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3172发布日期:2024-03-01 13:0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轧辊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身短、头颈长的轧辊冷却用辅具。


背景技术:

1、轧辊在制造过程中冷却环节使用的是水淬机(如图1)所示,轧辊10放在主动支撑辊20与从动支撑辊21之上,主动支撑辊20转动,带动轧辊10转动,两侧支架22上的喷头23向轧辊10喷水进行冷却,然而辊身短、头颈长的轧辊(如图2)所示,这样的轧辊由于辊身11短、头颈12长,无法在水平面上保持平衡(放不平);因此如果直接放置在主动支撑辊20与从动支撑辊21之上无法保持平衡,需要在其头颈12处设置承托装置来保持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身短、头颈长的轧辊冷却用辅具。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创新点在于:可调节高度、可调节两个托辊之间的距离、灵活性高、适应不同直径的轧辊。

3、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包括底座、支撑座、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座之间的升降机构及设置在支撑座上的承托机构;

5、所述承托机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导轨、两个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的托辊架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托辊架上的托辊;所述托辊架两侧底部分别插入两根导轨顶部的滑槽内;所述托辊架一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边缘从下至上设置若干圆弧形缺口;所述托辊两端设置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缺口内;两个所述托辊架的缺口相对设置,两个所托辊之间形成承托腔。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中心的套筒,所述套筒顶部套设内螺纹管,套筒内中心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底部设置从动锥齿轮,螺杆顶部与内螺纹管底部连接,所述内螺纹管顶部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支撑座底面中心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其下方的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通过转轴与套筒外壁的手轮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支撑座之间沿外边缘周圈还设置导向支撑机构;所述导向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座底面的导向座及对应设置在底座顶面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座上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插入导向套内,所述导向杆上沿轴向开设若干通孔,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套之间由销轴固定。

8、进一步的,两根所述导轨朝外的一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还均匀开设若干螺孔,所述托辊架与导轨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第一:通过斜面上设置的缺口可初步调节两个托辊之间的距离,通过导轨上的螺孔可进一步调节两个托辊之间的距离,设置升降机构,可调节托辊的高度,整体灵活性好。

11、第二:设置导向支撑机构,提高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0)、支撑座(40)、设置在底座(30)与支撑座(40)之间的升降机构(50)及设置在支撑座(40)上的承托机构(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0)包括设置在底座(30)中心的套筒(51),所述套筒(51)顶部套设内螺纹管(52),套筒(51)内中心设置螺杆(53),所述螺杆(53)底部设置从动锥齿轮(54),螺杆(53)顶部与内螺纹管(52)底部连接,所述内螺纹管(52)顶部设置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与支撑座(40)底面中心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54)与其下方的主动锥齿轮(56)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56)通过转轴(57)与套筒(51)外壁的手轮(5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与支撑座(40)之间沿外边缘周圈还设置导向支撑机构(70);所述导向支撑机构(70)包括设置在支撑座(40)底面的导向座(71)及对应设置在底座(30)顶面的导向套(72);所述导向座(71)上设置导向杆(73),所述导向杆(73)下端插入导向套(72)内,所述导向杆(73)上沿轴向开设若干通孔,所述导向杆(73)与导向套(72)之间由销轴(7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导轨(61)朝外的一侧顶部沿长度方向还均匀开设若干螺孔(61.2),所述托辊架(62)与导轨(6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辊冷却用辅具,包括底座、支撑座、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座之间的升降机构及设置在支撑座上的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两根对称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导轨、两个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的托辊架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托辊架上的托辊;所述托辊架两侧底部分别插入两根导轨顶部的滑槽内;所述托辊架一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边缘从下至上设置若干圆弧形缺口;所述托辊两端设置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缺口内;两个所述托辊架的缺口相对设置,两个所托辊之间形成承托腔,本辅具可调节高度、可调节两个托辊之间的距离、灵活性高、适应不同直径的轧辊。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王勤,施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永昌轧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