风循环装置通过两侧产生热风对罐体热处理,而处于搬运车内部的罐体与外侧罐体受热时间不同,其处理时长不同,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待,使热处理处理时间过长,影响罐体加工速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热风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罐体热处理处理时间过长,影响罐体加工速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风循环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与箱体内部的热风循环装置和搬运车,所述箱体内部呈空腔,所述热风循环装置的热风出风口位于箱体内腔的两侧,所述搬运车位于热风循环装置的热风之间,所述搬运车包括:承重结构、驱动结构以及与驱动结构配合使用的转动结构,所述承重结构用于支撑和推动支撑驱动结构和转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转动结构转动,转动结构能够使带动罐体循环转动,使罐体温度均匀分布。

3、优选的,所述承重结构包括支撑板、两个把手以及安装于支撑板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把手安装于支撑板顶部两侧,所述万向轮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支撑板底部的四角。

4、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输出电机和输出杆,所述输出电机安装于转动结构的顶部,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与输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盘、放置盘、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和支撑柱,所述转盘套设与支撑柱的表面,所述放置盘和第一齿轮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一齿轮的顶部与放置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位于转盘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一齿轮表面的内侧与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输出电机安装于顶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底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嵌入支撑柱内部与输出杆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防滑纹。

6、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顶部安装有两个轴承,所述轴承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与转盘的底部接触,两个所述轴承直径不同,且均匀支撑转盘底部。

7、优选的,所述把手位于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且承重结构和驱动结构位于两个把手之间。

8、优选的,所述转盘、放置盘和第一齿轮围绕着输出杆中心线转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结构和转动结构,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转动结构转动,使转动结构能够使带动罐体循环转动,使罐体温度均匀分布,解决了现有的罐体热处理处理时间过长,影响罐体加工速度的问题,提高了罐体加工的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承重结构的结构设计,承重结构用于支撑和推动支撑驱动结构和转动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推动罐体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安装与箱体(1)内部的热风循环装置(2)和搬运车,所述箱体(1)内部呈空腔,所述热风循环装置(2)的热风出风口位于箱体(1)内腔的两侧,所述搬运车位于热风循环装置(2)的热风之间,所述搬运车包括:承重结构(3)、驱动结构(4)以及与驱动结构(4)配合使用的转动结构(5),所述承重结构(3)用于支撑和推动支撑驱动结构(4)和转动结构(5),所述驱动结构(4)用于驱动转动结构(5)转动,转动结构(5)能够使带动罐体循环转动,使罐体温度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结构(3)包括支撑板(31)、两个把手(33)以及安装于支撑板(31)底部的万向轮(32),所述把手(33)安装于支撑板(31)顶部两侧,所述万向轮(32)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支撑板(31)底部的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包括输出电机(41)和输出杆(42),所述输出电机(41)安装于转动结构(5)的顶部,所述输出电机(41)的输出端与输出杆(4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5)包括转盘(51)、放置盘(52)、第一齿轮(53)、第一齿轮(53)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54)和支撑柱(55),所述转盘(51)套设与支撑柱(55)的表面,所述放置盘(52)和第一齿轮(53)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一齿轮(53)的顶部与放置盘(5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4)与支撑柱(5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4)位于转盘(51)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一齿轮(53)表面的内侧与第二齿轮(54)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输出电机(41)安装于顶部所述支撑柱(55)的顶部,底部所述支撑柱(55)的顶部与支撑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盘(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盘(56),所述驱动盘(56)嵌入支撑柱(55)内部与输出杆(42)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51)的顶部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54)顶部安装有两个轴承(6),所述轴承(6)远离第二齿轮(54)的一端与转盘(51)的底部接触,两个所述轴承(6)直径不同,且均匀支撑转盘(5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3)位于支撑板(31)的前侧和后侧,且承重结构(3)和驱动结构(4)位于两个把手(3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1)、放置盘(52)和第一齿轮(53)围绕着输出杆(42)中心线转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罐体热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内部的热风循环装置和搬运车,所述箱体内部呈空腔,所述热风循环装置的热风出风口位于箱体内腔的两侧,所述搬运车位于热风循环装置的热风之间,所述搬运车包括:承重结构、驱动结构以及与驱动结构配合使用的转动结构;通过驱动结构和转动结构,驱动结构能够带动转动结构转动,使转动结构能够使带动罐体循环转动,使罐体温度均匀分布,解决了现有的罐体热处理处理时间过长,影响罐体加工速度的问题,提高了罐体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艾祥凤,王开亭,高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联力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