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2436发布日期:2024-02-02 21:3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抛丸清理,具体为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抛丸清理装置是利用高速弹丸抛向工件,将工件表面黏附的杂物通过弹丸撞击来清理掉,完成清理工件的装置。抛丸清理装置适用于各行业中铸锻件的清砂、除锈、去氧化皮和表面强化的工作。传统抛丸清理装置单次可处理的工件数量有限,且针对不同尺寸的工件的固定效果不一,此外,缺少对使用过的抛丸进行收集的机构,对事后回收再利用抛丸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2、现有的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 21712287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自设有上抛丸器、水平抛丸器和下抛丸器,壳体前后两端设有开口,开口的左右两侧通过弹簧铰链铰接有盖板,盖板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从外向内翻转,开口的底部设有挡住盖板翻进壳体内的限位板,壳体正面在开口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电机a,电机a的驱动杆穿入壳体内,电机a的驱动杆末端连有螺纹杆,壳体内的前后两侧设有转动座a,螺纹杆的前后两端各自与转动座a转动活动连接,螺纹杆上有螺纹套,螺纹套下表面连有夹持机构,壳体顶部设有通气管,壳体底部设有储丸仓,储丸仓正面设有取料口,取料口的底部铰接有翻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清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3、上述设备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该设备时,通过驱动杆末端设置的螺纹杆与壳体底部设有的储丸仓,使得设备能够对设备内部的丸砂进行运输,同时由于设备内部的丸砂在使用后易散落在设备内部,且使得丸砂收集困难,使得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丸砂易在设备内部堵塞造成设备后期的清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设备在对运输物体进行清洁时清洁丸砂散落在设备内部使得丸砂收集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包括清理器本体外壳和通过器运输支架,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支板本体外壳,所述支板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多个丸砂导流槽,所述多个丸砂导流槽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在支板本体外壳的外壁,所述支板本体外壳的外壁设有丸砂集中槽,所述支板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多个运输滚轮,且多个运输滚轮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在支板本体外壳的内壁。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外壁设有外部存储槽,所述外部存储槽的外壁设有顶部封闭盖板,所述顶部封闭盖板的内壁开设有内部限位凹槽,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内部抛丸枪,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丸枪连接管,所述丸枪连接管的外壁设有枪身本体,所述枪身本体的内壁设有喷砂槽,且喷砂槽呈圆周阵列状分布在枪身本体的内壁。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部封闭盖板的外壁设有丸砂收集驱动电机,所述顶部封闭盖板的外壁设有顶部供能电机,所述顶部封闭盖板的外壁设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丸砂收集驱动电机、顶部供能电机之间皆为电性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外壁设有底部固定支柱,且底部固定支柱的数量为三个且呈圆周状分布在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丸砂集中槽的外壁设有丸砂连通管的一端,所述丸砂连通管的另一端设有外部存储槽,且丸砂连通管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状分布在丸砂集中槽的外壁。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内部防护衬套,且内部防护衬套的直径远小于清理器本体外壳的直径,所述内部防护衬套主要由epe珍珠棉材料制备而成。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通过在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置内部防护衬套,使得设备在进行工作时装置对清理器本体外壳的防护效果得到增强,且内部防护衬套主要由epe珍珠棉材料制备而成,使得内部防护衬套能够在丸砂对运输板材进行清洁的同时能够对清理器本体外壳进行保护,且内部防护衬套能够有效避免丸砂在清洁时因与清理器本体外壳磕碰造成损坏,从而使得设备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10、2、该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还通过在支板本体外壳的外壁设置丸砂导流槽与丸砂集中槽,使得设备能够对使用完成的丸砂进行集中收集,且丸砂导流槽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在支板本体外壳支板本体外壳的外壁,且在支板本体外壳外壁设置丸砂集中槽使得设备能够有效避免丸砂在清洁后滚出设备造成丸砂的收集困难,从而提高了设备对丸砂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包括清理器本体外壳(1)和通过器运输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内壁设有支板本体外壳(31),所述支板本体外壳(31)的内壁设有多个丸砂导流槽(32),所述多个丸砂导流槽(32)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在支板本体外壳(31)的外壁,所述支板本体外壳(31)的外壁设有丸砂集中槽(33),所述支板本体外壳(31)的内壁设有多个运输滚轮(4),且多个运输滚轮(4)呈线性阵列状分布在支板本体外壳(3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外壁设有外部存储槽(5),所述外部存储槽(5)的外壁设有顶部封闭盖板(6),所述顶部封闭盖板(6)的内壁开设有内部限位凹槽(13),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内壁设有内部抛丸枪(12),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内壁设有丸枪连接管(121),所述丸枪连接管(121)的外壁设有枪身本体(122),所述枪身本体(122)的内壁设有喷砂槽(123),且喷砂槽(123)呈圆周阵列状分布在枪身本体(12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封闭盖板(6)的外壁设有丸砂收集驱动电机(7),所述顶部封闭盖板(6)的外壁设有顶部供能电机(8),所述顶部封闭盖板(6)的外壁设有单片机控制器(9),所述单片机控制器(9)与丸砂收集驱动电机(7)、顶部供能电机(8)之间皆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外壁设有底部固定支柱(2),且底部固定支柱(2)的数量为三个且呈圆周状分布在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丸砂集中槽(33)的外壁设有丸砂连通管(10)的一端,所述丸砂连通管(10)的另一端设有外部存储槽(5),且丸砂连通管(10)的数量为两个呈对称状分布在丸砂集中槽(33)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内壁设有内部防护衬套(11),且内部防护衬套(11)的直径远小于清理器本体外壳(1)的直径,所述内部防护衬套(11)主要由epe珍珠棉材料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抛丸清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包括清理器本体外壳和通过器运输支架,所述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支板本体外壳,所述支板本体外壳的内壁设有多个丸砂导流槽。该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装置,通过在清理器本体外壳的内壁设置内部防护衬套,使得设备在进行工作时装置对清理器本体外壳的防护效果得到增强,且内部防护衬套主要由EPE珍珠棉材料制备而成,使得内部防护衬套能够在丸砂对运输板材进行清洁的同时能够对清理器本体外壳进行保护,且内部防护衬套能够有效避免丸砂在清洁时因与清理器本体外壳磕碰造成损坏,从而使得设备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吕度江,陈瑞君,殷勇军,陈瑞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金中大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